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工作情况总结汇报精选(3篇).docx
《2025年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工作情况总结汇报精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工作情况总结汇报精选(3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5年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工作情况总结汇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关于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汕头市审计局将带头过“紧日子”思想贯穿于节约型机关创建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节约型审计机关建设。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过紧日子”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当前,我国受国际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财政收支呈现紧平衡状态。要应对和
2、化解收支矛盾,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开源”是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恢复;“节流”则要求党政机关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的“好日子”。市审计局深刻认识带头过“紧日子”的重要意义,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作为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和实践检验。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研究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相关举措,审定了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能管理、绿色办公等管理制度。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压减机关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取得新
3、成效。二、全面深入动员,有效举措促进节流“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近日,市审计局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发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动员干部职工参与到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中来。党组书记、局长李宁同志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一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牢固树立带头过“紧日子”思想,提高对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公共机构
4、节能工作的责任感;二要科学统筹经费支出,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压减非刚性的一般性支出,落实好厉行节约的相关措施,把节能工作作为党政机关带头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三要强化节能目标导向,定期通报办公用品使用情况,争取达到第四季度各科室、中心办公耗材的使用量明显少于第三季度的目标,全体审计干部职工要努力做厉行节约的推动者、反对浪费的示范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三、强化审计监督,助力节约机关建设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财政资金开源节流、节用裕民是审计机关的“责任田”、“分内事”。为此必须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审计工作着力点,认真履行好经济
5、监督职责,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监督保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审计局围绕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部署要求,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力促各部门单位过好“紧日子”,进一步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一是在制定2021至2022审计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重点关注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和政府“过紧日子”等政策落实情况,“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在开展汕头市市级一级预算单位2021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审计中,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关注压减
6、一般性支出、政府过紧日子情况,揭露15家一级预算单位超预算支出“三公”经费121.43万元等情况,45个单位未按规定及时清理盘活各类存量资金5408.3万元。接下来,汕头市审计局将聚焦审计工作的职责定位,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助力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确保财政资金更多用于民生福祉,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起,从节约一支笔、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牢固过“紧
7、日子”的认识还不够。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不强,站在党和国家全局上思考理解“过紧子”不够,沉醉于当“太平官”、过“好日子”的安逸生活中,把“过紧日”子视作临时现象,习惯用老思维渡难关,对如何勤俭节约过“紧日子”思之不多,总想着过几年经济发展更好了就能够过得更舒服点。二是秉持勤俭节约的意识还不够。有时对勤俭节约存在误区,认为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勤俭节约就没有必要了,甚至有时候认为过分节俭容易被别人认为抠门。比如在私人宴请时,始终认为来者是客,一定要让对方吃好喝好玩好,桌上不能够“光盘,才够面子,才是尽到了地主之谊。三是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还不够。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艰苦创
8、业”的奋斗精神有所懈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有所弱化,错误认为只要守住廉洁”底线”就出不了大问题,一定程度存在“艰苦奋斗是老传统、已经过时”的错误认识,不仅对干部约束不严,教育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甚至自我要求有时也放松了警惕,客观上纵容了“四风”问题变相反弹。四是强化精打细算的思想还不够。在设立高标准项目的同时,管理上还存在粗放型管理模式,特别在检查上还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在一些重要项目建设上精细化、节约化还存在不足。五是约束铺张浪费的制度还不够。结合纠治“四风”问题,建立了不少长效机制,但结合实际,针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个方面的问题专门施策、建章立制不够全面,督导检查
