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及处置对策.doc
《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及处置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及处置对策.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及处置对策2009年第6期(总第109期)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MofJilinPublicSecu6AcademyNo.6,2009December,No.109专题: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编者按: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经济犯罪.它并非一个法律术语,而是司法实务部门根据其侵害对象特征.对该类高发型经济犯罪进行归类概括的统称.所谓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涉及众多受害人.特别是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包括典型性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和类似因素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性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
2、公司股票等,本身具有受害人众多,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特点.类似因素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如合同犯罪,假币犯罪中的涉众性主要是该种类犯罪的集合侵犯了不特定的个体.且受害人众多.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与处置,不是简单的办案工作,而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复杂工作.有效控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高发态势并不是公安机关一个部门的责任.只有争取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及处置措施,才能保障本地区以至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有效维护经济安全.本专题的四篇文章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对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在侦查与处置涉众型经
3、济犯罪案件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策研究.以期对全国经侦部门防控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有所裨益.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及处置对策陈祥民,林中梁,梁建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ll0854)摘要:涉众型经济犯罪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了我国社会秩序的安定.涉众型经济犯罪在侵害不特定多数人财产权利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严重的不和谐因素.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具有显着的特点,在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除了在侦查阶段上要注意谋略和方法的运用外,在破案后,一定还要注重案件的合理
4、处置.关键词: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处置;对策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41(2009)06-0005-0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涉众型经济犯罪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之后,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明显高发,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态势.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有必要总结以往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在侦查与处置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策研究,以期为全国经侦部门更有效地防控涉众型经济犯罪提供有益的参考.尽管”涉众型经济犯罪”不是一个法定概念,但是,近年来已经为我国
5、刑事司法领域的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广为接受和使用.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和描述,最早始于2006年11月23日,在公收稿日期:20090930作者简介:陈祥民(1964一).男,山东日照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经济犯罪侦查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林中梁(1985一),男,吉林白山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07级经侦专业硕士研究生;梁建(1984一),男,辽宁大连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07级经侦专业硕士研究生.一,一安部召开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经侦局高峰副局长对涉众型经济犯罪进行了界定:”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涉及众多的受害人,特别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主要包括非法吸收
6、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经济犯罪活动.另外,在证券犯罪,合同诈骗犯罪,假币犯罪,农村经济犯罪活动中也有类似涉众因素存在.”同时,高峰副局长还在会上就公安机关就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方面采取的多种有效措施以及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四大特点作了精辟的阐释.值得注意的是.高峰副局长代表公安部在提出涉众型经济犯罪概念的同时,还列举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四种表现形式,目的在于强调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广泛性,并没有限定只有这四种表现形式.因此,在理论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只包括这四种犯罪案件,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另外,刑法修正案(七)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7、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相继出台后,探讨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再论及”传销型非法经营犯罪”显然已经明显不妥或错误.事实上,只要案件中存在涉众因素,均可视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一,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由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是基于某一类具有相同特点的犯罪案件进行归类而提出的概念,在整体上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一)案件涉及面宽,人广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往往涉及很宽的社会面,不仅涉及多个省(区),市,县,而且涉及外汇买卖,金融理财,出入境中介,养殖,林业,医疗保健,房地产,商贸,证券等行业;不仅涉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不特定群体,而且涉及
8、为数众多的自然人以至单位.这也是该类犯罪案件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如海南锦绣大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涉嫌合同诈骗案,共涉及全国3O个省,市,自治区,受骗群众达三千余人.(二)案件极具隐蔽性这一特点是就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作案方式及手段提出的.这类案件目前大有向职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作案人往往租用高档写字间,披着合法的外衣,甚至不惜重金巧取许多耀眼的光环.以进行某项重大项目开发或发展某个”宏伟”事业,实则实施犯罪行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如万里大造林案件中,陈相贵等号称”用5年时间投人100亿元,在长江以北14个省份造林1500万亩”,以此”宏伟蓝图”来诱骗群众.与此同时,万里公司还不惜重金给陈相贵买
9、荣誉,作虚假宣传仅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万里公司就支付赞助费81万元,使陈相贵获得6项荣誉,其中”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一项就支付赞助费25万元.此外.万里公司利用新闻报道形式或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相关部门领导人,名人效应进行虚假宣传,诱导大量群众投资认购林地,对公众形成误导.万里公司几年中共向四百多家媒体和”名人”支付广告宣传费,代言费等六千三百余万元.不仅如此.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网上非法经营外汇,网络传销等新型犯罪不断出现,作案手法不断翻新,作案人为了更巧妙地掩饰其犯罪行为,极尽狡猾之能事,使案件的隐蔽性越来越强.(三)案件危害后果严重由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不仅涉及受害
10、人数众多,而且涉案金额巨大.动辄几千万,几亿以至几十亿,几百亿元人民币.案件一旦发生,损失或者绝大多数损失往往无法挽回,民众血本无归后,难免会出现一些过激言行.有的开始上访,甚至串联,聚众闹事,围堵公路,铁路或冲击党政部门,更有甚者,受害群众被境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因此,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往往会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威胁或破坏.如辽宁”蚁力神天玺集团公司”合同诈骗案中,涉案蚂蚁养殖户近47万户,到2007年11月30日公司倒闭时竞有未返还保证金达1364L元人民币.仅2007年11月19Et至21Et三天内.每天都有数千名养殖户在沈阳蚁力神集团公司总部和省委等单
11、位的门前聚集,打砸蚁力神集团总部办公楼门窗并企图冲击省委机关.此后,辽宁其他各市也陆续发生了聚众上访事件.甚至还有一些养殖户封堵了铁路,阻塞城市道路等,事态十分严峻.如果不是辽宁省公安机关处置妥当,后果不堪设想.6二,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宏观对策总体说来,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在具体操作层面与一般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并没有多大差别.诸多论文中所探讨的侦查方法等也都较为常规.实际上,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与普通案件侦查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宏观运作,谋略运用等,而不是微观操作.因此,笔者主要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及范围广,人数众多,危害后果极为严重等特点,从宏观对策角度探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
12、侦查对策,为实战部门开展此类案件的侦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一)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下的部门联动机制涉众型经济犯罪在当前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实践证明,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工作,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因此,建立”党委,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共同防控”的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整治工作格局,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新格局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加强信息交流和案件移送等工作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保障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更适时,更精准,更有效.(二)抓重点与搞专项斗争相
13、结合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在全力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过程中.一方面,针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案件,要及时成立专案组.集中警力,全力攻坚,采取果断措施,综合运用各类侦查手段,千方百计地完成破案任务.将涉案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绳之以法.另一方面,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严重,群众反响强烈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经侦部门要部署开展有关的专项行动和集中行动.如过去打击传销的”鲁剑行动”,打击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的集中行动等.通过专案侦查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打击工作力度,形成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犯罪高发问题.(三)妥善”经营”案件,适时采取查缉行动经济犯罪案件与其他刑事犯罪案件相比较,在破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涉众型 经济犯罪 案件 侦查 处置 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