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硝化反应.ppt
《第三章硝化反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硝化反应.ppt(1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硝化和亚硝化硝化和亚硝化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第三章第三章 硝化和亚硝化硝化和亚硝化 本章主要介绍硝化反应的理论、定义、影响因素、生产工艺,共14学时。1、硝化的定义,引入硝基的目的。2、硝化剂类型及硝化方法,掌握混酸的解离及水和硫酸含量对NO2+离子浓度的影响。3、硝化的活泼质点;均相反应和非均相硝化反应动力学;掌握混酸硝化和稀硝酸硝化的反应历程。第三章第三章 硝化和亚硝化硝化和亚硝化4、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被硝化物结构的影响;被硝化物结构的影响;硝化剂、硝化介质的影响;硝化剂、硝化介质的影响;温
2、度、搅拌的影响;温度、搅拌的影响;硝化的主要副反应。硝化的主要副反应。5、混酸硝化 衡量混酸硝化能力的技术参数;衡量混酸硝化能力的技术参数;混酸配制的计算和操作;混酸配制的计算和操作;第三章第三章 硝化和亚硝化硝化和亚硝化 硝化操作及硝化产物的分离、工业实硝化操作及硝化产物的分离、工业实例;例;硝化锅材料、型式及硝化异构产物的硝化锅材料、型式及硝化异构产物的分离分离6、用硝酸硝化过程和其它引入硝基的方法。7、亚硝化反应的历程、适用范围、主要产物、实例。3.1 概述概述 硝化反应是最普遍和最早的有机反应硝化反应是最普遍和最早的有机反应之一。之一。18341834年,通过硝化将年,通过硝化将苯苯硝
3、基苯硝基苯。18421842年,硝基苯年,硝基苯还原还原为苯胺,硝化在有为苯胺,硝化在有机化学工业上的应用和研究开始发展。机化学工业上的应用和研究开始发展。3.1 概述概述3.1.1 定义3.1.2 引入硝基的目的3.1.3 硝化剂类型3.1.4 硝化方法3.1 概述概述3.1.1 定义定义硝化硝化?向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向有机化合物分子的C(或或N、O)原子原子上引入上引入-NO2的反应。的反应。硝基硝基直接直接取代取代H:除除H原子外,有机分子中的原子外,有机分子中的卤素、磺卤素、磺基、酰基、羧基基、酰基、羧基等也可被硝基等也可被硝基取代取代。3.1 概述概述 3.1 概述概述 随着与随着与H
4、或被取代基或被取代基相连接的相连接的原子原子不同,不同,硝化包括:硝化包括:C-硝化硝化 产物产物:硝基物硝基物 R-NO2 N-硝化硝化 硝硝(基基)胺胺 RNH-NO2 O-硝化硝化 硝酸酯硝酸酯 RO-NO23.1 概述概述 硝化反应包括硝化反应包括范围极广范围极广,芳烃、烷烃、,芳烃、烷烃、烯烃及它们的胺、酰胺、醇等衍生物都可烯烃及它们的胺、酰胺、醇等衍生物都可在适当条件下硝化。在适当条件下硝化。但制备但制备脂肪族脂肪族硝基化合物要比硝基化合物要比芳香族芳香族硝硝基物困难得多。基物困难得多。Why 1935 1935年才合成得到年才合成得到脂肪族硝基物脂肪族硝基物,主要,主要用作炸药、
5、火箭燃料和溶剂。用作炸药、火箭燃料和溶剂。本章主要讨论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硝化。本章主要讨论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硝化。3.1 概述概述3.1.2 引入硝基的主要目的引入硝基的主要目的 硝基转化硝基转化:将硝基转化为其他基团,如:将硝基转化为其他基团,如还原为还原为-NH2;利用利用硝基硝基的特性的特性,赋予,赋予产品某种特性产品某种特性。利用硝基的强吸电性,使芳环上利用硝基的强吸电性,使芳环上其他取其他取代基活化代基活化,易于发生亲核置换反应;,易于发生亲核置换反应;硝基硝基本身本身作为作为离去基团离去基团,被其他亲核基,被其他亲核基团置换。团置换。其他其他?3.1 概述概述3.1.3 硝化剂类型
