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PPT课件.ppt
《道路建筑材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建筑材料PPT课件.ppt(2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建筑材料 中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教研室 郭艳坤 n课课 题题:建筑材料的基本内容及性质。n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方 n 法、要求及应要求。n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n 力学性质、加工性和耐久性等。绪绪 论论n课前介绍:n本课程是路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考试课程,本学期要求学习完教材内容,能熟练掌握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及试验课的实践内容。n成绩评定包括几方面:n1、平时考勤;n2、期末考试成绩;n3、试验操作完成情况。一、本课程的研究内容与任务一、本课程的研究内容与任务n(一)内容:n本课程中主要学习以下几种建筑材料:n1、
2、砂石材料 n(1)天然的 (1)块状石料:简称:石料n(2)人工轧制的 (2)料状石料:简称:集料n2、无机结合料及其制品n无机结合料:通常分为以下几种:n(1)石灰n(2)水泥n(3)石膏n无机结合料制品:(1)水泥混凝土n (2)半刚性路面材料n3、有机结合料及其混合料n有机结合料主要指沥青类材料n 如:石油沥青,煤沥青等。n有机结合料混合料:n (1)沥青混凝土n (2)沥青碎石等n (3)各种新型沥青混合料n4、高分子聚合物材料:n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n功能:主要用以改善软土地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n5、钢材和木材n钢材是桥梁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
3、土结构的重要材料。n木材较少直接用于修筑桥梁,目前主要用作混凝土工程的拱架和模板。n(二)课程学习任务:n 1、论述材料组成、结构、技术性质与它们之间的关系;n 2、论述材料的检验方法(举例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方法);n 3、利用测验评定其技术性质(举例水泥对初凝、终凝时间的要求及规范的规定)。n(三)课程学习目的:n 1、掌握各种材料的技术性能,包括:n 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质等;n 2、选择、鉴定材料n 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选择、沥青混合料对组成材料的选择及鉴别与评定;n 3、能正确使用材料(如石灰的消化、水泥应用贮存等)n二、建筑材料应
4、具备的工程性质二、建筑材料应具备的工程性质n1、力学性质n 各种强度指标及耐磨、抗变形指标。如,水泥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石料的磨耗度等。n2、物理性质n(1)物质指标:如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含水量n(2)温度稳定性:如沥青软化点、脆点等。n(3)水稳定性等:如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等。n3、化学性质n 各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如,水泥的各种成分与自然界之间的变化;沥青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n4、工艺性质混凝土的流动性n材料四个性质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材料四个性质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n三、建筑材料与路桥工程的关系三、建筑材料与路桥工程的关系
5、n1、材料是工程结构物的物质基础:其中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等级。n2、材料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密切关系 工程建筑材料占工程造价的60至70,甚至80,因此,如何合理地降低造价、节省开支,均与建筑材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n3、新材料与新结构、新工艺之间的关系四、道路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四、道路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n(一)检验方法:室内、室外及模拟试验方法。n(二)检验内容:包括四个方面n1、物理性质试验;n2、力学性质试验;n3、化学性质试验;n4、工艺性质试验。n(三)质量检验的标准化与技术标准n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
