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试卷号1312闭卷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
《适用试卷号1312闭卷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试卷号1312闭卷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312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一、选择题3.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欧文等人的幼儿学校理论的传播和应用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欧文和(D)。D怀尔德斯平9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这是活动区之间的(A)。A界限性 1、学前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B )。 B. 学前教育措施1广义学前教育是指1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 D )。 D保育和教育2欧美发达国家刨制出指称学前教育的新名词是。( A )。 A. ECCE3学前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 B )。 B学前教育措施4学前教育内容是
2、学前教育活动中的“( B )”和“( )”的内容。 B保、教5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 C )中实施的学前教育。 C学前教育机构6我国社会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幼儿园、托风所、( D )。 D幼儿学校7学前教育学是以( B )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B学前教育现象8学前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是( C )的幼儿园教育学的于1861出版。 C福禄培尔9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 A )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A感官10.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具有的( B )的特征。 B奠基性11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
3、且是( A )链条的起点。 A教育12.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指的就是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 D )获益的性质。 D社会13.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于学前教育的( A )性质。 A准公共产品 14.确保学前教育供给充足、充分实现其公益性的根本保障是( D )。 D社会参与15.学前教育的历史性是指学前教育有随( C )的演变而产生、发展的特性。 C社会16.西周宫廷建立的宫廷学前教育机构是( C )。 C孺子室17.西周宫廷为年幼皇子配置的保教人员有( D )。 D慈母、保姆18. 1770年,在法国创设编织学校的是( C )。 C奥柏林 19.在法国推动托儿所运动兴起的是( C )。 C帕斯特莱
4、柯夏20.“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尧薄之恶风习于良善之轨范。”这是( A )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 A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学前教育目标2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是纲要中( B )领域教育的目标之一。 B语言22.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 D )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 D活动教育目标23.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 A )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A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4.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主要是( C )的目的任务。C幼儿德育25.安全原则是( A )的基本原则。
5、A幼儿体育26.动作与行为练习法是( A )的基本方法。 A幼儿体育27.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树立的( A )能引发幼儿的即时模仿。 A同伴榜样28.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是( B )的基本原则。 B幼儿智育29.情感体验性原则是( D )的基本原则D幼儿美育1提出替代强化的是( A )。 A班杜拉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 C )。 C快乐原则3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 D )。 D社会学习4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的机制是在于同化与顺化的( A )。 A失调5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有( D )。 D4个6以下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C )。
6、C游戏7“最近发展区”属于以下理论中的( A )。 A社会文化理论8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儿童看做是( B )。 B白板9以下哪一个不是托幼机构的特点?( D ) D教学目标的灵活性10.良好的师幼关系应该体现的是( A )。 A互主体性 11.以下哪一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 B ) B园本教研12.以下哪一个不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专业素养?( D ) D进行科研的能力13.( D )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立幼师。D陈鹤琴1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中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特点与需要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能力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及经验的支持,同时,又要给孩子提供主
7、动练习的机会。这一要求体现了一日生活活动组织的( D )。D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2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要求体现教学活动织的( D )。 D灵活性原则3( C )包括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发展水平。 C认知领域目标4.( B )是兼容“学习性”与“游戏性”,以“个别化”和“小组学习”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B区角活动5.( D )是指学前儿童能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D角色游戏6区角
8、活动区别于集体活动和自主游戏,因为它兼具( B )。 B学习性和游戏性7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 A )。 A操作区8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 D )。 D教育的物质资源9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 C )。 C科学区 1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C )。 C3小时11.教师在布置活动医域时,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A )。 A界限性12.幼儿园环境是指( D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13.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 A )。 A幼儿的身高 14.决定一个
9、班级擂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C )。 C活动室空间的大小15.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 B )。 B精神环境16.对一个人的影响最早也最持久的教育类型是( B )。 B家庭教育17.当今,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实施形式是是( A )。 A家庭学前教育18.个别方式的家园衔接最经常的交流方式是( A )。 A个别谈话 19最方便的个别交流方式是( A )。 A个别谈话 20.具有全员、全程、全方位之特征的教育类型是( C )。 C学校教育21.国外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研究始于( C )。 C20世纪70年代22.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 A )。 A皮亚杰
10、23.提倡“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的中国著名教育家是( A )。 A陶行知24.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要把儿童( D )的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 D.能力1. ( C)在1861 年出版的幼儿园教育学) ,标志着学前教育学独立。A. 夸美纽斯B. 杜威c.福禄培尔D. 蒙台梭利2. 学前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 B)。A. 教育手段B. 学前教育措施c. 保育设备D. 教育内容3.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 年建立在( A)。A. 武昌B. 长沙c. 汉口D. 上海4. 情感体验性原则是(D )的基本原则。A. 幼儿体育B. 幼儿智育c. 幼儿德育D. 幼儿美育5. 为进
11、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的是( A)。A. 杜威B. 福禄培尔c.蒙台梭利D.欧文6. 最近发展区属于以下理论中的( A)。A. 社会文化理论B.认知发展阶段理论c.社会生态系统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7. (D )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立幼师。A.陈嘉庚B. 熊希龄c.陶行知D. 陈鹤琴8. 以下哪一个不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专业素养? ( D)A. 儿童观B. 观察幼儿的能力c. 与家长交流的能力D. 进行科研的能力9. 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中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特点与需要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能力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及经验的支持,同时,又要给孩子提供主动练习的机会。这一要
