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二一一年十月十一日目 录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1(一)专业建设背景1(二)专业建设基础2(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3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3(一)专业发展目标3(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4(三)人才培养具体目标4三、专业建设内容5(一)构建以素养养成为根本、以能力形成为核心,以学有所长为特色的“全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5(二)构建“素质为先导,能力为核心”的结构化课程体系6(三)打造“双师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8(四)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8(五)开展以职业为切入点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10(六)依托襄阳市第一职业教育联盟,完善地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体系11
2、七)依据职业标准设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多证换一证”12(八)发挥襄阳市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作用,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12四、改革举措13(一)深化校园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13(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13(三)校、园、师多方共建,加强“双师”队伍建设14(四)校园合作创新教学质量多元评价机制14(五)服务襄阳幼教行业,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14(六)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制15(七)校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15五、项目实施保障15六、绩效考核目标16七、专业建设预算17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学前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
3、础”。学前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亿万学前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各项社会事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推进和谐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政策环境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缓解学前儿童入学压力,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学前教育作为当前及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
4、展的重点被首先提出。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这些都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学前教育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2地区需求据襄阳市教育局统计显示,目前,全市3-5岁幼儿约为19万人,全市达到或基本达到办园标准的幼儿园共有455所(含已获审批登记的322所和正在办理审批手续的133所),其中民办幼儿园380所;全市学前一年毛入学率为85%,三年毛入学率近50%,在园幼儿有10.77万人,有幼儿园教职工4315人,生师比为17.32:1,远远高于国家和省规定的10:1的比例。根据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
5、3年全市基本普及幼儿教育,教师缺口在1万人以上。且现有幼儿园专任教师中超过50%的没有接受过正规幼儿师范教育,其素质不符合幼儿保教工作的要求,需要进行正规的培训。3专业历史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是由原襄樊市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发展而来的,有着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有着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素质全面的幼儿教师队伍,多年来为襄阳乃至全省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幼儿教师,成为襄阳幼儿教师的摇篮。2000年学院正式组建以后,学前教育专业一直作为学院重点专业进行建设,学前教育专业也因此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立足襄阳、辐射周边、面向全省开展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成为地区幼教师资培养
6、和培训中心。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主动融入并服务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在襄阳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专业建设基础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学前教育专业与襄阳多所幼儿园开展校园合作,满足不同层级幼儿园对教师的不同需求,逐步形成了“合格+特长”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鹏智教育机构签订了“鹏智订单班”培养协议,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实现了教师互换(幼儿园教师完成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专业教师到幼儿园顶岗实践)和学生“双重管理”,教学效果好,学生就业率达100%。2“学训互动”能力训练体系效果凸现幼儿园与专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项目,学生的实训由园领导组织专家
7、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经过学生教学反思、小组评析、教师反馈与点评、学生实践等环节,形成“学习、思考实践评析(自我和他人)再实践再评析”的过程,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剖析,同时对他人评析进行内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实践。幼儿园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的实践,使学生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形成。3结构较为合理的双师教学团队初步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建成了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拥有专业教师25人。其中15名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名,讲师8名,助讲2名,学院“131”院级名师1名;6人具备研究生学历。聘请的10名兼职专业教师均为来自幼儿园一线的教学副园长,主要承
