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施工组织设计.doc
《码头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码头施工组织设计.doc(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岛港老港区七码头改造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33. 自然条件 44. 工程特点分析 75. 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86. 施工测量控制 97.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117.1挖泥117.2炸礁及清渣127.3基床抛石207.4沉箱预制247.5沉箱出运、安装367.6方块预制、安装387.7沉箱间倒滤井及箱内回填407.8基床倒滤层及回填砂417.9盖板安装417.10现浇胸墙427.11现浇轨道梁467.12码头附属设施517.13回填及面层527.14沉桩537.15灌注桩617.16旋喷桩667.17码头后方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717.18码头配电设施737.
2、19码头整体验收738. 施工进度计划 739. 施工总平面布置 7410. 现场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7611. 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7912. 保证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8213. 冬、雨、夜施工措施计划8614. 防台防汛措施计划8615.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计划8816. 文明施工组织措施计划 9017. 工程船机使用计划9318. 劳动力使用计划 94附表961 编制依据1.1 青岛港老港区七码头改造工程施工合同 ;1.2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青岛港老港区七码头改造工程设计图纸;1.3 采用的规范、标准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
3、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1.3.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程(JTJ286-90)1.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爆炸法处理水下地基和基础技术规范1.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319-99)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24-96)1.3
4、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1.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海港水文规范1.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1.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1.3.14 交通部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8-2001)2.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工程规模、结构型式及主要尺度拟建青岛港老港区七码头改造工程位于青岛港八号码头与三号码头之间,共3个泊位2个7万吨级散杂泊位、1个1万吨级成品油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95万t。码头岸线共823.25m,其中板
5、桩码头56m,桩型为1.4m钢管桩,共37根;重力式沉箱码头757.25m,沉箱39个,最大的为2300t;与老码头连接处10m为方块码头。工期为年底完工,沉箱9月底全部安完。本工程工期为8个月。2.2 主要工程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基槽挖泥m326灌注桩m323基槽炸礁m3m327旋喷桩m33港池炸礁m328棱体抛石m34基床抛石(10100kg)m329棱体倒滤层m35基床后填二片石m330拉杆制作、安装6基床后填混合倒滤层m37沉箱预制m38沉箱安装m39箱间倒滤井填二片石m310箱间倒滤井填碎石(58cm)m311箱间倒滤井填碎石(0.52cm)m312沉箱
6、内填砂m313沉箱后填砂m314盖板预制m315盖板安装 16现浇胸墙m3 17现浇轨道梁m318轨间陆域填砂m319面层级配碎石m320面层水泥稳定碎石m321面层混凝土大板m322系船柱制作、安装23护舷安装24钢管桩制作m325钢管桩沉桩m33 自然条件3.1气象3.1.1 风本区风的频率以SN、N、NNW和ESE向为最多,累年各月的常、次常风向,38月为ESESE向,频率为1215%;912月和1、2月为NNNW向,频率为1519%。本区各向风要素如下: 风 向NNNENEENEEESESESSES平均风速(m/s)6.46.24.24.85.95.64.84.64.6频率(%)115
7、114101296最大风速(m/s)222014201916161618风 向SSWSWWSWWWNWNWNNWC平均风速(m/s)5.54.94.54.96.86.46.9频率(%)742267112最大风速(m/s)161315182321233.1.2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755.6mm年最大降水量:1227.6mm年最小降水量:386.6mm累年平均降水日数:82.6天年最多降水日数:116天年最少降水日数:56天累年各月最多降水日数:21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9天3.1.3气温累年平均气温:12.3累年最高月平均气温:25.0累年最低月平均气温:-0.4最高月平均气温:27.9最低月平均
