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管理师高级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x
《碳排放管理师高级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排放管理师高级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碳排放管理师(高级)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红色标记为正确答案)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 划的城市是(A)A、上海B、北京C、杭州D、成都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A)。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C)走在了世界前列。A、印度B、中国C、巴西D、南非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C)来保障其健康发展。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C. 绿色能源D. 核36. ()目前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7%或全部发电量的17%是一项己具备竞争力的低排放并能提供大量电力的技术。A. 风能B.
2、 核能C. 热能D. 水能37. ()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A. 植被B. 森林C. 草原D. 河床38. ()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A. 太空B. 大海C. 环境D. 森林39. 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 脱钩的特征。A. 美国B. 日本C. 挪威D. 英国40.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 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一一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41 .中国完成“十一五” 20%的节能目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 项,五年内可节省能源()吨标准煤。A. 4. 5亿吨B. 5. 5亿吨C. 6.
3、2亿吨D. 6. 5亿吨42. 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CDM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50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家()A. 美国B. 日本C. 欧盟D. 发展中国家43.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 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A. 老布什政府B. 克林顿政府C. 小布什政府D. 奥巴马政府44、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A. 美国B. 日本C. 挪威D. 英国4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 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通过,自D起施行。A、1998年1月1日B、2007 年 10 月 28 日C、2008
4、年1月1日D、2008年4月1日46、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D的能源发展战 略。A、开发为主,合理利用B、利用为主,加强开发C、开发与节约并举,把开发放在首位D、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47、用能单位应当建立B,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 人给予奖励。A目标考核制B、节能目标责任制C、节能领导小组D、节能办公室48、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 度的A,其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 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A、能源利用状况报告B、节能监督状况报告C、能源消费状况报告D、节能效益分析报告49、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
5、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 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D的规定处罚。A、标准化法B、节约能源法C质量法D、统计法50、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A和电力、热力以及其 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A、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B、太阳能、风能C、煤炭、水电、核能D、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51、国务院D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 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 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A、国家能源局B、国家环境保护部C、工业信息化部D、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52、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C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 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
6、不得批准或者核 准建设。A、用能审查B、用能核准C、节能评估和审查D、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53、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D,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 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A、能源审计岗位B、合同能源管理岗位C、能源核算岗位D、能源管理岗位54、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D 的能源计量器具。A、合格B、检定合格C、经检定合格D、经依法检定合格55、D提出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A、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C、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56、目前我
7、国能源消费结构按消费量划分依次为BA. 石油、生物质能、煤炭、天然气、太阳能B. 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C. 太阳能、石油、煤炭、核能、水电D. 石油、煤炭、风能、核能、生物质能13. 能源效率标识中等级的数字越大,标明该用能产品能源效 率数值B。A. 越大B. 越小C. 没有关系D. 按具体的用能设备而定14. 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DoA. 太阳能B. 风能C. 水力能D. 天然气15. 工业三废是指(C) oA废水、废料、废渣B废水、废气、废料C废水、废气、废渣D废气、废料、废渣二、多选题45.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A. 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B. 注重开发
8、新能源C. 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D. 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46. 气候系统有()。A. 大气圈B. 冰雪圈C. 生物圈D. 水圈47. 富营养化是由于()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 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A. 氢B. 氧C. 氮D. 磷48. 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A. 长江B. 滇池C. 巢湖D. 太湖49.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 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 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 低碳设备技术D. 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50.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A. 雷雨B. 冰雹C. 台风D. 寒潮51.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9、A. 大气环境B. 水体环境C. 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D. 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52.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 经济系统B. 社会系统C. 生态系统D. 环境系统5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A. 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 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5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 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 优点()。A. 更具有科学性B. 更具有全面性C. 更具有可操作性D. 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55. 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A. 产生气候异常B.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
10、 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D. 加剧水土侵蚀56、酸雨中绝大部分是()。A. 硫酸B. 硝酸C. 盐酸D. 醋酸57、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包括()。A. 认知性B. 可行性C. 可操作性D. 可承受性58、.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 理论障碍B. 观念障碍C. 管理障碍D. 制度障碍59、.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 体。A. 政府B. 企业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D、碳排放考核5、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C)A、6. 50%B、7. 50%C、8. 70%D、10%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的背景下产生的。A、经
11、济危机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7、(B)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A、产业规模B、科技进步C、绿色革命D、节能减排8、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 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年下降40%45%的承诺。A、2005B、2006C. 局等院校D. 科研院所60、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涉及两个重点领域,它们是()。A. 生产领域B. 转移领域C. 消费领域D. 出售领域6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BCD) o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62、循环经济发
