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高雪.doc
《浅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高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高雪.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准考证号:XXXXXXXXXXXX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浅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学 院: 江西科技学院 专 业: 会计 班 级: 201210会计 学生姓名: 高雪 指导老师: 洪文珍 完成日期: 2013年7月2日 本科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本科论文版权
2、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 指导老师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江西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摘要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会计准则的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会计准则建设和实施,而会计准则的实施完善是会计准则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对会计准则实
3、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加的完善,更好的实施。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状况和在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我国在实施会计准则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分析了问题成因;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并从完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会计准则 存在问题 实施 完善和发展 AbstractAccounting standard is the norm of accounting wor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 is an importa
4、nt syste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Some economically advanced countr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the perfect imple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 is the key node in the building of accounting standard. Therefore, the
5、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o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execu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 is of vital importance, and can make our countrys accounting standard more perfect and successful in implement.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ccounting standard deeply, and
6、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carrying out accounting standard, including analyzing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Furthermore, the author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 and proposed some concret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accounting sta
7、ndard, problems, implement,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目 录第一章 引言11.1 概述11.1.1 会计准则模式11.1.2 会计准则的意义1第二章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概况22.1 起步阶段22.2 具体化阶段22.3 国际化阶段22.4 体系构建阶段3第三章 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分析43.1 我国会计基础薄弱,新准则出台比较快43.2 会计准则的严谨性有待改进43.2.1某些概念表述不严谨43.2.2某些会计处理规定含糊不清,甚至存在遗漏43.3 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不够43.4 会计准则缺乏法律法规配套53.5 社会意识不够强,
8、参与积极性不高53.6 会计准则执行力较差5第四章 建立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64.1 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64.1.1 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64.1.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74.2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协调法规间关系74.2.1 应建立会计准则的修订机构,完善修订程序74.2.2 增加起草阶段的公开性74.2.3 实行“投票表决制”决定会计准则是否可以发布74.3 正确对待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加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84.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84.5 建立科学的会计准则质量评价体系94.6 加强内外部控制9第五章 结束语10附:参考文献11致谢1212第一章 引言1.1 概述1.1.1 会计准则
9、模式所谓会计准则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国家、地区)会计准则的主要特征所作的综合表述与反映,其内容主要包括制定会计准则的目标、制定机构和程序、会计准则的形式、内容和结构等。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是由于各国会计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我国会计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以基本准则充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制度与其体准则并存,共同指导会计实务的模式。1.1.2 会计准则的意义会计准则是国际通过的会计核算规范形式。它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整的基本前提。由于企业中频频出现会计信息造假事件,让世界各地对会计准则的作用产生质疑。所以只有研究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才能保障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更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但是我国基本会计
10、准则目前存在很多的缺陷,首先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导致会计准则实践遇到问题,因此探讨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概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探索出了一条基于转型国家会计国际化的道路,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广泛赞誉。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都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实际效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实质趋同,较好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推动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研究。中国会计准则自
11、研究制定至今,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务方面,无论在会计准则本身的自我完善方面,还是在会计准则产生的作用方面,无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会计准则制定以及修改的概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1 起步阶段会计准则改革起步阶段(19781992) 我国从1979年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会计基本原理,并于1981年开始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会还组织翻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供国内会计专家学者研究使用。1988年10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设立了专门研究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会计准则组”,并且最终于1992年11月30日正式以企业会计准则发布。至此,我国有了第一个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
12、2.2 具体化阶段会计准则具体化阶段(1992-2001年) 这一阶段会计改革全面深化。1993我国财政部开始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研究工作,1997年6月4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的几年陆续颁布了债务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无形资产、租赁准则等。从1997年至2001年,我周财政部先后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而且在这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中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 2.3 国际化阶段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阶段(2002-2005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以国际化策略为主导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年l1月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贸易和
13、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但由于我国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IAS,同时又要为经济的国际化服务,基于这佯的考虑,我国确立了以国际化为主导同时兼顾我国自身特色的渐进式的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制订策略。2.4 体系构建阶段会计准则体系构建阶段(2006年以来)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在征求专家的广泛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一个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至此,我国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在总原则、结构与范围上充分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趋同,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中国
14、现阶段的经济及法律环境,对部分经济事项或交易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处理方法。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有许多漏洞和空白,但起点较高,发展迅速。在第三次会计改革中,我国又明确指出,要继续制定与发布具体会计准则,加快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真正的会计准则理论框架,没有明确地为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模式定位,与其他经济法规不协调等原因,使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我国会计人员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中发现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制定的过程中一次性完善,需要我们不断的进步,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加完善,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15、我国会计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准则也应适时修改和完善,以使其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使其更好的为我们的工作服务。我国会计新准则体系的出台加快了全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有利于促进全球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当然,新会计准则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与中国目前的会计规定和实务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中国各企业说,严峻的挑战。第三章 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分析3.1 我国会计基础薄弱,新准则出台比较快我国会计体系还并不是很完善,相对于西方国家还落后很多。由于会计基础的薄弱,导致会计人员知识水平不高,职业经验不足,实际操作能力不够。不同领域的会计人员职业素质高低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在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虽然不
16、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会计准则质量的高低标准,但是时间越是仓促,会计准则的质量就越难以保证。我们熟悉的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尽管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发展,有极为丰富的经验,也有重大失败而带来的教训,但每项会计准则从研究到发布实施也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2006年38项之多的会计准则,从研究到出台也就用了3年多的时间,也说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实施确实非常有效,但追求效率的代价必然是损害会计准则的质量。所以这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完善及吸收过程。3.2 会计准则的严谨性有待改进3.2.1某些概念表述不严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得失和损失
17、留存收益等。”但是,对于什么是利得跟损失,会计准则未做解释。原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将“收入”概念限于“营业收入”,而不包括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不论是从语言逻辑上还是会计专业角度分析,都存在诸多问题。修订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讲投资收益纳入了收入范畴,但仍没有包括营业外收入。3.2.2某些会计处理规定含糊不清,甚至存在遗漏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草案)规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然而在正式发布的准则中规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者在资产负债表按期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会计准则 发展 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