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研发中心构架设置与职能及人才构成分析深度分析.docx
《上汽研发中心构架设置与职能及人才构成分析深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汽研发中心构架设置与职能及人才构成分析深度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汽研发中心构架设置与职能及人才构成分析深度分析关键词:汽车行业汽车一、架构设置重组南汽之后,上汽自主品牌正全速扩充自身研发能力。目前,上汽集团已拥有了位于上海、南京、韩国和英国四大研发中心,“大研发体系”雏形显现。同时,荣威和MG名爵在技术研发的统一平台已经搭建,未来两大自主品牌的新车型将在上汽统一规划下不断推出新品。上汽技术中心是上汽研发体系的核心,它是一个全方位、全面的研发机构,既有汽车造型的开发,又有底盘的开发;既有平台开发,也有集成开发。可以说,这是一个集整车集成和子系统设计开发为一体的研发主体。上汽上海研发中心、南京技术中心、上汽英国研发中心、韩国双龙研发中心、泛亚合资企业的研发中
2、心、配套零部件研发中心和大学产学研相辅相成,恰是一个“卫星状”的布局。为了自主品牌车型开发需要,上汽研发中心不断提升规模。在上海,随着2007年底上汽技术中心一期工程新址落成,1000余名研发人员集中办公,一期工程新址投资超过7亿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具备整车开发和动力总成开发能力;同时,在英国的海外技术中心的工程师达到300多位,多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外籍开发人员;韩国双龙的研发中心有800多名工程人员;而刚刚整合的南汽名爵开发人员有200多人。四个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总数达到2000多人。图表1、上汽研发中心构构设置(资料来源:上汽集团)注:泛亚技术中心为合资企业附属上海研发基地总部目前,四
3、大研发基地的管理实现一体化,分工有所侧重,以上海为中心。上海中心负责新车型的研发工作,南京中心负责现有车型的研发工作。英国中心将主要负责上汽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改造尤其是欧洲化的改造工作。韩国双龙研究中心则更多承担SUV方面的研发工作。在最尖端的发动机研发方面,目前上汽研发中心已经在开发1.3L至1.8L、2.0L至2.5L、3.0L至3.6LV6多款发动机。二、职能1、上海研发中心职能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分支机构,是国家五部委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迁建安亭的上海汽车研究中心总部具备整车开发能力和动力总成开发能力。其中整车开发包括设计、内饰、外饰、车身、电子电器、空调
4、底盘和整车集成。动力总成则主要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作为上海汽车自主品牌车型的主要研发基地,该中心目前承担荣威750,内部代号为IP21等产品在内的30款自主品牌的车型,5大项目平台,和多款全新高性能发动机,部分变速箱的开发工作。现已建成国内较为完善的研发管理流程体系与平台管理体系,其中包括,工程支持体系、财务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上海汽车技术中心现有员工近千人,预计到2010年上海本部2000人,2012年上海本部3000人。技术中心围绕“自主创新”和“国际化运作”两个主题聚集来自中、英、意、韩等多国的技术研究人才,建立一支富于创新精神并善于合作的国际化优秀工程师团队。上海汽
5、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中心(安亭)第一期工程落成,表明上汽集团研发能力已经从核心零部件研发扩展到整车开发及测试的体系研发能力。图表2、上海汽车研发中心职能构成部门构成职能业务整车开发设计、内饰、外饰、车身、电子电器、空调、底盘和整车集成。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当前任务承担荣威750,内部代号为IP21等产品在内的30款自主品牌的车型,5大项目平台,和多款全新高性能发动机,部分变速箱的开发工作体系构成工程支持体系、财务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资料来源:上汽集团)注:上海研发中心指新建基地不含泛亚技术中心2、南京研发中心职能(即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收购的南汽研究院)南京汽车集团
6、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简称南汽研究院)前身为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997年被江苏省政府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6年6月1日南汽研究院成立后,进一步明确了她是集团公司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品牌研发的核心平台;是集团公司负责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基础技术的研究机构,是集团公司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构成南汽研究院设两个管理部门:综合事务部和科技事务部;五个业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动力总成研发中心、汽车电子工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品工程中心;并设有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一体化工作站、江苏大学南汽研究生创新基地。现有人员近400人,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40余名,近百名高级专家
