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052111课程名称: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英文名称: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s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选修学时/学分:32/2 (讲课学时:16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16)适用专业:自动化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将来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走向工作岗位后从事电力电了电路相关设计提供有力的计算机仿真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当今广泛流行的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仿真环境。掌握电力电子变流电路、电机调速系统计
2、算机仿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打下基础。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仿真方法的讲解;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模能力和仿真分析能力,使学生具备定的使用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解决实际电力电了工程问题的能力。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与能源变换、变频器原理与应用,这些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都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这些课程的原理、方法、电路都可以通过本课程学习的MATLAB SIMULINK建模与仿真方法对其验证。三、课程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和模块
3、库;掌握电力电子器件模型和电动机模型;掌握电力电子变流电路的仿真;掌握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能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对电力电子工程问题进行合理的建模和仿真计算,达成毕业要求 1.1、1.5o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讲解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如何解决实际的电力电子工程问题,如何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适当的简化,并且在模拟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模型简化所带来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处理实际工程问题中的约束,并得到合理的设计,达成毕业要求3.3、5.2。3. 在上机过程中布置分组讨论,联合建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达成毕业要求10.3。4. 部分章节
4、安排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毕业要求12.2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教学对应课程号时方式教学目标1MATLAB/SIMULINK 仿真环境及模型库上机 1 : 熟悉MATLAB/SIMULINK 仿真环境及模型库1、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2、熟悉SIMULINK系统仿真环境;3、掌握SIMULINK模块库中的模块;4、掌握电力电子模型库。22讲授上机1、22电力电子器件模型和电动机模型上机2: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模型和电动机模型的参数设置1、熟悉二极管模型;晶闸管模型;可关断晶闸管模型;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模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型;理想开关模型;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电子 建模 仿真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