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报告报批版.doc
《珠海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报告报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报告报批版.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珠海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报告珠海市环境保护局二OO九年五月委托单位:珠海市规划局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编制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主持: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总工 副教授)报告编制:吴仁海(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韦献革(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讲师/博士)李耀初(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副教授)林海健(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曾建军(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硕士)技术顾问:汪晋三(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教授)报告审核:陈新庚(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教授)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领导小组组 长:毛东信副组长:熊豪品 潘 明成 员:陈金华 贾建红
2、吴纯德 吴锡汉 梁玉昭王 淳 麦驱海 曲 波 陈长才 卢晓波陈永章 邵英贤 廖中和 王泽俊 詹 林刘荣茂 叶建勋 刘重阳珠海市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课题珠海市参加工作人员珠海市环境保护局梁玉昭 张 勇 黄汉鹏 苏锦顺 侯小凤 李 慧毕冬静 湛福祥 关群顺 洪国荣 钟浩文目 录第1章 总 论11.1 规划背景11.2 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21.3 规划编制依据31.4 规划范围51.5 规划期限及水平年51.6 规划目标61.7 规划任务61.8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6第2章 行政区社会与经济82.1 自然地理概况82.2 社会经济概况17第3章 饮用水水源地373.1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373.
3、2 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状况423.3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状况453.4 社会经济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47第4章 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94.1 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494.2 入河(库)水体水质现状评价514.3 水源地水质评价结论604.4 裕州泵站取水点附近水质现状61第5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分析635.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章建筑物调查635.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点源污染调查635.3 饮用水源保护区非点源调查645.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预测705.5 裕州泵站所在区域水污染源概况71第6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核定736.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
4、736.2 需重新核定的水源保护区情况756.3 保护区划分与核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75第7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容量总量控制77第8章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788.1 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整治方案788.2 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788.3 二级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808.4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808.5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808.6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838.7 裕洲应急泵站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84第9章 项目可达性分析889.1 项目投资及预期效果889.2 一级保护区整治方案目标可达性分析899.3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可
5、达性分析899.4 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89第10章规划投资及效益评估90第11章 规划实施保障9111.1 资金来源与用地保障9111.2 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9211.3 组织管理保障9311.4 规划中期评估94附图96II第1章 总 论1.1 规划背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饮用水作为一类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目前在水质、水量及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老百姓饮用水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据2003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据卫生部门的调查统计,在我国有65.4的人口饮用不合标准的水
6、1989年国家环保局组织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而根据1996调查报告,这一数字已分别上升至83.31%和27.71%。可见,我国由于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相当突出,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尽管各省市对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党中央、国
7、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提出“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国家环
8、保总局会同有关部委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该工作旨在进一步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水源地保护相关技术方法、法律法规,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并为后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珠海市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珠海市位于珠江出海口,每年冬季上游雨水减少,西江径流量减小,磨刀门、鸡啼门和虎跳门等水道受到咸潮上溯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特枯年份,水道中的氯化物无法稀释,河网水体咸度偏高,导致珠海市生产生活用水形势紧张。2005年的咸潮期间,珠海市居民饮用自来水的咸度前所未有地达到了
9、800度。另外,珠海市还要保证对澳门特区的供水安全,更是加剧了珠海市咸期的供水矛盾。珠海的“水质性缺水”现象给珠海市的正常供水造成严峻挑战,威胁着珠海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珠海市用水量和排污量都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确保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顺利实施,力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珠海市和澳门的供水安全,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的统一部署,根据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导则,珠海市环境保护局组织领导了珠海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对珠海市饮用水水源地现状
10、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全面、科学、合理地规划珠海市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指导和推进珠海市今后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2 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1.2.1 指导思想2003年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发展,把环境保护摆上了突出位置,且提出了环境如何引导发展的问题。因此,科学发展观是本规划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削弱满足子孙后代需
11、求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珠海市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之一,其快速的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各种自然资源,生活生产用水的需求非常巨大。要保障珠海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用水安全,必须在珠海市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1.2.2 规划编制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基础情况调查过程中,求真务实;国内外比较分析、规划方案制定、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中,均应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划中切实体现以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
