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doc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 风力发电场基础类指标1.1风力发电场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名称、单位编号、所属公司、所属省份、风电场所在地区分类、风场分类、额定容量、投产日期。1.2风力发电场主要设备情况,包括设计参数、电气系统主要设计参数、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设计参数、叶片、发电机、变流器、塔体等主要设计参数等。2 风力发电场主要经济技术类指标2.1自然特性指标2.1.1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 单位:m/s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2、2.1.2有效风时数是指在风电机组组轮毂高度(或接近)处测得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持续小时数的累计值。,单位:小时其中:T为有效风时数,为出现风速的小时数,为切入风速,为切出风速。为了便于比较,引入有效风时率的概念,用以描述有效风出现的频度。Kt=T/T0,T0为相应统计期的日历小时数有效风时数和有效风时率是反映风电场可利用风资源的重要数据。2.1.3 平均空气密度风电场所在处空气密度在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值。公式为:(km)其中:表示当地统计周期内的平均大气压,P;表示气体常数;表示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气温。平均空气密度反映了在相同风速下风功率密度的大小。2.1.4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
3、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 单位:摄氏度()式中: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统计周期内的第i次记录的温度值,。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单位:瓦平方米(W/m2)式中:Dwp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W/m2;n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kg/m3;统计周期内的第i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2.2 电量指标2.2.1 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在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组监控系统读取。风电场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单
4、位:kWh其中Ei为第i台风电机组的发电量,N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kWh)。购网电量购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与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单位:千瓦时(kWh)。等效利用小时数风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机组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发电量额定功率风电场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该场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风电场利用小时数风电场发电量风电场装机总容量2.2.5运行小时
5、数 风电机组的运行小时数是指风电机组统计周期内风电机组处于运行状态累计的运行时间。2.2.6维护小时数风电机组的维护小时数是指风电机组统计周期内风电机组因设备定期维护停运的累计停运时间。2.2.7故障小时数风电机组的故障小时数是指风电机组统计周期内风电机组因设备故障停运的累计停运时间。2.3能耗指标场用电量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除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的风电场生产、生活用电量,单位:千瓦时(kWh)。 2.3.2综合场用电量综合场用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生产、生活和各类损耗等用电量,单位:千瓦时(kWh)。 场用电率风电场场用变压器计量指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量(不包含基建、技改用电量)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力 发电 生产 统计 指标 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