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设计毕业论文.doc
《重力坝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力坝设计毕业论文.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1基本资料11.1.流域概况11.2水文气象特征11.3地质条件21.4工程枢纽任务32枢纽布置42.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确定42.2坝址、坝型选择52.2.1坝址地形地质条件52.2.2选址、选型原则52.2.3亭子口坝址概况62.2.4李家嘴坝址概况72.2.5坝址比较82.3枢纽布置92.3.1布置原则:92.3.2枢纽的总体布置93洪水调节113.1基本资料113.1.1洪水过程线的确定113.1.2相关曲线图133.1.3确定天然设计洪峰流量和天然校核洪峰流量133.1.4确定下泄设计洪峰流量标准(p=0.2%)和下泄校核洪峰流量标(p=0.1%)143.2洪水调节基本原则14
2、3.2.1确定工程等别和级别143.2.2水库防洪要求143.2.3水库的运用方式143.3调洪演算153.3.1堰顶高程153.3.2设计水头153.3.3流量系数的确定153.3.4方案拟订163.3.5计算下泄流量163.3.6半图解法调洪演算174非溢流坝剖面设计224.1设计原则224.2剖面拟订要素224.2.1坝顶高程的拟订224.2.2坝顶宽度的拟订254.2.3坝坡的拟订264.2.4上、下游起坡点位置的确定264.2.5剖面设计264.3抗滑稳定分析与计算284.3.1分析的目的284.3.2滑动面的选择284.3.3对坝基面进行抗滑稳定计算294.4应力计算304.4.1
3、分析的目的304.4.2分析方法304.4.3 材料力学法的基本假设304.4.4荷载组合304.4.5应力计算305溢流坝段设计325.1泄水建筑物方案比较325.1.1布置原则325.1.2泄洪方案选择325.2溢流表孔布置325.3溢流坝剖面设计335.3.1顶部曲线335.3.2中间直线段的确定345.3.3反弧段355.4消能设计与计算355.4.1闸墩的设计365.4.2消能形式选择375.4.3消力池的水力计算385.4.4辅助消能工设计415.4.5消力池护坦的设计426细部构造设计426.1坝顶构造426.2廊道系统436.2.1基础灌浆廊道436.2.2检查排水廊道446.
4、2.3排水管446.3坝体分缝456.3.1横缝456.3.2纵缝456.3.3水平施工缝456.4坝体止水与排水456.4.1止水456.4.2坝体排水466.5基础处理466.5.1坝基开挖466.5.2固结灌浆476.5.3帷幕灌浆476.5.4坝基断层及破碎带处理486.6混凝土重力坝的分区48参 考 文 献502页1基本资料1.1.流域概况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陕西凤县东北的秦岭山脉,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四省(直辖市),干流全长1120km,落差有2300m,平均比降2.05,全流域面积为15.98万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嘉陵江水系发育,自上而下主要
5、支流有西汉水、白龙江、东江、西河、渠江、涪江等。嘉陵江流域大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中下段的盆地区,冬季温暖多雾,霜雪少见,上游段山区则冬季寒冷,霜雪较多,又多风暴,往往一雨成灾。春夏时节,流域内降雨自东向西移动,若遇季风弱而迟,则西部常形成春旱和初夏干旱天气。流域内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50%集中在79月。而且降雨在区域上分布上很不均匀,一般聚集在盆地边缘的降水大于盆地中部。中游南充至合川的年径流量为300400mm;下游合川至重庆为400500mm;而南充至苍溪为川中径流量深低值区,仅300mm;中游苍溪以上至广元的大滩场,由300mm递增到600mm。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
6、98.8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汛期干流水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5%83%,非汛期在11月到次年的4月,占17%25%。1.2水文气象特征坝址地区雨量丰沛,资料显示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95.8,多年平均流量598,相应多年平均径流量189亿,径流深309。多年平均气温16.6,多年平均风速1.9,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2,多年平均地面温度19.2,多年平均水温15.5 。坝址区河段平直开阔河谷呈浅U形,谷底宽200350,在正常蓄水位458高程处谷宽778856,左侧为主河槽,枯水位370371,水面宽170200水深1.54.5河床覆盖层最厚处约13.5,基岩顶板高程352.9364
7、 6。水库规划指标:水库正常蓄水位458,设计洪水位461.3,相应洪峰流量34500,校核洪水位463,相应洪峰流量37610,总库容40.67亿,防洪库容19.56亿,坝前淤沙高程373。表1-1 坝址各频率洪峰流量频率(P)%10.50.20.10.02洪峰流量(m3/s)28000308003250034700396001.3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 嘉陵江由北北西向南南东流经坝址区,流向170,河段平直开阔,呈浅“U”型河谷,谷底宽170350m,高程458m处谷宽778856m。河床左侧为主河槽,枯水位370371m、相应水面宽170200m、水深1.14.5m。河床覆盖层厚度一般6
8、10m,最厚处约13.5m,基岩顶板高程352.86364m。左岸山体宽厚,临江峰顶高程657.8m,岸坡中部高程480400m间为缓坡平台,平台宽150360m,长2500m,台面高程自上游至下游降低,斜坡段地形坡度2025。右岸山体临江峰顶高程550m,岸坡中分布两级缓坡平台,下级高程390410m,台地宽120150m,长大于500m,上级缓坡平台高程445460m,台地宽100120m,长约500m,斜坡段地形坡度1520。(2)地层岩性坝区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K1c)砂岩、粉砂岩、粘土岩,总厚度480m,为软硬相间不等厚的层状岩层。主要层位有K1c6-1、K1c4-2、K1c
9、3-2、K1c2-3、K1c2-1等5层,除K1c4-2层为长石石英砂岩结构较疏松,为软岩外,其余4层均为较坚硬的岩屑砂岩,其中河床坝基下K1c2-1层砂岩厚2328m。坝区第四系分布较广,主要为河流冲积与崩滑堆积。河床冲积砂砾石厚613.50m;左岸古滑体厚度一般2040m,最大厚度63m。(3)地质构造坝址处于九龙山背斜东南翼,岩层走向3060,微倾下游偏左岸,倾角15,未见断层。砂岩中两组陡倾角裂隙较发育,一组走向350360,倾向东或西,倾角7090;一组走向7590,倾向南或北,倾角7090。(4)水文地质坝址地下水按赋存介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孔隙裂隙水。地下水主要以井、泉形式排
10、泄于地表,流量较小,季节性变化大,砂岩层间裂隙水局部微具承压性,地下水水力联系差。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对砼均无侵蚀性。岩体透水性具有较明显的层状特征与不均一性,两岸砂岩中等透水;K1c4-2长石石英砂岩中强透水,粘土岩、粉砂岩和河床分布的砂岩为弱透水或微透水。(5)岩体风化与卸荷岩体风化受岩性和环境制约,不同部位表现不同的风化特点。河床及漫滩基本上是微风化带,厚度小于3m;谷坡地带全强风化带厚度多小于2.0m,弱风化带厚度328m;左岸崩滑体平台下伏基岩全强风化带 厚度小于1.0m,弱风化带约4m左右。岩体卸荷与岩性、微地貌相关。江边岩体卸荷水平宽度较小,卸荷水平宽度一般小于20m,最大可达3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力坝 设计 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