9、不深入不经常,致使一些要求成了“盲点”,个别人员和工作打“擦边球”搞花架子、贪大浪费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六是营造勤俭文化的氛围还不够。常态开展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教育不够,多措并举推进勤俭文化建设不够,还没有完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和共识。对于个别同志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问题,还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七是“厉行节俭、过紧日子”的思想还树得不够牢。思想的“阀门”拧得不够紧,前瞻性不足,缺乏忧患意识,未能清醒地看到政府财力、社会财富日益雄厚背后的经济风险挑战,自己对于家大业大和诸多国计民生事项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思考得不够全面深刻,未能将自己完全置于统筹发展的大局之
10、中,习惯“过紧日子”的思想存在虚化弱化现象,有时未能把“过紧日子”的要求摆在重要位置,宽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对于分管干部缺少“过紧日子”的经常性教育引导,对分管部门各项物品采购和专项资金的审核,没有件件做到全面客观,细致入微;对于一些本可以少花钱就能办的事、完成的工作,却没有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千方百计探索出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办法和路径,导致单位的“钱袋子”出现了一些“跑冒滴漏”问题,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自觉还需进一步强化。2025年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专题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通知,有如下心得与同志们交流
11、过紧日子”的提出,不止一次一年,是基于风险挑战和发展需要的一般的普遍的号召,是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的“常态化”动作。“紧日子”就是紧作风各级应积极响应号召,以“简朴勤廉为民”的实际行动,凝聚力量,共克时艰,造福于民。持续扎紧实事求是的作风。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少地区经济出现负增长,也狠狠拉了一把“脱贫攻坚”的尾巴。如何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风险犹存,挑战很大。越是面对这种情形,越要系统周密认清具体的“山势”,不能单凭一股脑儿的主观热情”大呼”直上。此刻,需要正确处理小积和大胜的关系,进一步
12、坚定信心,勒紧裤带,积蓄能量,踏实脚步,爬坡过坎。过紧日子,是基于实情奔着目标去,紧的是干部的脑袋,不是群众的口袋;紧的是非急需非刚性的支出,而不是紧政策、紧投入,是把钱用在最短板、最弱项,用在关乎发展大计、民生大计的最关键之处。面对危机,有的放矢,才能处变不惊,实现事半功倍的预期。持续扎紧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一番苦哪来一份乐。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在和平年代、发展时期同样需要坚持和传承。井冈山、延安、西花厅、梁家河、塞罕坝等地无不留有一代人艰苦奋斗的印迹,精神弥足珍贵。时下,世界疫情还在持续蔓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下行影响还在加剧。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
13、里”、打好“三大攻坚战”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很多“堡垒”要攻,很多“硬仗”要打,必须精打细算,经历一番辛苦、一番斗争才能“拨云见日各级要持续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常忆苦经历,过得苦日子,把思想收紧,把作风扎紧。节约一张纸、省聚一顿饭、精简一场会、少建一座楼不必要的点滴支出汇聚成流,就是为民聚财,就是好的习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壮大。简朴务实,自然受到群众欢迎。持续扎紧勤廉为民的作风。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毫一末见初心。为民造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怎么困难,再怎么艰难,也要迎难而上,咬牙攻坚,决不能用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减为民的服务的力度、打民
14、生事业的折扣。应对疫情下的危机,报告提出,中央政府带头,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要求一定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扎紧钱袋,过紧日子,促进的是各级自觉转变角色定位,用廉洁自律的定力、简政简支的杠杆持续撬动民生保障、民生投入的大事业,折射的、要求的就是不能再搞所谓的面子工程、烂尾工程、政绩工程,减少无端的、重复的、不必要的浪费,转而增力口“六保”和“六稳”的祛码、增加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充实感、获得感。秉承为民初心,过紧日子,廉洁从政,必将再次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再次汇聚起战胜困难、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大群众力量。战鼓声声催人奋进。过紧日子,更加需要平正
15、以待,更加需要扎实、勤实、务实工作作风,一以贯之抓落实、保预期,为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贡献力量。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通知要求,要把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持续增强“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督查指导,建立长效机制,严控一般性支出,力啊虽“三公”经费管理,究牢基层“三保“底线,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化纪律要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各级政府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回答时代之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在“过紧日子”中牢牢把握主动权,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将惠民利民的实事落到实处,致力让群
16、众过上“好日子”。树牢“过紧日子”的理念。“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皿过紧日子”就是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受全球疫情冲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呈下滑趋势,拉动内需成为了“破局”的关键,但也面临着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物价上涨与收入下降的突出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时强调,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瞠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各级政府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树牢”过紧日子”的理念,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好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思想准备。锤炼“过紧日子
