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doc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借鉴是进步的阶梯,创新是发展的灵魂。1992年10月1日,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第一次来到苏州,对苏州的人杰地灵赞不绝口。当时没人能想到,就是这个短短的半天之行,悄然孕育了一颗两国政府合作的种子。次年5月,李光耀再次来到苏州考察,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苏州城东打造另一个“新加坡城”。这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苏州工业园区。26来,苏州工业园区已经从“借鉴”迈向“创新”,从洼田密布、阡陌纵横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新城。不断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坚持高起点、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努力构建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不断升级“园区经验”
2、为中国开发区发展打造了新标杆。本期就有关内容予以解析,供参阅。苏州工业园区概况园区简介: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古城以东,东临昆山,西靠古城区,南接吴中区,北枕阳澄湖,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0亿元,进出口总额1035.7亿美元,社会消费
3、品零售总额49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1万元。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三年(2016、2017、2018年)位列第一,并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入选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2018年)。区划沿革:1994年5月12日,将苏州市郊区的娄葑乡,吴县的跨塘、斜塘、唯亭、胜浦四个镇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2002年7月,将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东环路以西3个居委会划归平江区,东环路以西2个居委会划归沧浪区,2003年,将跨塘镇临湖村划归娄葑镇管辖。2004年9月30日,将吴中区甪直镇车
4、坊居委会和朝前、横港、李家、大仓、金园、鄂田、旺浜、华云、车渔9个村划归苏州市娄葑镇管辖。2012年末,撤销娄葑镇,以星湾等36个居委会区域设立娄葑街道,以斜塘等38个居委会区域设立斜塘街道;撤销唯亭镇,设立唯亭街道;撤销胜浦镇,设立胜浦街道。区划现况:苏州工业园区下辖8个街道(社工委):娄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胜浦街道、湖西社工委、湖东社工委、东沙湖社工委、月亮湾社工委。发展成就: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第一个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开了国际合作成片开发的先河。它虽无现成道途可循,但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在其自身发展的进程中,苏州工业园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在产业发展、科技
5、进步、金融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人才培育、体制创新等领域大胆探索,奋勇进取,创造了许多个令人瞩目的全国“唯一”和全国“第一”:2002年,园区创建全国第一个空陆联程快速通关模式;2007年,园区成为全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10年,园区成为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2年,中新两国政府确定园区为“中新社会管理合作试点区域”;2012年,园区成为首个国家级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2013年,园区试点建设全国首批智慧城市;2013年,园区成为全国首批“和谐劳动关系综合实验区”、首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
6、验,成为国内首个开展综合试验的地区。2016年起,苏州工业园区战略性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中心,布局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017年,园区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蝉联第1,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第5,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2018年,商务部向全国推广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11项举措,园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三连冠,入选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2020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出台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规划(2020-2035年),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明确了任务书、路线图、
7、进度表,5年内全社会科技投入不少于2000亿元,全方位推进世界一流园区建设,到2025年,基本具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功能和形态,主要创新指标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先进水平,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重要枢纽和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全面建成创新人才荟萃、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涌流、创新活力迸发、创新环境卓越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造这些成就,体现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苏州工业园区项目的高度重视,展现的则是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者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意志和风采。这些都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借鉴新加坡以及其他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作的创新举措。这些成果
8、充分体现出园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功能和职责,得到国家层面的充分肯定,并已开始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进行辐射和推广。苏州工业园区26年发展经验26年间,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和“唯一”,让苏州城外的一片水洼地成为如今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非凡园区”。坚持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行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新加坡经验持续不断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园区成功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美天鹅”的发展跨越。“园区经验”也通过园区这个改革开放的窗口走向四面八方,在中国大地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先行,产城融合。
9、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着眼于“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的定位,2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保持了城市规划建设的高水平和高标准。以绿为脉、以水为魂的园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精心设计的雨水搜集和排水系统,令园区成为一座没有内涝的城市。以“九通一平”为标准,建成发达的城市地下管网和高密度的城市路网,通过立体化多层次的交通枢纽与周边发达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实现无缝对接,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按照城市功能布局定位划分不同类别居住区、相配套的商业服务体系,形成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金鸡湖为核心展开,环金
10、鸡湖区域布局中央商务区,构成园区的城市级中心;围绕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布局商务、科教创新、旅游度假、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四大功能板块,形成“产城融合、区域一体”的城市发展架构。二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一方面,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GDP中的比重。设立了第一只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构建了以股权投资为龙头,政府、银行、创投、担保、保险五方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利用中外院校、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科研院所以及各类载体资源,推动“官产学研资介”系统创新,形成了校际、校企、院际、院企多方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产业保持30%以上的
11、速度增长,构建了良好的新兴产业生态圈。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成功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已初具规模,2018年分别实现产值780亿元、650亿元、250亿元,同比增长27%、30%、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新增中科院微电子所、自动化所、计算所、生物物理所4家科研院所落户,全球首个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大科学装置一期已建成使用,首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第三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累计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46家,累计培育3家科技部独角兽企业,集
12、聚科技企业超5000家。累计评审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近1500个,人才项目质量、规模快速提升,形成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链式效应。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8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引进科研院所40多家,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高校在园区设立研究机构或离岸创新基地,集聚新型研发机构近50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9件,平均每天产生发明专利18件。累计集聚众创空间达7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9家,孵化创新创业项目2000多个,获得市场化投融资约33亿元,总估值超百亿元。在波士顿、新加坡等地设立
13、一批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同时,积极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开创了政府有序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性投融资模式,为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功能辐射,研究推进开放创新综合改革,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金融开放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综保区贸易多元化等方面实现了改革突破。三是招商亲商,宜居宜业。第一,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苏州工业园区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和权力运行体系,不断创新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大部门机构改革,构建了大经济发展、大规划建设、大文化管理、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形成“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部门管市场、一个平台管信用、一张网络管服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工业园区 发展 经验 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