6、个等级。其中:n GB指国家标准n JTJ交通部门基本建设方面的规范n JC建材行业标准n SH石油化工行业标准n五、本课程的要求五、本课程的要求n本课程为考试课。n建筑材料课在本专业中的位置:是路桥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第一章第一章 砂石材料砂石材料n课题:石材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n教学目的:了解砂石材料的类别,石料的技术性质及其应用n重点难点:石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第一节第一节 砂石材料的技术性质砂石材料的技术性质n概述:n砂石材料按形状分类n 1)块状石料:简称石料 n 如块石、片石等;n 2)粒状石料:简称集料 集料又按大小分为:n 粗集料:如碎石、卵石n 细集料:如砂、石屑n砂石材料
7、按来源分类n 1)天然石料n 2)人工轧制的集料n 3)工业冶金矿渣n一、石料的技术性质一、石料的技术性质n1、物理性质:n 包括物理常数、吸水性和耐久性等。n1)物理常数n 真密度:是石料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用t 表示。n 则n因 固 n测定方法:李氏比重瓶法测定,将石料磨细至全部过0.25mm的筛孔,然后将其装入比重瓶中,利用已知比重的液体置换石料的体积。n毛体积密度n测定方法:用静水称量法,亦可用蜡封法测定。n孔隙率n2)吸水性:指石料在规定条件下吸水的能力。n(1)吸水率:202和大气压状态下,吸水质量的百分率。n(2)饱水率:真空条件下,吸水质量的百分率n饱水系
8、数当 sr90%时,抗冻性较差。n通常认为在常压下测定的吸水率,此时水分只充填部分孔隙,而当石料开口孔隙内部空气被排空时,水分几乎充满开口孔隙的全部体积。n3)耐久性:目前主要考虑抗冻性,常用抗冻性标号表示,试验通常采用直接冻融法。n n 试件在饱水状态下,在-15 时冻结4h后,放入20 5 水中融解4h,为一次冻融循环,如此反复直到规定次数为止。n2、力学性质、力学性质n1)单轴抗压强度 n试验条件要求:试件形状、尺寸、吸水饱和、加荷速度等。n2)磨耗性:指石料抵抗撞击、边缘剪力和磨擦等联合作用的性质。n洛杉矶式磨耗试验Y标准方法n5kg石料+12个5kg的钢球 磨500转n测定过2mm或
9、1.6mm(方筛)的筛余质量n狄法尔法磨耗试验 代用方法n用100块50-70mm的试件分两份,每份磨10000转。n两种方法相比较,显然洛杉矶法具有省时、省工,石料按一定规格组成等优点,故能全面反映石料的磨耗性。n3、化学性质、化学性质n按SiO2含量,将石料划分为n酸性岩 SiO265%n中性岩 52%=SiO2O65%n碱性岩 SiO252%n(2)石料的技术要求n 1、路用石料的技术分级:分4级n 级最坚强的岩石n 级坚强的岩石n 级中等坚强的岩石n 级较软的岩石n2、路用石料的技术标准。(一)道路用石料制品(一)道路用石料制品 1、高级铺砌用整齐块石:经精凿加工而成。、高级铺砌用整齐
10、块石:经精凿加工而成。2、路面铺砌用整齐块石:粗凿成的方块石或条石。、路面铺砌用整齐块石:粗凿成的方块石或条石。3、铺砌用不整齐块石:又称拳石,要求顶面为一平面,、铺砌用不整齐块石:又称拳石,要求顶面为一平面,底面与顶面基本平行。底面与顶面基本平行。4、锥形块石:又称大块石,用于路面底基层,是由片、锥形块石:又称大块石,用于路面底基层,是由片石进一步加工而得的粗打石料。石进一步加工而得的粗打石料。二、道路和桥涵用石料制品二、道路和桥涵用石料制品(二)桥梁建筑用主要石料制品1、片石:粗打石料,其形状不限制,但薄片者不得使用。2、块石:有两个较大的平行面3、方块石:在块石中选择形状比较整齐者稍加修
11、整。4、粗料石:表面凹凸不大于10mm,砌缝宽度小于20mm。5、细料石:表面凹凸不大于5mm,砌缝宽度小于15mm。6、镶面石:一般应选用较好的石料。课后小结:课后小结:天然砂石材料在地表分布广泛,物理、力学性质天然砂石材料在地表分布广泛,物理、力学性质好,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石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是本好,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石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是本次课的重点内容。次课的重点内容。三、集料的技术性质三、集料的技术性质n课题课题:细集粒的技术性质 n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细集料的各项技术性质及测定方法n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细集料的级配、表观密度及装填密度n工程上以粒径的大小为界,通常将集料
12、分粗集料及细集料;其中在沥青混合料中,以 2.36mm为界,在水泥混凝土中以5mm为界。n(一)细集料的技术性质n定义:在沥青混合料中,指粒径小于2.36mm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n 在水泥混凝土中,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n分类:n 1、天然砂:由岩石在自然条件下风化形成的。n天然砂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n (1)河砂:性质较好,多用。n (2)山砂:含泥量及有机杂质多。n (3)海砂:混有贝壳和盐分等有害杂质。n 2、人工砂:由岩石轧碎而成的颗粒,表面有棱角,较洁净,但价格较高,无特殊情况多不采用。n上述几种细集料中,一般工程上多使用河砂。n1、物理性质n集料的质量与体积的
