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doc
《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doc(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义县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前 言“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或biological diversity),一般认为是所有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及其形成的生态过程,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化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象涉及小到遗传基因,大到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的各级生命实体。一般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有的学者还提出了第四个层次,即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千百年来,人们广泛地利用地球上丰富的生物资源,如许多农作物都是人类对生物
2、进行千百次的筛选、培育后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被发现可以用来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许多野生生物在工业上具有各种新用途,如大蓟属植物不仅是提炼橡胶的原料,而且还可以用来生产人造石油。丰富的生物资源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自然财富。目前生物多样性尽管已大量被人类所利用,但绝大多数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至今仍未被人类所发现。在人类开创文明之前,自然界新物种的出现和老物种的衰亡速度大体相当。然而,特别是近二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剧增、工业高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对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正日益受到严重的威胁
3、致使目前生物物种(包括各物种所包含的遗传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地灭绝和消亡。一个物种一旦消失,人类及其后代将永远丧失这种可能将是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自1992年11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批准中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后,我国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并付诸于行动,1994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7年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7年由建设部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编制提纲,2002年建设部又以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和关于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通知”,并要求2
4、004年底前完成地级(含)以上城市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浙江省该项工作正在开展,已完成的城市有嘉兴、诸暨、杭州、宁波、金华等,由于对该项目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尚未完全统一,特别是目前还没有规范性提纲,给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带来一定困难。武义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提出了“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的目标,要求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并保护和管理好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植物。武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1997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编制纲要,是在深入调查了武义县城市园林绿化现
5、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这次编制的武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仅针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规划和保护。第一章 城市环境概况一、地理位置武义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南,界于东经1192711928,北纬28312903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1568.22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44省道穿境而过,县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二、地形地貌武义县地处浙中丘陵盆地和浙南中山区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山地连绵,中部丘陵起伏,境内最高处为西联乡与遂昌县交界的牛头山,海拔1560米,最低处为北部履坦镇范村,海拔57米。武义县境内海拔在150米以上的乡镇主要分布在县
6、域南部的大田乡、俞源乡、桃溪镇、坦洪乡、柳城镇、三港乡、大溪口乡;海拔在150米以下的主要分布在县域东北部的桐琴镇、泉溪镇、履坦镇、王宅镇和城区。武义县北有武义江,南有宣平溪,以县境中部的凡岭、大殿岭为分水岭,分属钱塘江和瓯江水系,并形成武义和宣平两个河谷盆地。三、气候条件武义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且春夏雨热同步,秋冬光温互补。全年平均气温16.9C,1月平均气温为4.7C,7月平均气温为28.8 C。年平均降水量为1477毫米,主要集中在春雨、梅雨和台风降雨3个雨季。全年日照时数多,日照率44%,无霜期240天左右。四、水文条件武义河流
7、属山区性河流,源短流急,陡涨陡落,水量丰沛,洪枯明显。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使县境中部抬升,以大殿岭樊岭为界,分为南北两大水系。全县集水面积2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7条。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即武义江、熟溪、麻阳港、乌溪、小白溪、白鹭溪、宣平溪、东溪、西溪、菊溪,分属钱塘江和瓯江两大流域。五、土壤情况全县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形成山地山垄丘陵多,河谷狭,平原少的特点。山体基岩多为侏罗系火山岩,大部分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碎屑凝灰岩、夹紫红色砂砾岩、流纹岩,部分地区为岩浆侵入的花岗岩及白垩系陆相沉积碎屑岩。因受地质、气候、植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历史悠久的农垦,土壤类型繁多。
