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教学科研楼初步设计.doc
《某大学教学科研楼初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学教学科研楼初步设计.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路校区北1#教学科研楼初步设计说明目 录目录 1第一章 总论 4一、 概述4二、 主要设计依据4三、 工程概况、规模、等级4四、 设计指导思想7五、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9一、 主要设计依据9二、 建筑设计9第三章 结构设计说明20一、 工程概况20二、 设计依据20三、 设计等级、设计参数21四、 基础设计22五、 上部结构设计23六、 结构分析计算24七、 结构材料25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27一、 设计依据27二、 设计概况27三、 基本设计参数及相关说明27第五章 强电设计说明31一、 设计依据31二、 设计范围31三、 10/0.4kV变、配电系统 32四、 配电
2、系统32五、 电力配电系统34六、 照明设计34七、 线路敷设35八、 设备安装35九、 防雷与接地36十、 地下室人防电气37第六章 弱电设计说明41一、 工程概况41二、 设计依据41三、 视频监控系统41四、 门禁系统42五、 电话、网络系统42六、 电铃系统42七、 有线电视系统42八、 残疾人卫生间求助报警系统42九、 其他弱电系统42十、 消防联动系统42十一、 设备安装与线路敷设43十二、 电源与接地43第七章 暖通设计说明45一、 设计依据45二、 设计范围45三、 设计参数45四、 空调系统设计46五、 通风系统设计46六、 环保设计46第八章 消防设计说明48一、 设计依据
3、48二、 工程概况48三、 分类等级48四、 总图48五、 防火分区48六、 建筑防火构造49七、 给排水设计49八、 强电专业50九、 暖通专业51第九章 节能设计说明52一、 建筑设计52二、 给排水专业52三、 电气专业52四、 暖通专业53五、 施工图要通过审图机构对节能的审核53第十章 人防设计说明54 第一节 建筑设计 54 一、 主要设计依据 54 二、 建筑设计 54 第二节 结构设计 59 一、 工程概况 59 二、 设计依据 59 三、 设计等级、设计参数 60 四、 基础设计 61 五、 结构设计 62 六、 结构分析计算 62 七、 结构材料 63 第三节 给排水设计
4、64 一、 设计依据 64 二、 设计概况 64 三、 给排水设计 64 四、 消防系统设计 65 五、 主要设备及材料 67 第四节 电气设计 68 一、 工程概况 68 二、 设计依据 68 三、 配电系统 68 四、 照明设计 70 五、 战时三防系统 70 六、 战时通信系统 70 七、 接地 70 八、 消防联动 71 第五节 暖通设计 72 一、 设计依据 72 二、 设计范围 72 三、 工程概况 72 四、 设计参数 72 五、 防排烟设计 73 六、 节能设计 73 七、 环保设计 73 八、 主要设备材料表 73第十一章 政府部门对环保方面的意见 74第十二章 设计概算 7
5、5一、设计概算详见概算书 75二、附件 75附页 第一章 总论 一、概述 项目名称:XXXX大学XX路校区东区北1#教学科研楼 建设单位:XXXX大学 法定代表人: 建设地址:XX市XX经济技术开发区 单位地址:XX市XX街29号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编: 二、主要设计依据1、工信部规2008380号文:工业与信息化部关于XXXX大学XX路校区东区北1#教学楼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XX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定; 3、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4、国家有关设计和建筑规范、标准; 5、本项目中标方案图纸、资料; 6、X
6、XXX大学XX路校区东区总体规划; 7、建设单位及各相关部门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8、XX市XX区规划局规划设计方案审批意见;9、消防部门审批意见10、环保部门审批意见 三、工程概况、规模、等级本项目位于XXXX路校区东区东北部,北临厂房,西为东区内部环路,东靠城市道路静淮街,南侧为北3#教学科研楼。本项目为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办公楼,建筑用地面积为9400m2,总建筑面积2276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299m2,地下建筑面积为3463m2。建筑层数为地上主楼11层,裙房4层,地下室1层,为人防地下室,平时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可停车57辆,建筑高度43.95m。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
7、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建筑防水二级。室内外高差0.45m,室内0.00的绝对标高为15.45m。室外工程15m主干道(土路基夯实、200厚灰土基层12%,200厚二灰碎石6.5:13.5:80、PA-2型乳化沥青封层1.0kg/m2、30细粒式沥青AC16-1),8m道路(素土夯实、150厚碎石或砖块,灌M2.5水泥砂浆、60厚C20混凝土路面,振捣密实),本工程的无障碍设计范围包括入口、公共走道、厕所。结构:1、拟建场地地貌单元为坳沟,地形较为平坦,无滑坡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地基土状态明显不均匀,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场地类别为II类,无液化土层
8、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北1#教学科研楼采用桩基,桩型为500静压管桩,以5-1A或5-1B强风化泥岩为桩基持力层,桩长419m。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平面功能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考虑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设一道抗震缝(见结构平面布置图),形成相对较为规则的两个结构单元,东面的结构单元长度较大,设施工后浇带一道。给排水: 1、水源: 采用城市自来水,从静淮街的城市给水干管引入一根DN300的给水管,市政水压0.18Mpa。 2、用水量: 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为153吨/天。 消防一次火灾用水量396吨。 3、给水系统:由市政引入管供水至校区地下调节蓄水池,经给水