13、关系见图所示:n图中:m_集料的总质量(g);nm0_集料中矿质实体质量(g);nms_集料中孔隙及空隙部分的质量(g);n V_集料的总体积(cm);nVs_集料中矿质实体的体积(cm);nVn_集料中闭口孔隙的体积(cm);nVi_集料中开口孔隙的体积(cm);nVv_集料中空隙的体积(cm);nV0_集料中孔隙的体积(cm);n2、级配n用筛分法筛分法测定砂的级配n标准筛:5 2.5 1.25 0.63 0.315 0.16mm(圆孔)n 4.75 2.36 1.18 .0.6.0.3 0.15mm(方孔)n筛分后,计算相关参数如下:n(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
14、M)的百分率,准确至0.1%。n(2)累计筛余百分率n(3)通过百分率n 振筛机n3、粗度n(水泥混凝土用砂)n(沥青路面及各种路面的基层、底层用砂)n砂的粗度分类n 为粗砂n 为中砂n 为细砂n课后小结:细集料主要指砂,它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混合料中,学生必须掌握好其各项技术指标、测定方法及技术标准,从而达到保证材料质量的目的。(二)粗集料的技术性质(二)粗集料的技术性质n课题课题:粗集粒的技术性质 n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粗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含义及测定、评价方法n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筛分试验n三、集料的技术性质n(二)粗集料的技术性质n1、物理性质:粗
15、集料内部结构特征与细集料的一致,故其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与细集料的一致,下列各符号的含义亦与细集料的相同。n1)物理常数n(1)表观密度n用吊篮法测定:n1、试样取料量由集料最大粒径确定n2、须做两次平行试验n3、平行试验容许误差为0.02g/m3n4、试样须浸水24hn(2)毛体积密度n(3)松方密度n堆积密度n振实密度用于水泥混凝土n捣实密度用于沥青混合料n(4)空隙率n2)级配n(1)筛分试验标准及取样量公称量大粒径(mm)方孔 75 63 37.5 31.5 26.5 19 16 9.5 4.75 圆孔 80 63 40 31.5 25 20 16 10 51 试样质量不少于(kg)
16、10 8542.52110.5n(2)筛分试样须备两份:水洗法(混凝土可省去水洗法)、干筛法n(3)必须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试验n(4)有关参数计算n通过0.075筛孔的集料含量n分计筛余百分率n累计筛余百分率碎石标准筛n通过百分率通过百分率n3)坚固性坚固性n 用用Na2SO4溶液干湿循环溶液干湿循环5次后,测定试样质量损失。次后,测定试样质量损失。n2、力学性质:、力学性质:压碎值、磨耗度、抗滑表层压碎值、磨耗度、抗滑表层三项指标三项指标n1)粗集料压碎值)粗集料压碎值n沥青路面:取试样:粒径沥青路面:取试样:粒径13.2mm16mm;质量质量 3kg;在;在n400kN的压力
17、下,持续加压的压力下,持续加压10min后,将试样过后,将试样过2.36mm筛,称其筛余质量。筛,称其筛余质量。压碎指标仪n混凝土路面:取试样:粒径10mm20mm;质量 2.5kg;在35min内加压至200kN,保持5s,将试样过2.5mm筛,称其筛余质量。n 压碎值计算公式如下:n式中:压碎值n m0试样总质量n m1试样筛余质量n2)粗集料磨光值n测定方法:先将试样磨光,再测定摆值,经换算后得磨光值PSVn要求:一级公路、高速公路 PSV42n 其它公路 PSV35n3)粗集料的冲击值AIVn测定方法:n将9.513.2mm的试样,分三层装入试模,用13.75kg的锤,自380mm处自
18、由落下,连续冲击 15次后,过2.36mm的筛,用下式计算冲击值AIV:n式中:AIV集料冲击值nm1试样过筛质量n m试样总质量n4)集料磨耗值AAVn测定方法:n用集料按一定的方法排列并固定,用磨耗仪磨500圈,用下式计算集料磨耗值:n式中:AAV集料的磨耗值;n m1 磨耗前试样总质量(g);nm2 磨耗后试样总质量(g);n 集料饱和面干密度(g/cm3)。n课后小结:粗集料主要指碎石,它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混合料中,学生必须掌握好其各项技术指标、测定方法及技术标准,从而达到保证材料质量的目的。第二节第二节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n课题课题: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19、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n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原理及设了解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计方法n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图解法及级配曲线的绘制图解法及级配曲线的绘制第二节第二节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n概述概述n矿质混合料颗粒级配应满足的基本要求:矿质混合料颗粒级配应满足的基本要求:n1、最小空隙率:、最小空隙率:即使不同粒径的各级矿质集料按一定即使不同粒径的各级矿质集料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后,应有最大密实度。的比例搭配后,应有最大密实度。n2、最大磨擦力:、最大磨擦力:各级矿质集料在进行比例搭配时,应各级矿质集料在进行比例搭配时,应使各级集料排列紧密,形成一个