6、硝化剂类型 硝酸硝酸:无水无水硝酸到硝酸到稀稀硝酸都可作为硝硝酸都可作为硝化剂。化剂。由于被硝化物性质和活性不同,硝化由于被硝化物性质和活性不同,硝化剂常常不是剂常常不是单独单独的硝酸,而是硝酸和的硝酸,而是硝酸和质子质子酸酸(H2SO4)、有机酸有机酸(醋酸醋酸)、酸酐酸酐(醋酸酐醋酸酐)、路易斯酸路易斯酸的的混合物混合物。还可使用还可使用N的氧化物的氧化物(N2O3、N2O4)、有、有机硝酸酯机硝酸酯(如如硝酸乙酯硝酸乙酯)、硝酸盐和硫酸混、硝酸盐和硫酸混合物等作为硝化剂。合物等作为硝化剂。3.1 概述概述混酸混酸(硝酸和硫酸混合物硝酸和硫酸混合物)硝酸和有机酸混合物硝酸和有机酸混合物硝酸
7、和酸酐混合物硝酸和酸酐混合物硝酸盐和硫酸混合物硝酸盐和硫酸混合物不同浓度硝酸不同浓度硝酸硝硝化化剂剂类类型型N的氧化物的氧化物N2O3、N2O4有机硝酸酯有机硝酸酯3.1 概述概述 工业上,最常用的工业上,最常用的硝化剂硝化剂是是硝酸。硝酸。工业硝酸工业硝酸有两种规格:有两种规格:98%发烟硝酸发烟硝酸 65%浓硝酸浓硝酸 需低浓度需低浓度HNO3时,用时,用发烟硝酸发烟硝酸配制。配制。采用采用HNO3硝化的硝化的缺点缺点?HNO33.1 概述概述3.1.4 硝化方法硝化方法 非均相混酸硝化法(非均相混酸硝化法(重点重点)在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在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 有机溶剂中的混酸硝化法有机
8、溶剂中的混酸硝化法 稀硝酸硝化法稀硝酸硝化法 浓硝酸硝化法浓硝酸硝化法 在乙酸或乙酐中的硝化在乙酸或乙酐中的硝化 置换硝化置换硝化 气相硝化法气相硝化法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3.2.1 硝化质点硝化质点 硝酸的离解性质硝酸的离解性质 混酸的离解性质混酸的离解性质 其他其他3.2.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3.2.1 硝化质点硝化质点 已证实:多数情况下,硝化剂参加硝已证实:多数情况下,硝化剂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泼质点是硝基阳离子化反应的活泼质点是硝基阳离子NO2+。19031903年,年,Euler最早提出最早提出NO2+为硝化反为硝化反应的进攻质点,直
9、到应的进攻质点,直到二十世纪二十世纪4040年代年代,通,通过各种光谱数据、物理测定及动力学研究,过各种光谱数据、物理测定及动力学研究,才得到了证明。才得到了证明。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硝酸的离解性质硝酸的离解性质 硝酸是最常用的硝化剂。硝酸是最常用的硝化剂。a.硝酸分子结构硝酸分子结构 中心中心N以以SP2杂化轨道与杂化轨道与3个个O形形成成3个个键键,呈,呈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分布;分布;N上未参与上未参与杂化的杂化的P轨道与轨道与2个非个非羟基羟基O原子的原子的P轨道重叠,在轨道重叠,在O-N-O间形成大间形成大键键34。HNO3分子内还可形成分子内还可形成氢氢键。3.2 硝
10、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b.无水硝酸无水硝酸 拉曼光谱测定发现:在无水硝酸谱线拉曼光谱测定发现:在无水硝酸谱线中,除中,除HNO3分子谱线外,还有分子谱线外,还有两个微弱谱两个微弱谱线:线:NO3-(1050cm-1)、NO2+(1400cm-1)。Why 纯硝酸纯硝酸中,约有中,约有97%HNO3以以分子态分子态存存在,在,3%HNO3经分子间质子转移生成经分子间质子转移生成NO2+。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c.硝酸硝酸+水水 HNO3中加中加H2O,影响生成影响生成NO2+的平的平衡,随衡,随H2O的加入,的加入,NO2+峰强度降低峰强度降低。Why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11、当当HNO3质量分数降至质量分数降至9495%(摩尔分摩尔分数数82%),1400cm-1谱线消失。谱线消失。即含即含5%左右水的左右水的HNO3用拉曼光谱已用拉曼光谱已测不出测不出NO2+,图,图5-1。但质量分数但质量分数高于高于70%的含水的含水HNO3中,中,仍有仍有NO2+存在。存在。70%以下的以下的HNO3,HNO3与与H2O分子间分子间按下式离解,不能形成按下式离解,不能形成NO2+。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虽然虽然H2NO3+不能用光谱法和其他方法不能用光谱法和其他方法直接观测,但文献已肯定了其存在。直接观测,但文献已肯定了其存在。HNO3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泼质点为参
