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郭用猷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到第五章.doc
《结构化学郭用猷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到第五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化学郭用猷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到第五章.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原子结构习 题2.1 氢原子薛定谔方程中的能量E包含哪些能量?2.2 令将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分解为3个方程。2.3 氢原子薛定谔方程是否具有形为的解?若有,求a、b和能量E。2.4 若取变分函数为,式中为变分参数,试用变分法求H原子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2.5 取变分函数为,式中为变分参数,试用变分法求H原子的基态能量,并与其1s态能量对比。2.6 分别求氢原子1s电子和2s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并进行比较。2.7求氢原子2p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2.8 波函数有多少节面?用方程把这些节面表示出来。这些节面将空间分成几个区域?2.9 验证氢原子波函数和是正交的,和也是正交的。2.10 求
2、氢原子2p和3d电子几率密度最大值离核的距离r。2.11 求氢原子2pz电子出现在的圆锥的几率。2.12 求氢原子电子出现在的圆锥内的几率。2.13 比较氢原子中2px和2pz电子出现在相同半径圆球内的几率大小。2.14 比较H中2s电子,He+中2s电子和He (1s12s1)中2s电子能量的大小。2.15 求氦原子第2电离能。2.16 实验测得O7+的电离能是867.09 eV,试与按量子力学所得结果进行比较。2.17 实验测得C5+的电离能是489.98 eV, 试与按量子力学所得结果进行比较。2.18不查表,求的角度部分。2.19 不查表,给出下列氢原子波函数的角度部分Y(不需要归一化
3、)(1) 2px (2) 3s (3) 3px (4) 2.20求氢原子2px 电子出现在p1(r,/3,/4)和p2(r,/6,/8)两处的几率密度之比。2.21 一H原子波函数有一个径节面,两个角节面,该波函数的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各是多少?2.22 以p3组态为例,证明半充满壳层的电子在空间的分布是球对称的。2.23以p6组态为例,证明全充满壳层的电子在空间的分布是球对称的。2.24 证明对于仅是r的函数的s态,径向分布函数可以写作2.25 求处于1s态的H原子中的电子势能平均值。2.26 试求氢原子波函数的(1) 径向分布函数极大值的半径;(2) 几率密度极大值半径;(3) 节面半径
4、2.27 画出氢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2.28 画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在xy平面上的截面图2.29 画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2.30 求角动量的3个分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算符、。2.31 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其角动量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是否具有确定值?若有,求其值;若没有,求其平均值。2.32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其角动量在x, y轴和z轴上的投影是否具有确定值?若有,求其值。2.33 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测量其角动量z分量,得什么结果?2.34 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测量其角动量z分量,得什么结果?2.35 氢原子中处于 (都是归一化的)电子,其和L2有无确定值?若有,求其确定值;若没有,求其
5、平均值。2.36 氢原子中,函数 (都是归一化的)所描述的状态,请给出其(1)能量的平均值(以R为单位),能量出现的几率;(2) 角动量的平均值(以为单位),角动量出现的几率;(3) 角动量z分量的平均值(以为单位),角动量z分量出现的几率。2.37 氢原子中,函数 (都是归一化的)所描述的状态,请给出其(1) 能量的平均值(以R为单位),能量出现的几率;(2) 角动量的平均值(以为单位),角动量出现的几率;(3) 角动量z分量的平均值(以为单位),角动量z分量出现的几率。2.38 和中哪些是的本征函数,哪些是的本征函数,哪些是的本征函数。2.39 函数,是否是算符的本征函数?若是,本征值是多
6、少?2.40 求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其角动量与z轴的夹角。2.41 求氢原子3p电子的总角动量与z轴的夹角。2.42 氢原子中l=2的电子的自旋角动量与轨道角动量的相对方向有哪些?2.43 用氦原子变分法结果求Li原子的第2电离能。2.44 由氦原子基态能量的实验结果为-79.0 eV,求1s电子间的屏蔽系数。2.45 用斯莱特规则求Be原子基组态能量。2.46 求N原子第1电离能。2.47 求C原子第1电离能。2.48 写出Be原子基组态的行列式波函数。习 题 详 解2.1氢原子薛定谔方程中的能量E包含哪些能量?答:氢原子薛定谔方程中的能量E包含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的动能、电子与原子核之间
7、的吸引能。2.2令将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分解为3个方程。解:将带入定谔方程+=0 (1)两边乘以,且移项,得令两边等于同一常数,于是分解为两个方程:+ (2) (3)再令,带入方程(3)两边除以Y,移项得今两边等于同一常数u,于是又可将方程(4)方程分解为下列两个方程 (5)= (6)这样我们将关于的方程(1),分解成三个常微分方程(2),(5)和(6), 于是,解方程(1)归结为解方程(2),(5)和(6)。2.3 氢原子薛定谔方程是否具有形为的解?若有,求a、b和能量E。证明如下:由于只是r的函数,故的本征值方程为或者式中代入且除以上式为恒等式,所以有:(1)-(2)得:,即将b代入(2
