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下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思考.docx
《社会工作下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下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下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思考社会工作下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思考 2014/10/16 一、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社会认知度较低社会对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的认知度较低,表现在对残疾儿童基本知识、致残因素、康复训练知识了解较少,有些人对残疾儿童所持的“残弱论”观念较为严重,影响着残疾儿童社会化的进程;认知度低也导致很多孩子错过了最佳的康复年龄段,病情延误,成为终身残疾。在对康复机构的注册权限上,目前,绝大多数康复机构都属于工商注册,让本属是非营利性质的单位运行艰难。(二)康复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有限调研中发现,由于机构普遍面临着政策、资金、技术等困境,机构与机构、机构与社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2、和交流,整个康复机构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康复机构发展经费不足,导致员工待遇较低,专业人士招聘难、流失严重,人员稳定性差;另一方面,专业康复人才缺乏,由于薪资待遇低和高校特教人才培养不足,机构缺少心理学、特殊教育、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康复师和复合型人才,有的机构只好招募高校志愿者来填充机构人力空缺,影响康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三)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由于政府开办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不能满足该群体的需要,对残疾儿童的社区康复缺乏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公共服务有缺失;再加上我国的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比较慢,不能对公共服务形成有利的补充,整个社会支持体系没建立起来,不能实
3、现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的全覆盖,对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及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二、完善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的对策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笔者试图探索通过发挥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者、协调者、倡导者等角色,整合社会资源,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形成以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为基础、其他康复形式相结合,社工引领义工的多方支持系统共同参与的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模式。(一)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残疾儿童社区康复1.介入途径。一种是通过社区招聘专业社会工作者,将其纳入到自身服务系统,开展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工作。社会工作者由于不具有专业的康复技术,需要与康复机构相结合,对残疾儿童进行筛选和分类。在社区康复的残疾儿童一般为症状恢复较好,
4、不需要长期医疗康复的患者。另一种是依托社会上成立的民办非营利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将有资质和有能力的机构推荐本机构社工进入到社区,开展相关工作。2.角色定位。首先,社会工作者是服务提供者。开展基本的康复训练活动和专业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问题解决策略和精神支持服务;其次,社会工作者是政策倡导者。社会工作者通过在给残疾儿童开展社区康复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政策实施中的疏漏或空白,通过总结服务经验,提炼服务过程中的问题,为政府部门献言献策,呼吁和推动社会政策的改变;再次,社会工作者是组织管理者。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整合社区可利用资源,开展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
5、最后,社会工作者是教育者。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残疾儿童的同时,需要通过社区宣传手段提高社会大众对残疾儿童的认知度,倡导平等、尊重的理念,给残疾儿童创造一个快乐成长的社会环境。3.实务工作。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积累了三种开展工作的方法,即个案、小组及社区工作。个案工作方法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残疾儿童的个案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需自我发掘或接受服务对象申请,与其建立专业的工作关系,了解真实的需求和问题,通过分析,共同制定解决问题方案,实施过程中注重服务对象重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工作 残疾儿童 社区 康复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