8、地带性土壤主要为低丘红壤、山地黄壤,呈垂直地带分布。地域性土壤有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全县共有5个土类,11个亚类,34个土属,76个土种。六、地域植被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甜槠、木荷林区,常绿针叶林、阔叶林互相混交,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植的用材林、经济林互相生长,森林覆盖率达70.2。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都适宜繁多的树木生长,森林植物资源丰富,全县分布有木本植物93科308属820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24属,47种,被子植物85科,284属,773种。根据植被的垂直分布,可分为3个区。平原区:海拔200米以下,主要有马尾松、苦槠、杜鹃、乌饭、苦楝、香椿、樟树、泡桐等。丘陵区:海拔2
9、00500米,主要有马尾松、杉木、刺柏、檫树、山苍子、山胡椒、乌药、悬钩子、石栎、木荷、白栎、杨梅、油茶、茶、忍冬、荚蒾、猕猴桃、毛竹等。中低山区:海拔500米以上,主要有杉木、马尾松、黄山松、锥栗、柳杉、青冈栎、甜槠、紫楠、绵槠、短柄刨、乌冈栎、箬竹等。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评估一、生物多样性概念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2条,把生物多样性定义为“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它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或者说: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10、多样性三个层次。近年来,部分学者还提出第四个层次即景观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与生态环境三个水平上的保护。二、武义县生物多样性现状及评估(一)植被武义县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的浙闽山丘甜槠木荷区,其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和半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曲林、山顶灌丛、竹林、经济林。详见附录一。1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林、黄山松林等,分布幅度宽,一般分布于山岗及近山脊的山坡上。马尾松林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山地,在自然状态下常与枫香、黄檀、化香等树种混生。黄山松林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山脊线上及近
11、山脊的山坡上,因山顶风大,生长普遍矮化。2针叶阔叶混交林在针叶林占优势的森林植被类型中,各类针阔叶混交林习为常见,多在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的基础上形成,这是一种过渡型的森林植被类型。随着林龄的增加,混交比重越大,这反映本地区现有森林植被的现状虽以针叶林占优势,但这是明显的次生植被的特征。在自然状况下都将向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方向演变。3.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是武义县占优势的地带性植被,群落结构复杂,植物群落组成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莎草科、禾本科等为主。根据优势种和标志种的不同,有甜槠木荷林、红楠林、多脉青冈林、薄叶润楠紫楠林、甜槠硬斗石栎林、青冈苦槠林等。4常绿落
12、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过渡植被类型,分布于海拔较高地区,是较耐寒的常绿阔叶树侵入落叶阔叶林后形成的。落叶树占据上层,常绿树占据下层,结构明显,群落外貌色彩丰富,具较明显的季相变化。有多脉青冈落叶阔叶树混交林、木荷落叶阔叶树混交林、枫香常绿阔叶树混交林、鹅掌楸常绿阔叶树混交林、枫杨常绿阔叶树混交林等。 5落叶阔叶林落叶林是在原森林采伐后或荒山地上由喜光的树种生长发育形成的,也有人工营造形成,落叶阔叶林是暖温带的地带性植被,在亚热带地区是分布在山地森林垂直带谱上的一种森林类型。落叶阔叶林在中、北亚热带地区的城市绿地内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森林景观。本地有尖萼紫茎林、亮叶
13、水青冈林、河柳林、枫杨林、枫香林等。6山地矮曲林山地矮曲林是在特殊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类型。本地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低海拔的陡坡上层瘠薄、光照强、水分少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类型,该类型建群种为乌冈栎。另一种是中海拔的山顶、山脊或近山脊的山坡上,在风大、雾重、湿度大、土层薄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型,该类型的建群种为天目杜鹃。上述两种类型结构简单,树体矮化,无主干,树干弯曲,根系发达,对水土的保持有特殊的作用。7山顶灌丛山顶灌丛多分布于岗脊。一般山顶风大寒冷,乔木树种生长受到限制,以生长灌木为主,间有部分草本植物。山顶灌丛以波叶红果树、水马桑、继木、天目杜鹃、白檀、胡枝子、具柄冬青、钝齿冬青、岩
14、柃、箬竹等灌木,以及芒、东风菜、苔草、蕨等草本植物占优势。8竹林竹林在本地区分布颇广,以毛竹林为主,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水平分布遍及全县各乡镇。毛竹林多数为单优势种纯林,也有部分混交林。9经济林经济林种包括油茶、油桐、茶、桑及柑桔、枇杷、杨梅、黄桃、梨、栗、柿等多种果木树种。经济林生产成为农民支柱产业,经济林观光体验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植物1武义县域植物浙江省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全省约有高等植物455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1407种(含常见栽培种、种下分类等级)。孢子植物约有1173种,其中苔类植物161种,隶属于31科5
15、8属;藓类植物513种,隶属于44科176属;蕨类植物499种,隶属于49种116属。种子植物3379种,其中裸子植物60种,隶属于9科34属;被子植物3319种,隶属于173科1225属。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2539种,隶属于147科930属;单子叶植物780种,隶属于26科287属。按浙江植物区系所包含的种数,与全国植物区系较丰富的省、区比较,居全国第910位,属我国植物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其含科、属、种的成分,在我国东南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详见表21。表2-1 浙江省种子植物与全国比较一览表类别科数属数种数全国浙江百分比全国浙江百分比全国浙江百分比裸子植物10990.034341