20、多级空间骨架结构,使各级集料排列紧密,形成一个多级空间骨架结构,且具有最大的摩擦力。且具有最大的摩擦力。n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内容: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内容:n1、级配理论和级配范围的确定、级配理论和级配范围的确定n2、基本组成的设计方法、基本组成的设计方法n一、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一、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n(一)级配类型n先讲级配曲线n1、连续级配n 是采用标准筛对某一混合料进行筛分试验,所得级配曲线平顺圆滑,具有连续性。n2、间断级配n 是在矿质混合料中剔除其中一个分级或几个分级而形成的不连续的混合料。n(二)级配理论n最大密实度曲线理论Y连续级配n粒子干涉理论Y连续、间断级配n1、富勒理论n
21、2、泰波理论n 通常取 n=0.30.6n3、我国简化公式n 一般取i=0.70.8nx为级数 当d=D时,x=1n 当d=1/2D时,x=2n 当d=1/4D时,x=3n4、魏矛斯粒子干涉理论n二、级配曲线范围的绘制二、级配曲线范围的绘制n必须采用半对数坐标即横坐标用对数坐标n建立对数坐标的方法:n1、先求出各颗粒粒径的对数n2、求出各颗粒粒径间的对数间距 ,并计算出各颗粒对数间距的总和n3、求出间距系数Kn4、选定横坐标长度,各颗粒间距n5、计算出各颗粒粒径在横坐标上的位置n6、确定横坐标,以Pi为纵横坐标,即为对数坐标n7、建立好坐标后,画级配范围n三、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三、矿质混
22、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n 设计依据:各种集料的筛分结果n 按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即标准级配n1、试算法n因目前工程单位用的较多的是图解法,故试算法由学生自习。n2、图解法 n又称修正平衡面积法,是目前工程单位用的较多的一种方法。n步骤 绘制级配曲线图n 确定各种集料的用量比例:两线相叠、两线相接、两线相离。n 校核及调整n课后小结:矿质混合料级配的好坏,直接地影响着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因此学生必须掌握矿料的级配理论及设计方法。图解法是本次课的重点。n课题课题:无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 n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石灰、石膏等常用无机气硬胶凝了解石灰、石膏等常用无机气硬胶凝材料材料n重点难点
23、重点难点:石灰、石膏的技术性质和用途石灰、石膏的技术性质和用途第二章第二章 无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 n概述n定义:能够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从浆体变成坚硬的固体,并能把散粒或块块材料胶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材料,称为胶凝材料。n分类n1、按化学成分n有机胶凝材料:如沥青类、橡胶类等;n无机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水泥等。n2、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n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大气中硬化,并且只能在大气中保持一定的强度。如石灰、石膏。n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用在大气中,又能用在水中的胶凝材料。典型的代表是水泥。第一节 石灰n一、石灰的生产工艺概述n主要原料:石灰石,其主要化学成分CaCO3 MgCO3以
24、及杂质n生产过程:CaCO3在1000下加热生成 CaO和CO2n生石灰分类n1、优质生石灰:n洁白或带灰色,密度轻,一般8001000kg/m3n2、过火石灰:n水化速度慢,体积膨化,产生“崩裂”现象,过火石灰表面有裂缝或玻璃状的外壳,体积收缩明显,颜色呈灰黑色,密度大n3、欠火石灰:含有未烧透的内核,效率低,粘结力差,颜色呈深灰色。n二、石灰的熟化(消化)和硬化二、石灰的熟化(消化)和硬化n1、熟化过程nCaO+H2O Ca(OH)2+64.9KJ/moln熟化过程应注意加水量、安全、烧伤、烫伤等n2、有关陈伏的概念n石料熟化后,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放置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方可使用。这
25、个过程叫做陈伏。石灰陈伏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n3、加水量不同,将会得到不同的熟石灰n熟石灰粉:加水适量,消化不结团n石灰膏:加水量较多,熟石灰呈半固态。n石灰乳:加水量更多一些,熟石灰呈流态。n4、将生石灰磨细成生石灰粉,则可不必预先熟化、陈状,可直接使用,可节约场地,改善施工环境,但成本高,存期不能过长n石灰的硬化石灰的硬化n1、干燥硬化(结晶硬化)n石灰中水分不断挥发,形成熟石灰结晶。n在该过程中,石灰强度增长不明显。n2、碳化硬化nCa(OH)2+CO2+nH2O Ca CO3+(n+1)H2On该反应必须有水分存在时才能进行,且反应速度缓慢。n三、石灰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建筑材料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