7、图表3、南京研发中心架构(资料来源:上汽集团)南汽研究院现有近2亿元固定资产,拥有从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引进的国内一流的发动机性能及排放检测设备,包括在建的国内一流的整车排放室、产品造型设计室以及从英国罗孚公司购置的大量研发设备等。产品研发中心以名爵(MG)下一代4个整车平台研发为重点;以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及车身3D设计为基础;全面掌握整车开发的系统集成技术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技术;在车身结构分析、汽车主被动安全性以及整车NVH等CAE仿真技术方面开展深度研究。现有市场经营部及体系建设部、造型开发部、产品企划部、车身开发部、车型开发部、工程分析部,共七个部门。已具备从汽车造型创意、造型设计
8、模型制作、A面设计、车身及底盘设计、工程分析(CAE)能力。造型设计团队由有多年国际整车公司造型设计工作背景的外籍高端人才带领,该团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具备商用车、轿车全系列的造型设计、模型制作及A面设计能力;CAE团队拥有一流的CAE分析软硬件设施,由具多年汽车行业工程分析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已成功进行了多款车车身强度、刚度及模态等,为整车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整车设计团队具备多年的车身设计经验,从白车身设计到内外饰设计以及仪表板等,其设计能力已达一流水平,成功开发过多款轻、中、重型卡车、轿车、商务车。主要业务:包括整车产品(包括轿车和商用车)及其分系统的造型创意、造型设计、整车结构设计以
9、及工程分析(CAE)等。动力总成研发中心动力总成研发中心是集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于一体的科研机构,拥有150KW交流电力测功机、电涡流测功机、定容和直采发动机排放分析系统、底盘测功机和汽、柴油车排放测试系统等众多先进检测设备,可承担220KW以下发动机性能和排放检测、440KW以下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检测。是国家环保总局认定的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是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授权的发动机质量检验单位。主要业务1)检测项目汽车及发动机排放检测车用汽油机、柴油机及新型代用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检测2)技术开发及服务汽油机、柴油机及新型代用燃料发动机的开发、技术咨询发动机排放研究、
10、技术咨询汽车电子工程中心汽车电子工程中心(南京天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南京汽车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汽车电子系统的产品设计、开发、制造、服务,产品系列有CA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数字仪表、导航仪、车辆调度控制系统等,公司拥有多项汽车电子专利。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拥有天线与微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电子303计量站,EMC实验室,综合环境试验中心,微电子中心,柔性加工中心等优势资源,是国内电子行业优势企业,股东方南汽集团拥有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名爵轿车、跃进卡车,依维柯客车、菲亚特轿车、专用车等整车平台,为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
11、源和平台资源。主要业务为三大块:1、总线控制系统:主要是对主机厂的新车型的研发或传统系统的改进,与主机厂的研发同步。2、综合导航系统:主机厂的前装市场。PDA导航仪主要是后装市场。3、车辆管理调度管理系统和终端:主要是物流和车辆多需要综合管理的单位。产品检测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国家试验室)是以汽车产品试验和研究为重点,集汽车整车、零部件、工程材料于一体的科研检测机构,专业门类齐全。产品检测中心拥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先进的检测装备。共有测试工程师和测试人员120人,是国家实验室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本中心下设市场经营部、整车研究所、零部件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非金属材料研究
