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导读PPT课件.ppt
《老舍作品导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舍作品导读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之老舍作品导读老舍作品导读 老舍生平 老 舍(1899年1966年)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老舍的创作轨迹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特别在长篇小说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老舍与茅盾、巴金一起,并称”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生活和风俗,又被看作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成为了北京文化的一个象征。1926-1929年:英国期间对”国民的劣根性”的探索,初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老张的哲学写中国的政治腐败,赵子曰写一位阿Q式的北京新式大学生,二马写”老马”马则仁、”小马”马威父子两代在伦敦经商和求学的故
2、事。老舍早期作品1931-1932年:回国初的新尝试,均遭失败。小坡的生日写新加坡华侨儿童小坡的生活,是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小说。而猫城记则是一部具有政治色彩的寓言式作品。老舍与京味小说的关系 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他最有特色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史象征,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老舍与京派小说的相近之处老舍和京派作家都格外重视为现代文明探索病源,习惯于用文化来分割不同阶层的人,作者在批判的同时,又试图以“道德审视”的角度对现代文明病的病
3、源进行了探讨。老舍和京派作家描写的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命运和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老舍与京派小说的不同之处老舍走的是俗文化的路子,正因为老舍的俗,由于他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语言,使他远离当时的新文艺腔,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成为了把乡土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一人。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系列“老派市民”形象系列:老马(二马),张大哥(离婚),牛老四(牛天赐传),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四世同堂)等。“新派市民”形象系列:主要有张天真(离婚),兰小山、丁约翰、祁瑞丰、冠招娣(四世同堂)等。“正派市民”(理想市
4、民)形象系列:主要有赵四(老张的哲学),赵景纯(赵子曰),李子荣(二马),丁二爷(离婚)等。“城市贫民”形象系列:洋车夫祥子、老马、妓女小福子(骆驼祥子),老巡警(我这一辈子),拳师沙子龙(断魂枪),洋车夫小崔、剃头匠孙七(四世同堂),艺人方宝庆(鼓书艺人)等。人物形象内涵 所谓人物形象内涵,是指作者描写这些人物的用意。老舍笔下的正派市民形象,其内涵则在于他们寄托着老舍的一种理想。是老舍在描绘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变迁与分裂的图景时,在对老派市民和新派市民都失望之后,仍然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结果,他希望这些”侠客兼实干家”的正派市民能为社会锄害,从而既使他的作品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舍 作品 导读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