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有孔弯曲支架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毕业设计论文有孔弯曲支架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有孔弯曲支架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年级、 专业: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目 录摘 要3前 言41、弯曲件的工艺分析71.1.弯曲件零件图71.2.弯曲件工艺分析72、弯曲件的工艺方案92.1.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和次数93、各工序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103.1.落料冲孔模如下图103.2.弯曲模如下图114、必要的尺寸计算124.1.计算毛坯尺寸124.2.排样设计与计算124.2.1.排样方法124.2.2.搭边值的确定134.2.3.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计算144.2.4.材料利用率及排样草图144.3.冲裁力、压力机的选取及压力中心计算154
2、3.1.冲裁力的计算154.3.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154.4.弯曲模具164.5.冲压设备的选择164.6.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174.7.冲模尺寸及公差的计算184.7.1加工方法的确定184.8.导柱、导套234.9.定位设计235、模具总体结构设计245.1.模具类形的选择245.2.定位方式的选择245.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245.4.导柱、导套位置的确定246、模具零件的加工257、模具的动作原理268、模具的装配278.1模装配278.2模装配27结束语28设计心得29致 谢30参考文献31摘 要全套图纸加V信153893706或扣 3346389411毕业设计是在模具
3、专业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检验,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设计一副完整的模具训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巩固和扩充模具专业课程所学内容,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方法、步骤和相关技术规范。熟练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技能,如制件工艺性分析、模具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加工设备选定、制造工艺、收集和查阅设计资料,绘图及编写设计技术文件等。本设计主要对弯曲件冲压模具进行设计。结合公司实际生产要求和产品的特点,在厂原有的设计上,对模具进行了改进设计。本设计对弯曲件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佳加工方案,
4、在充分保证零件质量与精度的前提下,选择高生产率的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地节约了材料。本设计中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了辅助设计,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简化了传统的繁琐计算过程,使设计更为便捷。随着模具的迅速发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已经成为生产各种工业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设备。这次毕业设计是在学习完所有机械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我综合能力的考核,是对我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我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检查。本次设计是在指导老师认真、耐心的指导下,对模具的经济性、模具的寿命、生产周期、及生产成本等指标下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下而进行设计的。在此, 我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对我的教诲.冲模是模具设计与制
5、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我对冲压模具有了新的认识,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激发了我对冲压模具的爱好。但因本人经验有限,因此很难避免的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以使我的毕业设计做到合理,同时也为我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冲压模具;弯曲模;辅助设计;模具结构前 言模具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摸,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陶瓷模等。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属于腔型模,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依靠三维的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模具所涉及的工艺繁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塑料,橡胶加工,金属材料,铸造(凝固理论),塑性加
6、工,玻璃等诸多学科和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其复杂程度显而易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冲压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生产,它不仅与整个机械行业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冲压工艺与冲压设备正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精密冲压。高速冲压、多工位自动冲压以及液压成形、超塑性冲压等各种冲压工艺的迅速发展,把冲压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型模具材料的采用和钢结合金、硬质合金模具的推广,模具各种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冲压设备和模具结构的改善及精度的提高,显著地延长了模具的寿命和扩大了冲压加工的工艺范围。由于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以及可加工复杂形状工件