12、相结合。(3)全面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对珠海市各级各类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规划,重点突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4)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规划方案应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以保证规划的全面落实。(5)与流域污染控制相协调的原则涉及跨行政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6)常规保护与应急预案并重的原则不仅要制定水源地的常规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方案和措施,还要注重水源地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预警能力建设。(7)公众参与的原则饮用水安全关乎全社会千千万万民众的身体健康,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也
13、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1.3 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7)关于开展编制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67号)(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10)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1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4、GB5084-85)(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1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15)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1.1修订)(16)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1998.12)(17)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18)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19)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粤发200216号)(20)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条例(2006.6.1)(21)转发总局关于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粤环200666号)(22)广
15、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4.12)(23)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实施方案(2004.9.24)(24)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25)广东省西江流域水质保护规划(26)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27)广东省珠海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6年9月28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28)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9)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珠字200619号,2006.7.15)(30)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16、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2006.5)(31)珠海统计年鉴2006(珠海市统计局)(32)珠海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报批稿)(33)珠海2030年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34)珠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5)珠海市水务“十一五”规划(36)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06(37)珠海市给水规划(2006-2020)(38)珠海市污水规划(2006-2020)(39)珠海市生态保护规划(40)编制技术大纲(国家环保总局,2006.5)(41)技术培训讲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6.6)1.4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是珠海市县(区)级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包
17、括珠海市陆域面积1687.8 km2范围,涉及三个行政区,即香州区、金湾区、斗门区。1.5 规划期限及水平年总体规划期为20062020年,基准年限为2005年。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编制原则,将规划期分为近、中、远期三个阶段,达到分期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明确、便于操作的目的,其中近期为规划的重点阶段。具体如下:第一阶段(近期):20062010年;第二阶段(中期):20112015年;第三阶段(远期):20162020年。1.6 规划目标近期目标(20062010年):全部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维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中期目标(20112015年):水源地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18、远期目标(20162020年):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1.7 规划任务本次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全面核定已经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补充划分没有划定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地,为规划方案提供基础;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主要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控制工程规划、管理能力建设规划、工程实施效益评估等。1.8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按照编制技术大纲(国家环保总局,2006.5)的要求,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10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基础工作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编制规划报告规划技术支撑点源污染防治工程污染防治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工
19、程投资效益评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应急能力建设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核定环境基础情况调查环境状况评价成果输出图1-1 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图第2章 行政区社会与经济2.1 自然地理概况2.1.1 地理位置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在北纬2148至2227、东经11303至11419之间。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36海里,最近的牛头岛相距仅3海里;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距广州市约140km。全市海陆总面积7653 km2,其中陆地面积1687.8 km2,海域面积5965.2 km2,
20、占总面积的78%。地理位置见附图1。2.1.2 土壤植被概况(1)土壤珠海土壤可分为三大类:水稻土、自然土壤(包括赤红壤、滨海沙土和滩涂)、旱地土壤(包括早坡地、堆叠土、菜园土和滨海砂地)。 水稻土水稻土是在各种自然土壤、早地土壤等起源土壤的基础上,经人工长期水耕熟化、改土培肥而成的一种人为土壤,是珠海市最主要的农耕地,面积846238亩,广泛分布于珠海市区、县的各种地貌类型的土地上。分布较为集中的是前山河、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等河流出海的河口三角洲平原以及丘陵山地的宽谷盆地等冲积洪积平原地区,按行政区统计,水稻土以金鼎、前山、南屏、小林等镇(区)分布面积较大。 自然土壤赤红壤是珠海市南亚热
21、带的代表性土壤,广泛分布于丘陵台地和海岛地区,1989年总面积597669亩(其中香洲大陆片230195亩,海岛片367474亩),只有赤红壤一个亚类。该类分为花岗岩赤红壤、耕型赤红壤、花岗岩侵蚀赤红壤和砂页岩赤红壤4个土属。滨海砂土是指沿海岸沙质堆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1989年面积15784亩,主要分布在香洲、金鼎大陆片滨海地带和三灶、淇澳岛等海岛海湾岸地,是正常潮水未能到达的自然砂岸地,呈不连续的宽窄不一的带状分布,该土壤土层深厚,质地大部分是石英砂粒为主松散砂土,渗透性强,漏水漏肥易旱,养分含量低,酸碱度变幅大,农用价值较低,除少数地势平坦,质地稍好的辟为旱耕地(2073亩)外,大多宜作
22、防风固砂的防风林地和生长旱生刺灌丛,石英砂用作建材及玻璃工业原料价值大。滨海盐渍沼泽土也叫滩涂,是经常处于渍水或潮湿状态下的水成土。分为沙滩(36094亩)和滨海盐渍土(268520亩)两个土属。前者分布于香洲陆地东南岸及海岛片,为砾质松砂土,盐分高,面积分散,几无农用价值。滨海盐渍土主要分布在磨刀门至虎跳门的出海口地带,可分为泥滩、草滩和林滩3个土种。这些滩涂面积大,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养分含量丰富,盐份含量相对较低(0.21.5),且淤积快,面积不断增大,又是咸淡水交汇地带,有机养分含量高,浮游生物丰富,盛产蚝、虾、蟹及其他水产品。利用价值高,可以垦用,适宜植莲藕、水稻、甘蔗、水果或养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珠海 饮用水 水源地 环保 规划 报告 报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