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书.doc
《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书.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书64目录1.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42.风险识别.42.1风险识别的范围.42.2项目生产特点.42.3物质危险性识别.52.3.1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危险性识别.52.3.2危险物质易燃易爆性评价.72.4生产设施风险性识别.72.4.1危险工艺.72.4.2危险度分级.72.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82.5.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8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23.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123.2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123.3评价范围.133.4最大可信事故.143.4.1主要事故源项分析.143.4.2生产风险.153.4.3储存风险.163.4.4运
2、输风险.163.5风险类型.163.5.1生产中有毒物质.173.5.2物料储存区.173.6相似类型装置事故统计.173.6.1相似类型装置事故统计.173.6.2国内石油石化行业重大事故.183.7事件树分析.193.8事故发生概率类比分析.213.9最大可信事故及类型.214.事故源项确定.224.1泄漏事故源强确定.224.1.1泄漏量计算.224.2事故工况研究.245. 环境风险事故影响预测与评价.255.1评价标准.256.泄漏事故对空气环境影响评价.256.1计算模式的确定.256.2泄露事故排放浓度预测结果及影响分析.266.2.1预测结果.266.2.2预测结果评价.266
3、3危险物料储运环境影响分析.406.4污水处理站事故排放影响分析.406.5事故消防水环境影响分析.416.6风险计算和评价.416.7风险评价分析.437. 风险管理.447.1风险防范措施.447.1.1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风险防范措施.447.1.2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防范措施.457.1.3运输安全措施.467.2工艺设计安全防范措施.477.2.1自动监测、报警、应急处理系统.477.2.2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477.2.3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487.2.4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所.487.3消防和火灾报警系统.497.3.1配备完善的消防措施.497.3.2火灾报警装
4、置.497.4三级应急防控体系.497.4.1一级防控措施.507.4.2二级防控措施.507.4.3三级防控措施.507.5事故池容量的确定.507.5.1物料量.507.5.2消防水量.517.6风险事故应急预案.517.6.1应急计划区.517.6.2指挥部职责.527.6.3指挥部成员职责.527.7预案分级响应条件.547.8应急求援保障.557.9 应急终止的程序.577.10环境恢复.577.11善后恢复措施.587.12应急培训计划.587.13公众教育和信息.588. 应急监测.608.1组织机构及职责.608.2应急监测方案.608.3信息上报.608.4监测仪器、制度及其
5、污染物评价标准.608.5应急监测工作程序.619. 小结.631. 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其特点是危害大、影响范围广、发生概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露,所造成的人身安全、环境影响及其损害程度,提出合理的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遵照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精神,以建设项目环境风
6、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为指导,通过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源相分析,进行风险计算和评价,提出减缓风险的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危害的目的。2. 风险识别2.1 风险识别的范围 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物质风险识别的范围主要是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的范围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露三种类型。2.2项目生产特点2.2.1该项目反应多为低压
7、主要反应釜、反应器在工作时多为低压,设备因操作失误而引起物料泄露。2.2.2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将使用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包括氢气、甲醇、乙醇氯甲烷、二甲胺、脂肪醇等(危险性类别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志(GB13690-92)确定,下同),接触该类物质不仅可对人体产生很强的化学灼伤作用,对生产设备也有腐蚀作用。腐蚀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若检修不及时会发生泄漏,从而引发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2.2.3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本项目从原料到最终产品,有的属于一般毒物,有的毒性较强,特别是有的物料为气态,有的液态物质挥发性较强,在生产工艺条件下,这类物质因设备或操作失误而引
8、起的泄露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造成恶性中毒事故。这类物质主要包括二甲胺、氯甲烷、甲醇、乙醇、盐酸等。2.3物质危险性识别2.3.1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危险性识别根据对项目生产特点的分析可知,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量的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由于项目的产品为叔胺、季铵盐均为低毒物,因此本次评价重点对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的风险性进行识别。详细物料物质特性表见表2.3.1-1 表2.3.1-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序号物质名 称危险性 分类闪 点爆炸极限V/%火灾危险性分类职业危害程度分级爆炸危险 度1氢气第2.1类易燃气体4-74甲类17.52二甲胺第2.1类易燃气体-72.8-14.4甲类
9、5.83氯甲烷第2.3类有毒气体8.1-17.4甲类1.154甲醇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115.5-44甲类75脂肪醇可燃液体丙类6叔胺可燃液体丙类7季铵盐可燃液体丙类项目涉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特性、毒理性质及易燃易爆性见表2.3.1-2表2.3.1-2项目主要有毒有害物质理化、毒理性质及危险特性一览表物质名称 理化性质 毒理性质 易燃易爆性氢气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氢气无毒,有窒息性易燃易爆,氢气不纯:极易发生爆炸二甲胺无色气体或液体LC50:8354mg/m,6小时(大鼠吸入);短时间内接触允许浓度:10mg/m易燃,具强刺激性氯甲烷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加压液化储存于钢瓶中。具乙醚
10、气味和甜味LC50:6.6g/m,6小时(小鼠吸入);短时间内接触允许浓度:120mg/m。易燃甲醇无色液体,遇水、乙醇、醚、苯及多数有机溶剂及酮等互溶。LC50:83776mg/m,4小时(大鼠吸入);短时间内接触允许浓度:50mg/m.易燃2.3.2危险物质易燃易爆性评价易燃气体和蒸汽的爆炸危险性可以采用起爆炸危险度指标来进行评价。某种物质的爆炸危险度计算公式为H=(R-L)/L其中:H-危险度;R-爆炸极限的上限;L-爆炸极限的下限。危险度值越高,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根据上述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项目涉及易燃易爆物质主要包括氢气、二甲胺、氯甲烷和甲醇。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企业 环境 风险 评估 报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