12、求体现了一日生活活动组织的(D )。A. 保教结合原则B. 连续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c.全面管理与个别照顾相结合的原则D. 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10. 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C )。A. 操作区B.木工区c.科学区D. 积木区二、名词解释12.儿童观: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的总称。主要涉及两个问题:(1)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和权利;(2)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13.教育衔接: 教育衔接是指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1学前教育:
13、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章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3幼儿园:幼儿园是19世纪40年代在德国开始建立起来的,1903年在武昌创建的湖北幼稚园是我国幼儿园开始建立的标志。4家庭学前教育: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在这种形式韵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的实施场所主要是家庭,学前教育者则是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学前受教育者为学前教育者的子女,二者之间有
14、着血缘亲情关系,会对学前教育的效果产生特殊影响。1.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2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是建构良好的环境、改善不良的环境,以期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3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是指为幼儿各种活动的进行、维持与发展所需要提供的各种物品、器具与资料等。活动材料既包括投放在园区环境内的材料(大型活动设施、轮胎阵、攀爬架等),也包括投放在户内活动区中的材料。4行为情境理论:行为情境理论(behavior setting
15、 theory)的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5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由人类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79年提出,认为环境和个体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整个生态组织系统,具体说来整个生态系统可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小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6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按照台湾学者周淑惠的看法,所谓“全方位户外游戏场地”,是指以大型组合游戏结构为主体,兼容并蓄其他多样游戏区域及各种可移动性的活动材料,不仅满足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游戏场地
16、7教育衔接:教育衔接是指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8学前教育衔接:所谓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是指学前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教育的互相沟通;第二,学前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教育的有效合作;第三,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本章围绕这三方面内容讨论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问题。9社区:社区是由一定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地缘文化的、有秩序的、有感情的人群,进行一定
17、社会活动的地域空间。10杜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11.幼儿心理适应:心理适应是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当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12.幼儿能力适应:能力适应是指儿童具备进入小学之后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学习、交往等各项能力。包括学习上基本的听写能力、简单的背诵和复述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等学习能力;生活中基本的交往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在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问题:任务意识,能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13.幼小双向衔接:幼小衔接不是幼儿
18、园和小学之间单方面地靠拢的问题,而是小学、幼儿园及家庭都向儿童靠拢,都要考虑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11. 社会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在这种形式的学前教青中,学前教育者是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如幼儿教师、保青员等。12. 幼儿园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12.学前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
19、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1.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12. 幼儿园环境: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3. 幼儿能力适应: 能力适应是指儿童具备进入小学之后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学习、交往等各项能力。包括学习上基本的听写能力、简单的背诵和复述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等学习能力;生活中基本的交往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在老师提出问题时积
20、极思考问题;任务意识,能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三、简答题14.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答: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贵是: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参加业务学习和学前教育研究活动。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15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学前儿童发展是指0-6岁、7岁儿童的身心
21、发生的质的变化。学前儿童发展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1)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2)儿童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 (3)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4)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14.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策略有哪些?答: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有: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幼儿教师应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一个自我规划,反思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成就动机是幼儿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 15. 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答: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与环境:遗传决定论认为先天生物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环境决定论主张后天教育
22、等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 学前教育是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3) 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1谈谈你对学前教育任务的理解。答:学前教育作为一硕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关系着学龄前儿童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因此,学前教育具有保育和教育孩子、解放家庭劳动力的双重任务。 (1)学前教育肩负着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任务。首先,做好对学前儿童的保育工作。保育就是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保护、日常生活的照料。其次,对学前儿童开展初步的体、智、德
23、美等方面的教育,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2)学前教育承担解放家庭劳动力,为家长参加生产劳动提供便利条件的任务。2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答:(1)有助于了解、认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具有怎样的特点、幼儿教师需要怎样的素质、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遵循怎样的规律等,通过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将有助予我们澄清这些观念,认识学前教育形成比较合理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2)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学前教育学通过对学前教育现象、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学前教育规律,提出并验证解决问题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对学前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3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哪些特性?答:(1)学前教育的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适用 试卷 1312 闭卷 学前教育 原理 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