12、加硝化反应的活泼质点为NO2+。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混酸的离解性质混酸的离解性质混酸?混酸?HNO3与与H2SO4混合物,混合物,18461846年年Muspratts首先使用首先使用混酸混酸作为硝化剂。作为硝化剂。HNO3和和H2SO4混合时,混合时,H2SO4起酸的起酸的作用(作用(Why):):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混酸混酸解离总式:解离总式:因此,因此,HNO3中加入强质子酸中加入强质子酸(H2SO4)可提高可提高HNO3离解为离解为NO2+的程度,大大提高的程度,大大提高其硝化能力。其硝化能力。混酸混酸是使用最广泛的硝化剂。是使用最广泛的硝化剂。3.2 硝化反
13、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在在HNO3-H2SO4-H2O三元体系中,用三元体系中,用拉曼光谱测得拉曼光谱测得NO2+含量曲线见图含量曲线见图5-1:Gillespie三角坐标图三角坐标图a.水含量对水含量对NO2+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影响b.H2SO4含量对含量对NO2+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影响 结论结论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a.水含量对水含量对NO2+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影响 H2SO4中加中加H2O,对生成,对生成NO2+不利。随不利。随着着H2O含量升高,含量升高,NO2+浓度逐渐降低。浓度逐渐降低。Why 根据拉曼光谱:根据拉曼光谱:含水量含水量1010%(%(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影响不
14、影响NO2+浓度,稀至浓度,稀至H2SO4质量分数质量分数85%,开始下降,稀至,开始下降,稀至7585%,NO2+浓度浓度很低,但仍有硝化能力。很低,但仍有硝化能力。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但在但在85%H2SO4(摩尔分数摩尔分数50%)中,中,用用拉曼光谱已测不出拉曼光谱已测不出NO2+。Why HNO3、H2SO4按下式离解:按下式离解: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b.H2SO4含量对含量对NO2+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影响 在在HNO3和和H2SO4的无水混合物中,增的无水混合物中,增加加HNO3在混酸中的含量,则在混酸中的含量,则HNO3转变为转变为NO2+的量将减少。的
15、量将减少。HNO3%510152040608090 100NO2+转化率转化率100 100 80 62.5 28.8 16.7 9.8 5.91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无水无水HNO3和无水和无水H2SO4配成的混酸,配成的混酸,当当HNO3含量含量10%,HNO3全部转化成全部转化成NO2+,增大,增大HNO3比例,转化成比例,转化成NO2+的百分的百分比逐步减少比逐步减少。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结论:用混酸硝化时,普遍认为用混酸硝化时,普遍认为硝化活性质点硝化活性质点是是NO2+,尽管,尽管NO2+的含量很低。的含量很低。随着混酸中随着混酸中含水量的增加含水量的增加,
