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轻工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2025版《轻工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轻工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轻工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排查与报告,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二章报告内容第三条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1 .作业人员未穿戴或未正确穿戴防静电服、防尘口罩等轻工行业特定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生产作业。2 .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或不具备相应资质,擅自操作机械设备,如擅自调整包装机
2、参数、违规使用切割机等。3 .管理人员忽视安全规定,违章指挥员工冒险作业,如要求员工在无防护措施下进入受限空间进行清洁作业。4 .忽视安全警示标志,如穿越运转中的传送带而未走安全通5 .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如擅自关闭消防系统或安全监控设备。6 .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影响作业安全及效率。(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L未按规定设置或维护生产线上的紧急停机按钮、安全门等安全设施。7 .电器设备老化、裸露电线未加绝缘保护,存在触电风险。8 .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未经定期检测或超期服役。9 .除尘系统、通风设备未有效运行,导致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超标。10 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配置不足或过期未
3、检,无法有效应对初期火灾。11 安全警示标志不清晰、不醒目,难以起到警示作用。12 未对危险源进行标识和隔离,如化学品存储区未设置警示线、警示灯。13 安全设备(如防护网、防护罩)损坏未及时修复,存在机械伤害风险。(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车间照明不足,影响作业安全。2 .车间内通风不良,有害气体积聚,如油漆车间未安装有效通风系统。3 .作业场所布局不合理,导致物料堆放混乱,影响疏散通道畅通。4 .进行吊装作业时未设置警戒区域,无专人指挥。5 .动火作业未办理审批手续,未落实防火措施。6 .临时用电线路乱拉乱接,未使用合格的配电箱和开关。(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定期开展安全生产
4、隐患排查,或排查流于形式。2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存在推诿扯皮现象。3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涵盖轻工行业特有的安全管理要求。4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及时更新,与实际生产不符。5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不落实,员工安全意识淡薄。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定期演练。7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如电工、焊工未取得相应资格。8 .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9 .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外包作业安全管理缺失。10 .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隐患整改不到位。第三章报告途径第四条为确保事故隐患报告渠道的畅通,公司在安全管理部门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办
5、公室,负责接收和处理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报告:1 .线下报告:直接向安全员报告。2 .线上报告:通过微信小程序“安全隐患一键报”、公司安全热线电话及指定电子邮箱进行报告。公司在显眼位置公示上述报告途径,确保员工知晓并方便使用。第四章核查整改第五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及时组织核查。核查属实的,应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责任,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无法立即整改的,应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做到“五落实”。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六条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奖励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报告事故隐患并促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轻工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轻工 行业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