7、等一系列优点,在机械、汽车、轻工、国防、电机电器、家用电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工业产品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冲压模具作为个部门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说,模具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模具技术人员短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职业培训。我们做为踏入社会的当代学生,就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现在学好理论基础。毕业设计是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之后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希望能通过这次设计,能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 冲模是实现冲压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冲模的设计制造上,目前正朝着以下两方
8、面发展:一方面,为了适应高速、自动、精密、安全等大批量现代生产的需要,冲模正向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及多工位、多功能方向发展,与此相比适应的新型模具材料及其热处理技术,各种高效、精密、数控自动化的模具加工机床和检测设备以及模具CAD/CAM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试制或小批量生产的需要,锌基合金冲模、聚氨酯橡胶冲模、薄板冲模、钢带冲模、组合冲模等各种简易冲模及其制造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精密、高效的多工位及多功能级进模和大型复杂的汽车覆盖件冲模代表了现代冲模的技术水平。目前,50个工位以上的级进模进距精度可达到2微米,多功能级进模不仅可以完成冲压全过程,还可完成焊接、
9、装配等工序。我国已能自行设计制造出达到国际水平的精度达25微米,进距精度23微米,总寿命达1亿次。我国主要汽车模具企业,已能生产成套轿车覆盖件模具,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但在制造方法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冲压工艺是塑性加工的基本加工方法之一。它主要用于加工板料零件,所以有时也叫板料冲压。冲压不仅可以加工金属板料,而且也可以加工非金属板料。冲压加工时,板料在模具的作用下,于其内部产生使之变形的内力。当内力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板料毛坯或毛坯的某个部位便会产生与内力的作
10、用性质相对应的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冲压生产靠模具与设备完成加工过程,所以它的生产率高,而且由于操作简便,也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利用模具加工,可以获得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或难以制造的、形状复杂的零件。 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是由模具保证的,所以质量稳定,一般不需要再经过机械加工便可以使用。 冲压加工一般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像切削加工那样大量的切削材料,所以它不但节能,而且节约材料。冲压产品的表面质量较好,使用的原材料是冶金工厂大量生产的轧制板料或带料,在冲压过程中材料表面不受破坏。 因此,冲压工艺是一种产品质量好而且成本低的加工工艺。用它生产的产品一般还具有重量轻且刚性
11、好的特点。冲压加工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各种民用轻工产品以及航空、航天和兵工等的生产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各种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冲压生产都是十分发达的。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冲压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冲压工艺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这些革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分析计算方法的现代化(2)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的现代化(3)冲压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4)新的成型工艺以及技术的出现(5)不断改进板料的性能,以提高其成型能力和使用效果。1、弯曲件的工艺分析1.1.弯曲件零件图 弯曲件形状简单,适用模具批量生产,零件材料10#钢,厚度t
12、1.0mm,产品材料性能分析如下:材料材质:10#钢抗剪强度:260-340Mpa抗拉强度:300-440Mpa屈服极限:210Mpa延伸率: 29%弹性模数:198000其产品图如下:图2.1弯曲零件图1.2.弯曲件工艺分析本零件是大批量生产件,用冲压加工方法由于生产效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弯曲件零件图可知,该零件为一般的弯曲弯曲结构件,形状比较简单,无凹陷或其他形状突变,尺寸比较小,而且左右完全对称,冲压时受力较均匀。其尺寸精度、各处的圆角半径均符合弯曲工艺要求。因此要注意保证平面度和折弯角度垂直。通过上述工艺分析,可以看出该零件作为普通的薄板件成型,尺寸精度要求
13、不高,又属于大量生产,因此可以用冲压方法生产。2、弯曲件的工艺方案2.1.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和次数(a)落料;(b)冲孔;(c)两次弯曲;根据以上这些工序,可以做出以下各种组合方案。方案一:(a)落料;(b)两次弯曲;(c)冲孔;(d)冲孔;方案二:(a)落料冲孔;(b)两次弯曲;方案三:(a)落料冲孔;(b)一次弯曲成型;对以上三种方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一,从生产效率、模具结构、加工难度方面考虑,这样的工序编排工序多,模具简单,但冲次太多,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合并,成一复合模,两次弯曲,两幅模具,一共三个冲次,工序相对还是比较多。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方案三,2幅模具