16、NO2+浓度浓度逐渐逐渐下降下降;当水摩尔分数;当水摩尔分数50%50%,混酸中几乎,混酸中几乎没有没有NO2+存在;存在;HNO3中加入中加入H2SO4,NO2+浓度浓度增大增大。NO2+浓度大小是硝化能力强弱的重要浓度大小是硝化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硝化标志。硝化速度速度与与NO2+浓度成正比。浓度成正比。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H2SO4浓度下降时,硝化介质中尚未离浓度下降时,硝化介质中尚未离解为解为NO2+的的HNO3或多或少要起氧化作用。或多或少要起氧化作用。因此,混酸中因此,混酸中H2SO4含量含量高高,HNO3和和H2O含量较含量较低低时,时,HNO3转化为转化为NO2+
17、完全,完全,既增加了既增加了硝化能力硝化能力,又减少了,又减少了氧化作用氧化作用。3.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其他其他 硝化活性质点除硝化活性质点除NO2+、H2NO3+,尚存,尚存在其他形式,如在其他形式,如稀稀HNO3硝化,活泼质点可硝化,活泼质点可能是能是NO+、N2O4、NO2,反应历程与,反应历程与NO2+不同。不同。各种硝化剂强弱?各种硝化剂强弱?硝酸乙酯硝酸乙酯硝酸硝酸硝酸硝酸-醋酐五氧化二氮醋酐五氧化二氮氯化硝酰混酸硝酰氟硼酸氯化硝酰混酸硝酰氟硼酸 C2H5ONO2HNO3CH3COONO2 NO2NO3NO2Cl HNO3-H2SO4 NO2BF4 3.2 硝化反应历程
18、硝化反应历程3.2.2 硝化反应历程硝化反应历程 芳环上的硝化反应是芳环上的硝化反应是亲电取代亲电取代反应,反应,反应历程:反应历程: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3.3.1 均相硝化动力学均相硝化动力学 在有机溶剂中的硝化在有机溶剂中的硝化 在硫酸存在下硝化在硫酸存在下硝化 在浓硝酸中硝化在浓硝酸中硝化3.3.2 非均相硝化动力学非均相硝化动力学 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3.3.1 均相硝化动力学均相硝化动力学 在有机溶剂中的硝化在有机溶剂中的硝化 活泼芳烃活泼芳烃(如甲苯、二甲苯或三甲苯如甲苯、二甲苯或三甲苯)在在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和和大量过量的无水硝酸中大量过量的无水硝酸
19、中低温低温均相硝化,硝化速度服从均相硝化,硝化速度服从零级反应零级反应(与芳与芳烃浓度无关烃浓度无关)。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 在硫酸存在下硝化在硫酸存在下硝化 有吸电子取代基的芳烃有吸电子取代基的芳烃(如硝基苯如硝基苯)在在浓硫酸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是二级反应。介质中的均相硝化是二级反应。H2SO4浓度浓度90%左右时,反应速度为左右时,反应速度为最大值最大值。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 在浓硝酸中硝化在浓硝酸中硝化 有强吸电子取代基的芳烃有强吸电子取代基的芳烃(如硝基苯、如硝基苯、对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1-1-硝基蒽醌硝基蒽醌)在在大大过量的大大过量的浓硝酸浓硝
20、酸中硝化时,硝化速度服从一级动力中硝化时,硝化速度服从一级动力学方程。学方程。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注意注意:浓硝酸中常常存在少量浓硝酸中常常存在少量HNO2杂质,杂质,以以N2O4的形式存在,当其浓度增大或加入的形式存在,当其浓度增大或加入水分时,将生成部分水分时,将生成部分N2O3。而而N2O4及及N2O3均可离子化:均可离子化: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 NO3-、NO2-可使可使H2NO3+发生脱质子发生脱质子化,化,阻碍硝化反应进行阻碍硝化反应进行。如何除去如何除去?加入尿素,可破坏加入尿素,可破坏HNO2的作用,加快的作用,加快硝化速度。硝化速度。3.3 硝
