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
《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海拔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本标段位于海拔为37004000m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自然条件恶劣,低气压、缺氧、高寒、干燥、强紫外线照射等,对施工人员的生理、心理健康与劳动能力将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本标段为鼠疫等传染病的自然疫源区。因此,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工作极为重要,只有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才能保证施工顺利完成。承包人将依据自治区、发包人相关规定的要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完善的组织形式,严密的保障措施,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贯彻执行国家与行业部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地方有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的规定与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与要求。针对高原地区缺氧、
2、低温、沿线为疫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高原病、职业病发生,防止传染病、地方病发生及流行,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1.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地劳动卫生与医疗保障系统的领导工作,切实做到领导到位,制度健全,措施得力。贯彻执行OHSMS18000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1.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1.3.1. 机构组成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保Pt领导小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见图。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框图,配备有医疗急根据发包人要求,施工现场设立医疗室及配备相关医疗设备救经验
3、的医生,满足日常医疗及急救服务。与距工地较近的医院签署友好协作联劳合作协议书,以便及时提供医疗与急救服务,为职工就医与施工生产提供保障。2 .3.2.主要职责ft府监司WA H!悭鼻2ULr腱生院口用惊检直打杵HTItwm n w *MT 率 1Ml.HAAr实hH朝l:*H *宽明IL例沾艮生坏鼻儿干卜I1.世曲出齐士叫叫网机.餐用道仲UHfllh忱此K软家臂也轲卑事中恰JH1Hl特需HKMiM业界UM技蝌品在企国享置业二为要景WWMRftfilE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图(1)建立健全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制度与操作规程。保证本项目职业劳动卫生保障投
4、入与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项目的劳动卫生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5)制定项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劳动卫生事故。1.4.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4.1. 劳动保护措施(1) 健全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规则。项目经理部对易产生职业危害的工点、工序、项目,如:混凝土拌与站、隧道施工现场、钻孔爆破、运输便道、冬季施工等重点项目列出重点检查内容与规定日期。(2) 对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普及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增强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发动班组、全体职工查隐患、堵漏洞、自觉遵纪守法,使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落实到班组与
5、工作岗位。(3) 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认真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根据劳动强度等级,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品与生活物资采购供应由专人负责,采购供应要严把质量关,注意审核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与“安全鉴定”等有关资料。严格按照国家劳动、卫生等有关规定,为劳务人员提供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宿条件。(4) 制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管理办法。根据施工需要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并按规定配发、穿戴与使用。对在使用中的劳动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做到有效防护,安全使用。建立防护用品收发台帐,指定专人管理,建立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登记卡(
6、册)。(5) 加强施工机械化程度,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6) 对隧道掌子面作业、混凝土拌与等经常接触粉尘作业的人员定期检查身体。(7) 对在高噪音环境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戴耳罩、防声头盔、耳塞、塞耳棉等。安排间隔施工的方法,确保劳动者的健康。(8) 严禁使用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从事本工程的施工作业。(9)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格健康检查,建立健康登记卡制度,实行定期(每半年一检)体检制度,严格禁止无体检登记或不适应高原环境者进入施工现场。(10) 严格预防鼠疫,施工单位进入工地后应与当地政府配合做好鼠疫的防治工作。建议组建医疗救治机构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监督体系。1.