14、从生产角度考虑,比较合理,但孔的尺寸需要在弯曲前调整准确,如此,模具寿命也比较长,产品生产稳定,适合大批量生产。通过以上的方案分析,可以看出,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选用方案三是比较合理的。3、各工序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上面的工艺方案分析和比较中,已经选用了方案三的模具种类,选用落料冲孔复合模,一次弯曲成型。两幅模具进行生产。3.1.落料冲孔模如下图图3.1 落料冲孔模结构图3.2.弯曲模如下图图3.2 弯曲模结构图4、必要的尺寸计算4.1.计算毛坯尺寸弯曲件厚度为1.0mm,因为成型弯曲件需要经过落料、冲孔、两次弯曲,才能最后实现产品型,由于产品形状简单,弯曲高度也小,所以不需要单独计算弯曲系
15、数及尺寸分析,展开尺寸需要根据实际弯曲模具的间隙和模具结构来调试,计算结果仅仅作为参考。产品展开尺寸的计算: 四角弯曲公式是L=L1 + 2L2 + 2R+ 2L2 经过实际计算 L=74.28 展开尺寸与成型模具的间隙,模具结构等都有关系,因此此尺寸目前是待定,在实际生产时需调节。设计落料模时选用74的尺寸。展开图纸如下图所示:图4.1 展开图4.2.排样设计与计算4.2.1.排样方法排样对材料的利用率,工件的尺寸精度,生产率,模具制造难易程度和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按材料的经济利用程度或废料的多少,排样可分为有废料排样与少、无废料排样两大类。排样又可分直排、斜排、对排、对头斜排、多排、混合
16、排等。有废料排样有如下几种形式:(1)直排 排样时,应优先选用直排,因为直排的模具最简单。但对于三角形、角尺形等工件,采用直排会造成较大的材料浪费,可考虑选择斜排或对排。(2)斜排 斜排将时制模工作量增大。(3)对排 选取对排省料幅度较大。比直排省料可达30%-50%。但需要注意:如果采取送料一次冲一件的方案,即用单凸模,模具结构与直排时基本相同,模具费也相差不大,但只实用于条料,不能用卷料。如下图所示排样方法:图4.2 直 排采用直排料面积为887.14。4.2.2.搭边值的确定搭边值的作用,搭边是指排样时零件与条料侧边这间留下的剩料。其作用是使条料定位,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精度,补偿定位误差,
17、确保冲出合格的零件,并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不弯曲,便于送进,并能使冲模的寿命提高。为了节约材料,应选择合理的搭边值,它一般与卸料板的形式,条料厚度,冲压宽度L有关。本设计采用弹性卸料板,条料厚度t1.0mm,冲压宽度L74mm30mm,查冷冲模设计P60知:搭边值工件间1.5mm,侧面1.5mm。4.2.3.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计算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用A表示。其大小为条料上两个对应冲裁件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送料步距是工件宽度的两倍。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P63,条料宽度按公式计算即 式中 L条料公称宽度,mm; B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工件尺寸,mm; 侧搭边,mm; b 侧刃切除
18、的料宽,mm 为剪板机下料公差,=0.5mm条料是由板料剪裁下料而得,为保证送料顺利,剪裁时的公差整带分布规定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条料在模具上送进时一般都有导向,当使用导料销导向而又无侧压装置时,在宽度方向也会产生送料误差。所以条料宽度 L =(74+21.5)=77 mm送料步距 A =12+1.5=13.5mm4.2.4.材料利用率及排样草图通常以一个步距内零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毛坯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LB)100 式中个步距内零件的实际面积;个步距内所需毛坯面积; L送料步距; B条料宽度。经计算,一个步距内的实际有效面积约为887.14mm2 ,一个步距内所需毛坯面积为7713
19、51039.5mm2 冲裁单件材料的利用率:=85.34%因此选用卷料,采用单排排样,这样的材料利用率较合宜,且操作方便。4.3.冲裁力、压力机的选取及压力中心计算4.3.1.冲裁力的计算冲裁力是选择压力机的主要依据,也是设计模具所必须的数据。其冲裁力F的计算公式为:FKLt其中F为冲裁力N;L为冲裁件的周长mm;t板料厚度mm;为材料的抗剪强度MPa;为系数,常取1.3,10#钢抗剪强度260-340Mpa。在一般情况下,材料的b1.3,为计算方便,也可用这个式子计算冲裁力: FLtb 两个圆孔周长为L1=23.144=25.12中间孔周长为L2=20.56落料周长为L3=170.3落料模
20、具的冲裁力为:FLtb(25.12+20.56+170.3)11.334095463.16N=95.5KN。4.3.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从凸模上卸下板料所需的力称为卸料力;从凹模内向下推出工件或废料所需的力称推件力;从凹模内向上顶工件或废料所需的力称为顶件力。、与和冲件轮廓的形状、冲裁间隙、材料种类和厚度、润滑情况、凹模洞口形状因素有关。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 F冲裁力;卸料力系数;推件力系数;顶件力系数;n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数(nh/t) h为凹模直壁洞口的高度。、与可分别由表4.1查取。当冲裁件形状复杂、冲裁间隙较小,润滑较差、材料强度高时应取较大的值;反之则应取
21、较小的值。表4.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系数料厚/mm0.52.50.0250.060.050.06取为0.04、为0.05、为0.06=(0.04+0.06) 95.5=9.55KN。4.4.弯曲模具(a)自由弯曲力此工件U形弯曲时力的计算,选计算公式为 F自=4(kbttb)/(r+t) =4(1.31211440)/(0.5+1) =18304N=18.3KNF自材料在冲压行程结束时的自由弯曲力b弯曲件的宽度 t弯曲件厚度r弯曲件内弯角半径k安全系数 b材料的强度极限 b查表=300440,取440 综上所述,总的冲裁力为F总=95.5+9.5=105.05KN成型力F总=18.3K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弯曲 支架 冲压 模具设计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