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冶金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2025版《冶金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冶金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冶金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管理,鼓励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风险与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二章报告内容第三条公司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类型的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L从业人员未经许可擅自进入高温
2、熔融金属等危险区域。2 .操作人员忽视安全规程,如未佩戴或不正确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个体防护用品进行冶炼作业。3 .管理人员下达违反安全规定的任务,如强令员工超负荷作业、忽视设备故障继续生产。4 .未经培训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参与关键操作,如无证驾驶起重机械、操作熔炼炉等。5 .忽视安全信号,如擅自关闭安全联锁装置、忽略紧急停车信号等。6 .管理人员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未进行充分风险评估和审批。7 .未按要求参加安全生产会议或培训,对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足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冶炼炉、起重机、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未按照国家标准安装、检测、维修,存在安全隐患。2 .熔融金属
3、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失效或未按规定设置。3 .电气设备老化、绝缘破损,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4 .通风除尘系统未有效运行,导致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超标。5 .安全防护栏、防护网等物理屏障损坏或缺失,未能有效隔离危险区域。6 .紧急停机装置、消防器材等应急设备未定期检查,无法正常使用。7 .擅自拆除、破坏安全标志、警示牌,导致安全信息缺失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L危险作业场所(如高炉、转炉周边)未设置有效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隔离措施。8 .临时用电、动火作业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落实安全措施。9 .作业现场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未进行有效隔离和管理。10 高温、噪音、有毒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未采取
4、有效防护措施。11 爆破作业未编制专项方案,未进行充分的安全风险评估。12 厂区内交通道路不畅,未设置限速、限高、禁停等标志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制定或未及时更新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未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员工安全意识淡薄。3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落实,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4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不完善,未进行定期演练或演练效果不佳。5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或证件过期未复审。6 .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施工情形,安全管理混乱。7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滞后。8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
5、人等。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或未履行现场监督检查职责。涉及交叉作业的,未统一履行现场综合管理、协调的。第四条鼓励员工在报告事故隐患的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促进安全生产持续改进。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为确保事故隐患报告渠道畅通,公司在安全管理部门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负责接收和处理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报告:1 .线下向安全员直接报告。2 .通过公司微信小程序/群提交报告。3 .拨打公司设立的事故隐患报告专线电话。4 .向公司指定的电子邮箱发送报告邮件。公司应在醒目位置公示上述报告途径,简化报告程序,确保员工清楚“向谁报告、怎样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六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冶金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冶金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