9、增压泵站增压后,供应各用水点。给水增压泵站规划采用变频供水方式,泵站设于食堂地下室内。本教学科研楼给水为低区、高区相结合加压系统供水。4、区内雨污水分流。最高日污水量210吨/天,最大时污水量35吨/小时,为生活污水。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由区内污水管道收集,向东侧排入静淮街市政污水管,最终汇入XX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雨水设计重现期P=3年。本工程雨水由区内雨水管道收集,分别向东侧排入静淮街市政雨水管及向北排入胜太西路市政雨水管。强电:1、本工程设计范围为:高、低压10/0.4KV变供配电系统(6变电所)、地下室人防供配电系统、照明设计、大楼的防雷及接地系统等。2、本工程平时负荷
10、等级:负荷等级为二级。消防设施用电(如消防风机等)、应急照明、客梯电力、公共通道、值班室、弱电中心机房等的负荷等级均为二级,其余负荷,如:普通照明、分体空调负荷等均按三级设计。战时负荷负荷等级:人防单元战时应急照明、基本通信设备、应急通讯设备用电、柴油电站配套的附属设备为一级负荷;一般照明、一般动力负荷、三种通风方式装置系统为二级负荷。其它不属于一二级负荷的均为三级负荷。3、供电电源: 由西校区引入本工程的两路10kV电缆线路进入大楼地下室的6变配电所。 4、负荷估算:经计算,北1教学科研楼的总设备负荷的计算容量为:1405.6KW。5、高、低压配电间:6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室西南角。10kV配电
11、方式为单母线分段接线,不加联络开关。低压配电间内采用两台1600KVA变压器,为北1,2,3教学科研楼提供电源。变压器低压侧采用母线分段方式运行,设置母线联络开关。6、本工程的接地型式均采用TN-S系统。弱电本工程弱电系统设计范围: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电话、网络系统、电铃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暖通: 1、通风系统设计: 公共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2、空调冷热负荷:会议室、MBA教室部分空调计算总冷负荷均为:150KW;总热负荷均为:70KW。 3、空调系统设计:会议室、MBA教室采用一拖多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系统,新排风系统采用全热交换器。 四、设计指导思想XXXX校区东区内的教学公
12、共建筑由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各院系教学楼等几个部分组成,图书馆作为校园主要标志性建筑、应展现学校特点;公共教学楼应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形成自身特点;而各院系教学楼与公共教学楼在风格上应统一,同时也应该表现出各院系自身特点。各院系教学楼与公共教学楼取得整体风格的统一,主要体现在:1、色彩主色彩参照一期主教学楼外墙,在几栋院系楼中引入深灰色块,以突显各自特色。2、开窗及立面处理方式由于各院系功能较为复杂、房间大小不一、开间不一,因此在立面处理上,通过规整的开窗形式取得风格的统一,在造型的处理上,强调建筑的体量感。3、节能以实墙开规则窗为主,避免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五、主要技术
13、经济指标(附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注一主要技术指标1本项目学生规模人31302本项目教职工规模人2003本项目总建筑面积m2227623.1教学科研行政用房m2227624建设期年3二主要经济指标1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1.1工程建设费用万元1.2工艺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万元1.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1.4预备费万元1.5建设期利息万元2资金筹措万元2.1项目资本金万元2.1.1申请国拨资金万元53002.1.2学校自筹万元2.2银行借款万元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 一、主要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资料及使用要求; 2、本项目中标方案图纸、资料; 3、XX市XX区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设
14、计要点(Q-0302429); 4、XXXX大学XX路校区总体规划; 5、XX市XX区规划局建设项目审查意见通知书(JNCQC30601-06); 6、现行的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5) 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 DB32/478-2001 (6)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5(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
15、005(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50225-2005(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10)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1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二、建筑设计 1、平面设计:建筑位于图书馆与生活区主要道路的端头,是重要的空间结点,建筑应有效保持室外开敞空间的完整性,建筑布局以内向性为主。建筑主入口以广场加以组织,广场与校园内部道路相接,建筑主要采用南北布局,以走廊等辅助空间来联系主体,通过建筑自身的围合,形成尺度宜人、半开敞的内院,使建筑形成丰富有趣的空间关系。在平面功能方面,建筑由主体十一层塔楼和四层裙房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大学 教学 科研 初步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