7、4.2. 定期体检措施选拔适应高原环境的施工人员就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承包人将对所有上场人员进行严格体检,体检包括工前、工中、工后体检,并对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1.4.2.1. 施工前上场体检平原地区体检:在上场之前进行,对上场人员进行严格体检,根据禁忌症范围严格掌握准入标准,进行全面详细的健康体检,筛选合格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确定血象、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为健康监护指标。适应地区与工作地区体检:将分别在进入格尔木或拉萨一周后进行体检,主要就是对高原反应严重人员进行,重点就是心、肺功能与血象,以淘汰不适应在高原工作人员。1.4.2.2. 施工过程
8、中体检高原工作期间,统一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中体检,以尽早发现慢性高原病及地方病患者,弄清职业有害因素早期损害征象,并严密监测各种传染病,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对施工期间,发生严重高原反应不能坚持者,由医疗卫生防疫中心决定并组织后送,调回平原地区。每次施工过程中体检按健康监护要求认真记录,以完成全程动态监护。1.4.2.3. 工后体检施工结束后对返回低海拔地区人员进行工后体检,根据标准诊断慢性高原病及地方病患者,进行治疗及随访。工后体检按健康监护要求认真记录,以完成全程动态监护。1.4.3. 健康教育在进驻高原工地前,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开设进点职工健康教育课,以高原卫生防病知识健康
9、教育手册为培训教材并做到人手一册,使每个人都了解高原的地理、气候特点,高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熟悉高原病、传染病、地方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积极宣传防寒保暖、防紫外线与各项活动时的卫生要求,掌握适应性锻炼的方法,增强信心,克服恐惧心理。在进驻高原工地后,继续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进一步健康宣传教育,向广大施工人员宣传急性高原生理反应与急性高原病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要点,既要消除职工对急性高原病的恐惧心理,又要要求广大施工人员如实反映病情,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防止贻误病情。并加强对鼠疫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了解其危害性,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方法。加强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宣传,做好卫生防病工作。在施工
10、期间,通过适当的文体活动,缓解高原紧张情绪,疲劳、单调等对心理情绪的不良影响,做好心理卫生工作。1.4.4. 卫生学勘察在中标后,承包人将迅速组织专职人员进行现场卫生学勘察,收集本标段气象水文资料、传染病、地方病的流行分布等情况,对水质净化、预防控制疾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施工队伍进驻、选址提供科学依据。1.4.5. 进驻高原生理适应措施进入高原与重返高原人员,机体处于高寒缺氧环境需要有一个克服适应的过程,采取进驻高原生理适应措施,缓解高原反应,降低高原反应发病率,提高工作能力。1.4.5.1. 进驻高原前的准备建立人员习服中转基地。根据工作人员进驻工地要坚持阶梯升高原则,在格尔木、拉萨建立
11、后方基地,为人员习服做好食宿、适应性锻炼、医疗保健等项工作安排,保证大批人员安全顺利抵达施工点。对拟进场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与严格体检。做好物资准备工作。因高原气候变化较大,各类保暖、防护、急救药品、供氧器具应准备齐全。1.4.5.2. 进驻高原控制登高速度与高度,形成良好的习服适应方法,即合格的施工作业人员,每次进入拉日铁路建设前,先从低海拔进入较高海拔(格尔木),再进入高海拔(拉萨),从富氧地区进入次富氧区(格尔木),再进入低氧区(拉萨)的阶梯习服适应过程。据本标段实际情况,拟第一阶段在格尔木休息不少于3天,缓解疲劳。第二阶段从格尔木乘火车到达拉萨,在拉萨休整一周。习服高原环境,进行第二次体检