16、00.02506024.0被子植物32817352.73123122539.230000331911.1合计33818253.83157125939.930250337911.2武义县是浙江省植物种类较丰富的地区,经1992-199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共有木本植物93科308属820种,占浙江省木本植物114科461属1801种的81.6,其中裸子植物8科24属47种,被子植物85科284属773种;野生植物83科254属656种,引种栽培植物10科54属164种。详见附录二。武义县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地段是牛头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华山南方红豆杉次生林、郭洞次生林、方坑鸳鸯、大红岩清风寨、
17、谢山古树名木、龙潭背次生林、双源口次生林、半塘坑鬣羚、百丈泄次生林、岭下汤古树名木等十个自然保护小区。据统计,牛头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508种,隶属于182科700属,科、属、种数分别占浙江省维管束植物的78.8、51.2、38.9。其中蕨类植物共35科72属173种,裸子植物为6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有141科615属1317种。栽培植物有37属75种。木本植物计有620种,占总种数的41,草本植物计有888种,占总种数的59。木本植物中有乔木233种,灌木251种,木质藤本136种。草本植物中有一二年生草本244种,多年生草本588种,一至多年生草质藤本56种。由此可知,武
18、义的植物物种资源相当丰富,这是武义县政府和林业部门一贯重视森林保护、开展封山育林、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结果。虽然植物种类较丰富,但实际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的种类数量较少,丰富的植物资源仍然沉睡山林,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应加强乡土树种的开发应用,提高其城市适应性。2古树名木根据建设部关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所谓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则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古树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二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之间,三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之间。据统计,武义县古树名木共有87
19、23株,分属47科,89属,132种,位居金华市前列。其中一级古树121株,占1.4;二级古树1120株,占12.8;三级古树7482株,占85.8。其中散生古树3019株,占34.6,群状古树154群,5704株,占65.4。树种马尾松占第一位,有1774株,占总数的20;苦槠占第二位,有1423株,占总数的16;枫香占第三位,有969株,占总数的11。武义中心城市共有古树名木1341株,其中白洋街道800株,熟溪街道312株,壶山街道62株,履坦镇54株,大田乡81株,王宅镇32株。武义县古树群及中心城市古树名木现状情况,详见附录三。3珍稀濒危植物珍稀濒危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也是衡
20、量其保护效果的重要标志。武义县珍稀濒危植物有3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12种。导致物种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森林火灾、特大干旱及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例如许多重要经济植物的长期过量开采、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矿企业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都会致使物种濒危或灭绝。对本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个体种群的分布、群落演替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本地区植物区系,从而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工作的开展。武义县珍稀濒危植物情况,详见附录四。三、中心城市绿地建设现状及评估(一)园林植物1现状武义中心城市各类绿地已
21、应用的园林植物有235种,其中乔木96种,灌木61种,草坪与地被植物15种,藤本9种,湿生水生植物20种,竹类9种,花卉25种。详见附录五。城市绿化常见的园林植物有:(1)乔木雪松、龙柏、日本五针松、黑松、湿地松、罗汉松、樟树、广玉兰、榔榆、女贞、桂花、枫香、榉树、石楠、杜英、大叶冬青、二球悬铃木、水杉、池杉、红叶李、枫杨、垂柳、槐树、白玉兰、日本樱花、碧桃、枇杷、杨梅、梅花、棕榈、臭椿、黄山栾树、银杏、鸡爪槭、红枫、鹅掌楸、合欢、无患子、乌桕等。(2)灌木珊瑚树、含笑、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火棘、杜鹃、茶梅、十大功劳、金丝桃、八角金盘、冬青卫矛、洒金珊瑚、南天竹、栀子、月季、紫荆、紫薇、棣棠、
22、八仙花、木槿、木芙蓉、蜡梅、龙爪槐、山茶、千头柏、铺地柏、绣线菊、夹竹桃、金钟花、云南黄馨、迎春、凤尾兰、芭蕉等。(3)藤本常春藤、七姐妹、木香花、紫藤、凌霄、爬山虎、络石、葡萄等。(4)草本花卉金盏菊、雏菊、芍药、三色堇、一串红、孔雀草、天人菊、万寿菊、福禄考、长春花、千日红、鸡冠花、百日菊、葱兰、韭兰、麦冬、美人蕉、大花萱草、矢车菊等。(5)地被草坪红花酢浆草、白三叶、二月兰、高羊茅、黑麦草、狗牙根、细叶结缕草、马尼拉草等。(6)湿生水生植物睡莲、荷花、菖蒲、鸢尾、千屈菜、芦苇等。2评估(1)虽具有常见的园林植物,但未显特色,物种数量偏少。武义中心城市各类绿地目前应用的园林植物有235种,
23、物种数量偏少,没有达到生物多样性的要求,需增加到500种以上。城市绿地具有浙中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落叶树种偏少,林冠色彩不丰富,植物群落组合单调,需增加落叶乔、灌木,增加木兰科、山茶科、樟科树种的应用,突出武义城市园林植物特色。 (2)引种植物应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引种植物不是短期行为,应吸取历史教训,如上世纪50-60年代,在华东地区大规模进行的南树北进、北树南迁的过程中,把主产暖温带的毛白杨、银白杨和主产北温带的白榆引入,至今全部淘汰或只存少数单株。对于城市绿地建设,引种工作是必需的,也是经常性的工作,外地植物和本地乡土树种同样,引入城市环境都有适应过程,所以要强调有目的地科学规划,循序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植物 多样性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