8、将b代入(3),式中,2.4若取变分函数为,式中为变分参数,试用变分法求H原子的基态能量和波函数。解: 根据积分公式有因为 ,将归一化得到:2.5取变分函数为,式中为变分参数,试用变分法求H原子的基态能量,并与其1s态能量对比。解: 氢原子的哈密顿算符为 式中按积分公式:得:所以:, 按积分公式得: 令,得到: 因E0, 0 故E.2.6 分别求氢原子1s电子和2s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并进行比较。解:1s电子:积分公式,2s电子:2.7求氢原子2p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解:三个2p轨道上的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相等,下面用2pz求解2.8波函数有多少节面?用方程把这些节面表示出来。这些节面将空间
9、分成几个区域?解:径向节面:n-l-1=3-2-1=0;角度节面:l=2, , , 这2个角度节面将空间分成3个区域。2.9 验证氢原子波函数和是正交的,和也是正交的。证明:(1) 和是正交的:(2) 和是正交的:2.10求氢原子2p和3d电子几率密度最大值离核的距离r。解:(1)三个2p电子几率密度最大值离核的距离相同,下面用2pz求解。 (2)5个3p轨道离核的平均距离相同,下面用求解。2.11求氢原子2pz电子出现在的圆锥的几率。解:2.12求氢原子电子出现在的圆锥内的几率。解: , 是归一化的,即所以, 2.13比较氢原子中2px和2pz电子出现在相同半径圆球内的几率大小。解:函数的径
10、向部分相同,所以出现在相同半径圆球内的几率大小相等。2.14比较H中2s电子,He+中2s电子和He (1s12s1)中2s电子能量的大小。解:H的2s电子:He+的2s电子:He 的2s:2.15求氦原子第2电离能。解: Z2, n1eV2.16实验测得O7+的电离能是867.09 eV,试与按量子力学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解: 计算值比实验值大3 eV, 约2.17实验测得C5+的电离能是489.98 eV, 试与按量子力学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解: 误差: 2.18不查表,求的角度部分。解:因为只考虑角度部分2.19不查表,给出下列氢原子波函数的角度部分Y(不需要归一化)(1) 2px (2)
11、3s (3) 3px (4) 答:(1),(2)3s , (3)3px ,(4),2.20求氢原子2px 电子出现在p1(r,/3,/4)和p2(r,/6,/8)两处的几率密度之比。解:2.21一H原子波函数有一个径节面,两个角节面,该波函数的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各是多少?解: 2.22以p3组态为例,证明半充满壳层的电子在空间的分布是球对称的。证明:方法一:. 方法二 2.23以p6组态为例,证明全充满壳层的电子在空间的分布是球对称的。证明方法参考2.22题。2.24证明对于仅是r的函数的s态,径向分布函数可以写作证明:2.25 求处于1s态的H原子中的电子势能平均值。解: , 积分公式
12、2.26 试求氢原子波函数的(1)径向分布函数极大值的半径;(2)几率密度极大值半径;(3)节面半径。解:(1),即 , (2) 即, ,为极值而非极大值,应删去,故极大值为。 (3)使 得到:2.27画出氢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解: (1)节面:令,由,得, 由,得, , (2)极大值:, (3)作图:按算出不同值时的值,如下表所示(度)0180151653015039.2140.8451356012063.4116.6751059027021.6080.65000.3530.8750.8940.689010.8040.32500.1770.4380.4470.3450在xz平面上作图,所得
13、之图形如下图所示2.28画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在xy平面上的截面图。解:在xy平面上,(1)节面:(2)极大值:,(3)作图:按算出不同值时的值,如下表所示022.5337.54531567.5292.590270112.5247.5135225157.5202.518010.9240.7070.3830-0.383-0.707-0.9241在xoy平面上作图,所得之图形为相切于原点的两个圆,如下图所示x2.29 画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解:2.30求角动量的3个分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算符、。解: =,=,=在量子力学中,把动量算符化=, =, =,=,=。2.31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其角动
14、量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是否具有确定值?若有,求其值;若没有,求其平均值。解: 角动量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均没有确定值。2.32 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其角动量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是否具有确定值?若有,求其值;若没有,求其平均值。解:所以,角动量在x轴上有确定值,。 所以,角动量在y轴上无确定值。角动量在z轴上无确定值.2.33 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测量其角动量z分量,得什么结果?解:状态出现的几率均为,所以测量其角动量z分量,得不到确定值,得到和-的几率各位50%.2.34氢原子中处于的电子,测量其角动量z分量,得什么结果?解:无确定值,得到2和-2的几率各位50%.2.35氢原子中处于 (都是
15、归一化的)电子,其和L2有无确定值?若有,求其确定值;若没有,求其平均值。解:无确定值,其平均值为 有确定值,2.36 氢原子中,函数 (都是归一化的)所描述的状态,请给出其(1)能量的平均值(以R为单位),能量出现的几率;(2) 角动量的平均值(以为单位),角动量出现的几率;(3) 角动量z分量的平均值(以为单位),角动量z分量出现的几率。解:(1) 能量出现的几率:(2)角动量出现的几率为,由于是归一化的,所以 即角动量出现的几率为1.(3) 角动量z分量出现的几率为0。2.37氢原子中,函数 (都是归一化的)所描述的状态,请给出其(1) 能量的平均值(以R为单位),能量出现的几率;(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化学 郭用猷 第二 课后 习题 答案 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