8、担实践教学的任务与考核评价工作。总体上看,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科与学源结构比较合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4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专业现已建成两个校内实训中心(音乐实训中心和蒙氏实训中心)。建成1个多功能演播厅、1个MIDI制作室,另有形体练功房3个、琴房98间、钢琴100架、数码钢琴24台、蒙台梭利实训室1间、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4个(每个实训室配有60台电脑)、美工技能实训室、音乐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若干个,为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我们本着“协作、共建、互助、双赢”的原则,与市区各大公、私立幼儿园开展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目前已建
9、立校外实训基地(幼儿园)15家。5社会服务增强了专业的影响力襄阳市教育局将襄阳市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依托本专业设在我院,几年来完成了襄阳市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共培训幼儿园教师1000余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根据幼儿园的需要还为幼儿园开发新课程(游戏)11项,为4家幼儿园设计教学环境、教学场景等,为幼儿园提升自身实力提供了智力支撑。6行业参与,逐步优化课程体系襄阳市幼教协会专家、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学院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基于幼儿教师工作过程与能力、素质培养要求,构建了由人文工具课程、专业课程、任选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人文工具课程、任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
10、的通识能力、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综合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2010年建成了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2011年建成了6门院级精品课程,逐步实现精品课程向精品课堂的转化。(三)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1.实践教学模式还需要完善,实践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疏理和系统化,实践教学条件尚需进一步改善,专业“理论+实践”B类课程教学与幼儿园教学活动实际对接性还有待加强。2.教师为幼儿园开发高端教学项目能力不足,在引领地方幼教发展上层次、上水平方面还有欠缺。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 专业发展目标1.创新幼教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既适应幼儿教育需要,又满足不同类型学
11、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面向鄂西北,重点面向襄阳各县、市、城区及农村幼儿园培养素养高、技能强、专长突出的幼教专门人才;2.紧盯幼儿教育前沿,关注本地幼儿教育实际,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力度,校园合作,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持续开发优质特色课程和校本教材;3.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校、园合作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熟悉幼教理论、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能进行课程和项目开发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同时为本地幼教行业培养一批业务拔尖的幼儿教师;4.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现有紧密型合作基地中选取城区和农村有代表性的4所幼儿园重点建设,逐步使之成为在本地区具有标杆、示范、带动作用的幼儿园,
12、在中职、高职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5.建设鄂西北学前教育资源库,为襄阳城乡幼儿园搭建教育资源平台。6.依托襄阳市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以“学生轮训、实习与幼儿园在职教师岗位置换”为主要形式,在5年内完成全市幼儿园在岗教师的专业轮训,年培训达7500人日以上;7.有效进行五年一贯制和中职升高职招生制度改革,丰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类型,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持续发展,在校生稳定在600人以上;8.以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项目开发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科学研究,以新项目的研究、推广引领地方幼教行业发展,带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把专业建设成为鄂西北学前教育新项目研发、推广的基地。(二)人才培养总体目
13、标面向学前教育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较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与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幼儿班级管理、幼儿教育评价、艺术教育技能(弹、唱、说、跳、画、做)等专项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实践创新能力,能在学前教育行业第一线从事教育教学、保育、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三)人才培养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开展学前儿童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教育等学科教学法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发展和儿童行为塑造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学前儿童卫生、保健与护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应用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