12、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BC)。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63、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ABCD)。A、复杂性B、广泛性C、潜在性D、累积性64、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C)两市为试点 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A、北京B、上海C、保定D、西安65、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D)。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B、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66、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ABC)。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能67、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ABD) o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C、低碳设备技术D
13、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68、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A、加强学校教育B. 开展在职培训C. 网络媒体宣传D. 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69、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A. 人B. 政策C. 市场机制D. 自然70、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A. 水电B. 生物质能C. 太阳能D. 风能71、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 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 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C. 限制开发原则D. 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72、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 减量化B. 再利用C. 资源化D. 高效
14、化72、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A. 欧洲B. 北美洲C. 亚洲D. 南极洲74、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 筑要从()等方面入手。A. 设计B. 运行C. 经营D. 管理75、“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A. 阳光经济B. 风能经济C. 氢能经济D. 生态经济76、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 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A. 技术创新B. 制度创新C. 产业转型D. 新能源77、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 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B. 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 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
15、利益存在冲突D. 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78、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 正确的是()oA. 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B. 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C. 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D. 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78、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A. 恒温消费B. 安全消费C. 可持续消费D. 经济消费79、.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B.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 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D. 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 改善环境80、循
16、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A. 政府B. 企业C. 公众D. 外资81、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两市为试点推 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A. 北京B. 上海C. 保定D. 西安82、我国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确保 未来10年内实现碳减排预期目标的有效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BC) oA制定碳排放标准B、开放碳交易市场C、设立碳排放税制D、发展低碳能源体系83、众所周知,(AB)产业属于低碳行业。A、知识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产业密集型84、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ABC)。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B、研发主体不同
17、弱化政府主导作用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D、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85、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ABC) oA、政府B、企业C、公众D、外资86、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BCD) o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87、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 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 下优点(ABCD)。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88、气候系统有(ABCD) oA、大气圈B、冰雪圈C、生物圈D、水圈89、酸雨问题最早
18、出现在(AB)。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南极洲90、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 卜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BC) o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D、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91、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3R原则指(ABC)o 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高效化92、“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B)。A、经济系统B、社会系统C、生态系统D、环境系统9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系统中的科技政策支持包括 (ABCD) oA、加大科研投入资金B、制定技术导向目录C、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D、完善科技法规94、低碳经济是
19、以()为特点的经济形态。A. 低能耗B. 低污染C. 低排放D. 低效率95、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 损害生物B.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C. 腐蚀建筑材料D. 腐蚀金属结构96、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 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A. 被动力B. 源动力C. 主动力D. 协动力三.判断题97、2007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方案,并于年底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 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 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9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 变化,更强调和
20、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 化。正确99、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 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正确100、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 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C、2007D、2008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的影响远大 于其他发达国家。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C)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的 曲线关系。A、倒“V”形B、“V” 形C、倒“U”形D、“U”
21、形12、(D)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 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A、老布什政府不正确101、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 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正确102、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 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 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正确103、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 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即减碳。正确104、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 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
22、题上的认识飞跃。正确105、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 定型为一种价值观。正确106、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部性 的意义。正确107.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 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 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Y.对N.错108. 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 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Y.对N.错109. 全球己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 60和100年左右耗尽。Y.对N.错110.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放 管理 高级 培训 考试 模拟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