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蚌埠市双墩小学吴子友2019年8.31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我们所担任的六年级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从总体上看,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新学期中,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 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概况:新人教版部编本
2、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 “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2课丁香结、4课花之歌、8课灯光、25课好的故事; 安排“资料袋 ”3次,
3、分别在5课七律.长征、13课穷人、21课文言文二则。“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 “习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 除了这8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课少年闰土的后面。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积.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
4、安排了一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
5、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 “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
6、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 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 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全面了解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语文学习的问题 (1)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始
7、减弱,上语文课、课外阅读和进行语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书面语言问题较多; (3)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胆小,很少当众发言。 2、教师的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 学生的上述情况哪些是教师教学问题?哪些是学生个人问题? 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根据课程标准或者教参设定学习目标? 关注本地区毕业测评的动向,需要适当补充哪些教学内容? 经过最后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我打算帮助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达到什么程度? 初中的语文教学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过渡? 3、要注意做好小学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1)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一般比较短,知识点也不多,教师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
8、和浅层的理解; 而中学语文教材课文比较长,内容比较深,知识点也增多了,不仅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也各有难点和重点,知识点除有大量需要记忆以外,更侧重分析和理解、概括与抽象。学生面对教材的不同要求,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此外,有的出版社只编写了小学教材没有初中教材,初中学生用的其他版本的教材,客观上造成了小学中教材的衔接问题。 (2)小学教师一般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教师对要掌握的知识常常是反复讲、反复练,尽量保证每个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上都能过关; 到了中学,由于教材容量大,课时紧,教师讲课速度一般比较快,许多知识只能点到即止,不会针对每个学生都作细致的辅导,这就要求学生有自觉性,学会自主
9、学习。(3)我们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究竟要达到什么标准,具体要求是什么?中小学语文各阶段的教学重点又是什么?小学语文如何为初中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问题恐怕是衔接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我们提供了依据。 (4)朗读的重点在朗读的内容由课文延伸到各种读物; 默读的重点在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 略读和浏览的重点在于由初步学会,到熟练运用这两种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在其他信息渠道方面,要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5)重点在由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到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
10、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由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到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对于不同的文体,重点在于阅读范围的扩展,由叙事性作品及说明性文章,扩展到阅读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更注重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主体意识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关注阅读实践对学生的人文影响。 (6)倡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和健全的品格。 (7)识字学词始终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而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则要求掌握有一定体系的语文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不少学生进入初中以后,
11、暴露出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如,拼音不准确、笔顺错误、错别字多、病句不断等。究其原因,并非是低年级时基础知识没掌握好,而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教材中这方面的训练少了,教师也往往忽视了相关内容的指导和训练,致使学生出现 “回生”现象。对此,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达成本学段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努力为学生夯实基础,拾遗补缺,拼音、笔画、笔顺规则、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可偏废,要常抓不懈,不断强化。(8)做好学生升入初中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消除升入中学后学习语文的不适应感。六、教学策略: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
12、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4、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
13、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实行 “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5、每堂课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品位,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做好.清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
14、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 9.29.6 开学第一课 1、草原 2、丁香结 6 第2周 9.99.12 3、古诗词三首 4*、花之歌 习作:变形记 5 第3周 9.169.20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测试 5、七律.长征 6第4周 9.239.27 6、狼牙山五壮士 7、开国大曲 8*灯光 口语交际:演讲 6 第5周 9.299.30 习作:多彩的活动 语文园地 2 第6周 10.810.11 第二单元检测 9、竹节人 10、宇宙生命之谜 5 第7周 10.1410.18 11*故宫博物院 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 语文园地 6 第8周 10.2110.25 12、桥 13、穷人 1
15、4*在柏林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6 第9周 10.28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6 11.1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15、夏天里的成长 第10周 11.411.8 16、盼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6 第11周 11.1111.15 17、古诗三首 18、只有一个地球 19*三黑和土地 6 第12周 11.1811.22 20*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习作:学写倡议书 语文园地 6 第13周 11.2511.29 21、文言文二则 22、.光曲 23*京剧趣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6 第14周 12.212.6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 24、少年闰土
16、 6 第15周 12.912.13 25、好的故事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7*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 6 第16周 12.1612.20 习作:有你,真好 语文园地 综合复习 6 第17周 12.2312.27 综合复习 6 第18周 12.301.3 综合复习 5 第19周 1.61.10 综合复习 6 第20周 1.131.17 综合复习、期末检测 6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
17、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
18、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内容 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1.草原本课描写了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和草原人民热情迎客、盛情待客、深情话别的人情美。重点是朗读课文,领略草原的美好风光,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蒙汉情深”。21. 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带入情境。2. 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的深刻含义,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丁香结本课作者从形状、颜色、香味等方面描写了丁香的美好,以及丁香结幽怨和对丁香结的理解。重点是追随作者文字描述,感受作者热爱丁香结和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21. 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分析作者运用语言的手法,比如比喻。2.引导学生
19、读思考,学习作者感知情怀,体验生活乐趣。3.古诗词三首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自然景观。重点是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三首诗词的大意,读懂诗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读通、背诵这三首诗词,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1. 指导加深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自然美。2.引领学生走近古诗的意境中去,悟诗情、明诗理。4*.花之歌本课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了花的生存空间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和高尚的追求。1学生反复诵读,揣摩感悟。2.借助联想指导理解赏析。习作:变形记以草虫的村落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
20、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2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新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练习写一写。语文园地学习对比阅读,认识排比句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2指导学生用发现法和探究法来学习排比句、分号和古诗;用直观演示法来认识对比阅读的好处。课题草原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会心、摔跤”等词语。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
21、热爱之情。5.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8个生字,理解“绿毯、惊叹、回味”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具准备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