12、进驻施工地区,尽快熟悉高原生活、工作环境,提高体能耐力。适应性锻炼。在拉萨休整期间,进行适应性锻炼,前三天采取轻度体育活动,如早操、散步,三天后组织中等体育活动如慢跑等,防止大运动量及高速率运动,体育活动每天不超过2、5小时,由卫生人员监护,检查锻炼人员脉搏、血压、呼吸、体重。选择晴暖天气进驻工地。合理安排运输车辆,途中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途中适当休息,保障伙食供应。给予预防性药物如红景天等中成药,减轻高原反应。1.4.5.3. 进驻高原后适应性措施劳逸结合,防止过劳。上场初期,安排一周高原适应时间,不组织施工。一周后开始安排少量劳动,劳动强度遵循从轻度到中度逐步适应提高的原则,注意充分
13、休息,睡眠不少于9小时,坚持实行夜间查铺制度。防寒保暖,预防发病。注意营养补充。合理使用个人补氧器及其她吸氧器具,积极预防急慢性高原反应,缓解疲劳,恢复体力。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增强体能,提高劳动生产率。1.4.6. 劳动保护措施1.4.6.1. 劳动强度本标段海拔高,对施工人员劳动能力有较大影响。施工作业尽量采取机械化,体力劳动强度保持在中等强度以下。如必须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则缩短一次持续劳动时间,增加劳动休息的交替次数。1.4.6.2. 作息轮岗制定合理的劳动组织,原则上工作人员一次在高原连续作业时间不超过6个月,根据本标段施工组织方案,采取部分轮岗方式,保证施工人员每年至少在低海拔地区
14、休整3个月。寒季安排部分人员留守工地,必须配置医务人员。1.4.6.3. 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标准本标段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必须配备足够的御寒装备、护目镜、皮肤保护等劳保防护用品,性能标准见表。其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视施工需要配备齐全,选购时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未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劳动防护用品以部主管部门路用劳动防护用品许可证制度为准。表劳保用品配备标准表配备物品性能标准防寒服防寒性能符合GB/TB459-92中总保暖量6.0clo要求,质量符合LD61-94防寒帽、防寒手套材质选用动物反毛皮防寒鞋牛皮面,毛毡棉内衬护目镜符合GB/T3609
15、1-94中遮3好防晒油卫生理化指标符合GB/T13641-93,防晒因子20防冻防裂膏卫生理化指标符合GB/T13641-93,防裂性能符合TB/T2610-94中高效级要求两衣、雨靴个人氧气呼吸器1.4.6.4. 重视劳动保护,加强行政管理(1)劳保用品必须提前采购,配置充足,统一发放。(2)施工前与施工技术人员密切联系,使施工组织措施符合劳动卫生保障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严格按照劳动定额设计组织施工。在实际施工中,由综合管理部与物资设备部负责劳动卫生保障工作的监督与落实,必须强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施工顺利完成。1.4.6.5. 隧道洞内外供氧措施洞外设制氧站,洞内设氧吧,工
16、作面采取弥漫式供氧。(1)制氧系统空气经过过滤器净化后进入空气压缩机压缩,经过后冷器冷却后进入变压吸附制氧机,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氮气排除到室外,高浓度的氧气进入制氧机的储气罐。该种吸附式制氧工艺如图所示。气动式角阀图吸附式制氧工艺流程(2)供氧系统隧道制氧供氧系统由压氧系统及隧道氧吧车等部分组成,其流程见图氧压机灌充台制氧系统储气囊输氧机氧吧车图隧道端面供氧系统流程图(3)制氧供氧系统主要设备制氧供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原料气压缩机:压缩原料空气,为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提供气源;过冷器:冷却被压缩的原料空气;变压吸附制氧机:从冷却压缩原料空气中提取氧气;压氧机:将氧气加压便于用户灌充;灌充台
17、将氧气灌充入瓶;输氧机:为隧道氧吧车供氧;储气囊:调节氧气生产与氧气使用之间的平衡;弥散供氧装置:将氧气喷入隧道学子面形成氧雾;氧吧车:供隧道施工人员在工作之余休息时吸氧。氧吧每个氧吧长2m宽1、5m高2m,氧吧内装有12个输氧回路,配置有流量控制设备。另外相对设置10个座位,可同时供10人吸氧。内置照明、通风,确保明亮舒适。氧吧的四个轮子可使其在隧道内方便地移动。(5) 压氧系统压氧系统通过氧气压缩机将制氧系统制取的氧气灌充到呼吸器的钢瓶中。氧气压缩机的能力为30个/h(2升瓶)。(6) 呼吸器呼吸器由背架与供氧器组成,充气后总重2、5kg,可连续使用2-4h,轻便灵活,对作业没有影响。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拔 项目 职业 健康 安全 保障 措施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