21、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注意:注意:尿素加入量超过尿素加入量超过HNO2化学计量的化学计量的1/21/2时,硝化速度开始下降。时,硝化速度开始下降。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3.3.2 非均相硝化动力学非均相硝化动力学(混酸硝化混酸硝化)非均相硝化反应非均相硝化反应?被硝化物与硝化剂介质被硝化物与硝化剂介质互不相溶互不相溶的液的液相硝化反应,如苯和甲苯的混酸硝化。相硝化反应,如苯和甲苯的混酸硝化。非均相硝化反应要比均相硝化反应复非均相硝化反应要比均相硝化反应复杂得多。杂得多。Why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 甲苯硝化反应步骤甲苯硝化反应步骤 Giles以甲苯的一硝化为例,
22、提出了非以甲苯的一硝化为例,提出了非均相硝化的数学模型:均相硝化的数学模型:8 8步步研究发现研究发现:非均相混酸硝化,有机相中的反应极非均相混酸硝化,有机相中的反应极少少(0.001%)0.001%),且反应速度比酸相反应速,且反应速度比酸相反应速度度小几个数量级小几个数量级,即反应主要在,即反应主要在酸相和两酸相和两相界面处相界面处进行。进行。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 非均相反应体系的三种类型非均相反应体系的三种类型 H2SO4浓度浓度变化对变化对均相硝化反应速度均相硝化反应速度有明显的影响,非均相硝化反应速度同样有明显的影响,非均相硝化反应速度同样与混酸中与混酸中H2SO4浓
23、度浓度密切相关。密切相关。甲苯在甲苯在6378%H2SO4浓度浓度范围内非均范围内非均相硝化速度常数相硝化速度常数 k 变化幅度高达变化幅度高达105。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无挡板容器中甲苯的初始无挡板容器中甲苯的初始速度与速度与logk的变化图的变化图 H2SO4浓度浓度从从62.4增加到增加到77.8%,k 变变化幅度高达化幅度高达105。而。而初始反应速度初始反应速度仅增仅增大大6 6倍倍,说明,说明传质因传质因素对实际反应速度素对实际反应速度的重要影响。的重要影响。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 通过对苯、甲苯、氯苯混酸硝化动力通过对苯、甲苯、氯苯混酸硝化动力学的研
24、究,可将反应体系分为三类。学的研究,可将反应体系分为三类。反应反应体系体系快速传质型快速传质型(瞬间型瞬间型)根据传质和硝化根据传质和硝化反应的相对速度反应的相对速度慢速传质型慢速传质型(快速型快速型)动力学型动力学型(缓慢型、缓慢型、慢速型慢速型)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缓慢型缓慢型:初始反应速度初始反应速度随随k 增加缓慢提高,表现出增加缓慢提高,表现出反应速度受动力学控制的反应速度受动力学控制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快速型快速型:k 不断增大,但不断增大,但初始反应速度初始反应速度基本不变,基本不变,显示出速度受传质控制的显示出速度受传质控制的特征;特征;瞬间型瞬间型:随:随k
25、 增大,增大,初始初始反应速度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反映明显加快,反映出这时的实际反应速度又出这时的实际反应速度又与动力学因素相关。与动力学因素相关。3.3 硝化反应动力学硝化反应动力学a.快速传质型快速传质型(瞬间型瞬间型)特征?特征?甲苯在甲苯在连续搅拌槽式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中硝化,反应器中硝化,当酸相中当酸相中HNO3含量很低,含量很低,H2SO4浓度较高浓度较高(质量分数质量分数73.7%)%),属于属于快速传质型快速传质型。此时硝化反应速度很快,快速到使处此时硝化反应速度很快,快速到使处于液相中的反应物不能在同一区域共存。于液相中的反应物不能在同一区域共存。特征特征是是 3.3 硝化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硝化 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