17、的本领。“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一个家庭的富裕,离不开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一个国家的强大,同样如此。“过紧日子”就是要科学谋划、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面对资金使用“一竿子插到底”的刚性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底线思维,充分估计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注重锤炼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看家本领,提前打通可能存在的“中梗阻”,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建立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筛选出优质民生项目,过滤掉低效民生项目,以是否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的作用,兜牢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
18、保运转的底线。严明“过紧日子”的规矩。“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制度就是纲和本,管根本、管长远。“过紧日子”就是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党的历史实践来看,“过紧日子”从来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治的内在要求。“过紧日子”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对标对表,坚持底线思维,把“过紧日子”的权责清单列得更详实一些,纪律规矩划得更细致一些,群众监督更方便一些,只有这样,政府的“紧日子才能真正变成老百姓的“好日子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通知强调,要把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持续增强“
19、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督查指导,建立长效机制,严控一般性支出,力啊虽“三公”经费管理,究牢基层“三保“底线,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化纪律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总书记对“过紧日子的反复强调,体现的是忧患意识和为民情怀,也鲜明指出了领导干部节约办事、勤政为民的重要性。有了这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围绕“我们能干什么”,突出一个准字,干事力求精益求精。抓
20、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拿出破解难题的硬招、实招,无疑深入调查研究就是一把“金钥匙坐在“堂”上,永远听不到真心话,也找不到实办法,而且有的办法往往会与群众的需求背道而弛。党员干部当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之中,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切不可一味呆在屋子里不接地气、冥思苦想,决不能“从材料到材料“,被动等待、过于依赖基层单位的材料。只有走近群众,真心实意地进农家、唠家常,解除群众的远忧近虑,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真正发现问题、摸准实情,更好地送上服务、解决难题。围绕“百姓需要什么”,突出一个实字,脚下多沾务实泥土。人民群众有所呼,党和政府有所应。回首百年党史,正是一部党和群众“你来
21、我往”的历史。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民生无小事,事事需上心。抓落实,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还是身体力行,成效大不一样。关乎人民群众直接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生产等民生工程,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要切实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不能只喊口号,要用真心换真情,多思考工作中是否存在问题,常改进工作推进方法,降低工作推进阻力,提高工作实效,在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实践之中,练就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硬脊梁、宽肩膀,管用靠谱的硬功夫、好功夫。围绕“群众得到什么”,突出一个诺字,心中勇立鸿鹄之志。“深耕细作”于“民心”就是要走进群众心里
22、基层党员干部要变“干工作”为“交朋友”,融入群众的“朋友圈”,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善于和群众多说家常话、多说大白话、多说知心话,实现与群众的良性互动和真诚沟通。要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工作不能停留于喊口号,要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干部在干,群众在看。“人民群众是最朴实的,他们看待党员干部,不但要听他们怎么说,还要看他们怎么做。党员干部只要“深耕细作”于“民心”,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群众就会以民心所向的回音为兑现“郑重承诺”点赞。长期过紧日子,关键是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23、恒念物力维艰”,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做出样子、当好样板。在节俭中修德行、树形象、感召群众,给社会传递正能量,让艰苦奋斗深入人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重要批示精神,要同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纠治“四风”的重要论述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结合起来,一体领会、一体贯彻,进一步增强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过好“紧日子”就要有“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的矢志不渝。常言道,“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中国共产党是在国际局势动荡、国内势力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中诞生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天生自带能吃苦、敢
24、啃硬骨头、能打硬仗的天然属性。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防境外输入形势依然严峻、复工复产复苏经济势在必行的当下,中国共产党人就应该发挥好革命老前辈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在艰难处炼真心,在关键处显担当,以再苦不能苦百姓之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勒紧政府的“裤腰带”,助力百姓过上“好日子”。过好“紧日子”就要有“迎难而上克时艰,化危为机谋发展”的砥砺奋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从来都是对立而统一的。诚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的大量的小中微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即便是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的全体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毅然以黝力同心、同舟共济的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推动 党政机关 习惯 日子 工作情况 总结 汇报 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