14、2能力目标具备读写能力、普通话表达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等基本能力;具备弹唱、舞蹈创编、绘画、讲演、保教、幼儿心理健康与行为指导等技能,具有观察儿童、指导儿童发展的能力,营造和创设支持性教育环境的能力,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设计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幼儿游戏活动组织能力,初步的教育反思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态度目标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对儿童有亲和力;身心健康,乐观向上,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热爱生活,行为规范,能够为人师表。三、专业建设内容(一)构建以素养养成为根本、以能力形成为核心,以学有所长为特色的“全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园共管”
15、的校园合作共同体,夯实专业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发现、分析、解决幼儿问题的教育能力,并在口头言语表达、书面言语表达、沟通协调、有效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与设计、班级管理、教育评价、艺术教育等方面学有所长,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学习过程,同时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整个流程,使其呈现出实践内容全程化、实践场所多元化、实践方式多样化、实践导师多个化的特点,最终实现“教学实践时间”与“教学实践内涵”的“双全程化”。“准教师们”在幼儿园里不再是一个“观察者”或“听做者”,而是真正从事大量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实践者”,从而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学生行为
16、学习方式实践内容教育观察-课程实践-现场见习-仿真演练-顶岗实习榜样学习-动机学习-完形学习-同化学习-发现学习认真感知-积极体验-力求顿悟-孜孜同化-热情践行学前教育职场全程化的实践思维:表征-编码-同化-演绎全程化的时间性时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1.襄阳市第一职业教育联盟(我院为盟主)、幼教协会、幼儿园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制 以政府为主导,学前教育专业、襄阳市第一职业教育联盟中职教师、襄阳幼教协会、幼儿园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襄阳地区的幼教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行业调研,幼教协会、幼儿园的全程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人才需求规格高度吻
17、合,课程内容与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直接对接,中职与高职课程有效衔接。2专业、幼教协会、幼儿园共同完成全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发围绕全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共同完成基于幼教教师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开发,包括一条主线(职业能力培养)和四大模块(课程内的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细分为幼儿艺术教育、英语教育、幼儿园管理、亲子教育四个方向、十项技能(具体的技能项目分普通话、英语应用、计算机应用、钢琴演奏、舞蹈创编、亲子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环境设计与布置、故事讲演、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展、幼儿心理健康与行为指导等),确保学生学前教师职业技能、素养和专长的养成,使学生在拥有毕业证和“
18、学前教师资格证”双证书的同时,拥有“职前教师专业技能等级证书”。3专业、幼儿园共同实施分层教学第一,精选常规课程内容的4大方面的专业模块,保证人才培养中“合格”目标的实现;第二,结合当前襄阳公办园和私立园对蒙氏教育、分享阅读、艺术教育、英语教育等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及农村幼儿园的特点,设定特色选修专业课程模块,保证人才培养中“特长”目标的实现。(二)构建“素质为先导,能力为核心”的结构化课程体系1形成人才培养目标递进式的模块课程在课程目标上,一至三学期,通过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职业指导等通识课程,开设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教师口语、学前卫生保健等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现代幼教发展,
19、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掌握必需的专业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第四学期,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和巩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与发展优势,按照幼儿艺术教育(美术、音乐、舞蹈)、英语教育、幼儿园管理、亲子教育四个专业方向课程,强化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培养,满足幼教行业“一专多能”的人才需求。第五学期结合当前襄阳高端幼儿园的需求,增设“幼儿早期教育”、“婴儿教养与卫生保健”、“营养配餐与家政服务”等多个选修课程,让学生掌握多元的学前教育理念和职业能力。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开展顶岗实习,通过教育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2校园合作开发实训课程与襄阳市直机关第一幼儿园、襄阳市粮食幼儿园、襄阳市
20、商业第二幼儿园、鹏智教育机构等幼儿园合作开发蒙台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英语口语训练、幼儿童话创编与讲演、儿童膳食与营养、亲子教育、幼儿行为塑造等课程,并与以上幼儿园共同完成课程建设任务。3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校园合作,在已有1门国家级、6门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在实现精品课程向精品课堂的转化的同时,新增1门省级、5门院级精品课程。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课程负责人完成时间省级精品课程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陈学敏2013年校级精品课程奥尔夫音乐张祖清2012年幼儿教师口语张 越2013年幼儿行为塑造王 燕2012年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周霞、彭澎、王卡兰2012年英语口语训练储珊珊2013年4与幼儿园合作开
21、发特色教材与襄阳市木马蒙台幼儿园、襄阳轴承集团幼儿园等合作,共同开发钢琴即兴伴奏、教玩具制作、幼儿教师口语、儿童文学、舞蹈、幼儿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程等教材。指导、协助合作幼儿园开发特色园本课程,编写配套教材。5完善技能课程资源库技能课程资源库主要包括“三讲、三艺、三做”类资源包。“三讲”是指“说课”、“讲课”与“讲故事”、收集经典儿歌300首、绕口令200个、故事500个。“三做”包括“课件制作”、“美工制作”、“玩教具制作”,收集幼儿园各科教学课件200个、简笔画作品250幅、玩教具制作100个。“三艺”包括“弹”、“跳”、“唱”三项技能,收集20种自编体操,儿童歌曲300首,儿童舞200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 专业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