12、所五个部门,拥有设备700余台套,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实验室严格按照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试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进行运行管理,开展各类检测业务。主要业务可按照GB/T、QC/T及客户要求完成汽车整车性能、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试验以及密封、制动、排放、空调、除霜除雾等专项检测可按照GB/T、QC/T及客户要求完成传动、制动、转向、悬挂、车身及附件、汽车电器等零部件的检试验、产品认可、新品研发可按照GB/T、QC/T及客户要求完成金属材料产品工程中心以工程样车试制、非标设备的研发为重点。可承接汽车制造工艺装备、汽车综合测试系统及各类铸造模具、焊装夹具的设计制造;承担工业环保工程及相
13、关处理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施工;是机电产品、汽车装备的试制基地。产品工程中心下设综合办公室、技术开发部、非标设计部、产品试制部四个部门。拥有先进的系列三维设计及分析软件、五轴加工中心、快速成型机、真空注塑机、电脉冲加工中心、多种型号数控加工中心及数控车削加工中心等高精度加工设备及三坐标测量设备,并具有完整的多型号常规加工设备,是机电产品、汽车装备的试制基地。主要业务产品工程中心主要从事工程样车试制及非标装备的开发工作,并长期致力于汽车制造工艺与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工厂设计、工艺规划、技术改造及非标装备的设计能力;可承接汽车制造工艺装备、检试验专用设备及各类铸造模具、焊装夹具及检具的设计制造;承
14、担工业环保工程及相关处理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施工任务;承接各类机械零件加工和制造,具有快速试制和快速模具的能力。在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产学研一体化项目CVT项目针对本公司的轿车产品,进行无级变速器(CVT)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无级自动变速与汽车匹配规律、电控模块集成化设计及工程化软件开发、CVT样机集成、CVT样机的台架性能试验、整车匹配、性能、适应性试验等工作,获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VT关键技术及专利,并准备产业化。混合动力项目为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挑战,经过对各种新燃料、新能源和新动力的探索,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选择之一。开展混合动力方面的研究和开
15、发,既有前瞻性,又有迫切性,必将极大地影响未来几年汽车市场的走向。工作站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目前其中的两位研究生来自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工作站正开展MG3系列混合动力轿车的方案设计、计算机建模仿真分析等工作。3、英国研发中心职能英国技术中心是上海汽车提升研发实力的重要举措,其继承于MG罗孚的世界顶级研发能量,将在上海汽车的创新重塑中再现辉煌。目前,英国技术中心共有工程师200名,其中150名是欧洲籍的工程师,另外50名是国内的工程师。在150名的欧洲籍工程师中,有80是原MG罗孚的开发人员,另外20来自于国际一流的零配件供应商。有20年汽车设计工作经验、曾首席领衔Mini、Rover75、Lot
16、usEliseS2、LotusM250等名车设计的林德瑞(DavidLindley)先生对其领导的这个团队非常自豪:“我们的团队平均行业经验在20年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有实力与经验的团队。比如原罗孚的工程师们,大多数都经历过与本田的合作,在那里增强了对生产中质量稳定性控制的理解;通过与宝马的合作,在设计工艺、技术方法等方面融汇了更多先进的思想;再加上罗孚自身近百年的历史积累,尤其是在汽车动力性与操控性方面的固有优势,可以说这些工程师都是欧洲第一流的。”英国技术中心与上海汽车工程院中国本部在产品开发上有着紧密的合作以及合理的分工。荣威750的诞生即凝聚着英国技术中心的创新智慧(当时是RICARDO
17、2010),其工程队伍到上海和上海汽车工程院的团队一起开发荣威750和系列的发动机,加速了荣威750和系列发动机的建设和二次开发。英国技术中心还协助上海汽车进行后续新产品(汽车和动力总成)的概念开发,协同上海汽车的中国团队和韩国团队一起对后续产品进行创新开发。几乎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上海汽车所有新产品的战略规划和开发工作。有已经发布的荣威750系列车型的发动机,还有没有发布的后续的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同时,英国技术中心还是国际汽车技术的窗口,是上海汽车与国际技术接轨的桥梁,同时也是人才培训的基地,每年为上海汽车培训员工50多人次。传承经典的精髓,切实演绎“世界为我所用”的志愿,英国技术中心在过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汽 研发 中心 构架 设置 职能 人才 构成 分析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