8、气温:-3.6极端最高气温:36.0极端最低气温:-16.03.1.4雾累年平均雾日数:43.4天最多年雾日数:57天最多连续雾日数:9天3.1.5水文设计水位: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本港区各设计水位值。设计高水位 4.32米 设计低水位 0.47米极端高水位 5.52米 极端低水位 -0.83米3.2地质条件根据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对青岛港老港区七码头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该区域岩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情况如下。3.2.1岩土层分布特征、淤泥:灰色深灰色,流塑软塑状,高塑性,混少量砂粒及碎贝壳,土质不均匀。、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软塑状,中上塑性,混少量细砂及碎贝壳,土质不均匀。平均标
9、贯击数N50击。强风化花岗岩顶面埋深总趋势:由引桥根部向码头方向呈单斜状倾斜。、中风化岩:肉红色,原岩结构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裂隙发育,锤击不易碎,为中风化花岗岩。3.3.2岩土层工程适宜性分析根据勘查资料,拟建工区勘查深度内岩土可分为7层,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第层粉质粘土、第层粗砂、第层砾砂、第层碎石土、第层强风化花岗岩、第层中风化花岗岩。各层工程适宜性分析如下:第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不能作为地基持力层。第层 粉质粘土,压缩性较大,承载力较低,分布局限,不宜选作地基持力层,容许承载力f230kPa。第层 粗砂,压缩性小,承载力较高,是良好的地基持力层。容许承载力f300 kPa。
10、第层 砾砂,压缩性小,分布广,承载力高,是良好的地基持力层。容许承载力f380 kPa。第层 碎石土,该层为残坡积土,密实状态,压缩性小,承载力高,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地基容许承载力f450kPa。第层 强风化花岗岩,分布广,承载力高,容许承载力f1000 kPa。第层 中风化花岗岩,分布广,承载力高,容许承载力f2000 kPa。4 工程施工特点分析根据本工程结构型式及自然条件,本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点:4.1 施工工期短,特别是节点工期紧张本工程5月1日正式开工,业主要求9月15日完成全部38个沉箱安装,12月15日整个工程竣工。每道工序都必须搭接紧凑、分段形成流水作业,还要加班加点才能按期
11、完成。4.2 施工干扰大本工程施工区域,北部为投入使用的8号码头,生产繁忙,施工船只不能影响码头生产,经常需我方船只避让。南部为军港码头,军舰进出必须无条件避让。东部为油港,经常装卸汽油、柴油,油船靠泊期间,我施工区域内不能动火,严重影响施工进度。5. 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环境方针、目标5.1质量方针:质量是本局的生命,优良的质量是全局职工永恒的追求。质量目标:单位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分项工程优良品率达到85%以上;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发生,一般质量事故返工损失率控制在0.5以下。5.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遵章守法,持续改进;有效控制高处坠落、触电、机具、物体打击、淹溺、坍塌等伤害
12、减少船机海损、交通、火灾事故频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活动、产品和服务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重伤率小于0.5;船舶重大事故频率为0,施工机械事故频率小于2.0;一般以上火灾事故为0;特大交通事故为0,重大交通事故控制在车辆总数的以内。5.3环境管理方针:推选环保材料,预防施工污染;依法生产经营,持续改进环境。环境管理目标:材料选购、设备选型、工程施工满足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生产和生活污水、固体垃圾、油烟、施工粉尘、噪声排放,资源消耗全面受控;施工现场硬化、绿化、美化等管理达到市局级文明工地的要求;原材料和能源节约率1.5%以上。6 测量控制6.1 施工测量控制点的布设
13、依据 业主提供的工程测量控制点(网); 本工程施工平面图;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6.2 施工测量控制点的布设原则、质量控制标准施工测量控制点在施测前,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复核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平面控制点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高程控制点采用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施工控制测量按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的要求进行控制,精度指标要求如下:项 目内 容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相对闭合差1/5000边长丈量相对误差1/20000测量中误差10方位角闭合差20n1/2高程控制每公里高程误差6mm闭合差12L1/2其中
14、n测站数 L附合或闭合水准线路长的公里数或为两水准点间往(或返)测水准线路的公里数。6.2 施工基线放设、复核验收施工基线放设时,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K1(x=106186.184,y=228830.864)、K2(x=106527.291,y=229403.083)、K3(x=106142.843,y=229486.702)、K5(x=105930.773,229379.042)点,施放出施工用控制点7#、8#、Z、Q点。7#: (x:106299.732,Y:229451.494)8# :(x:105988.195,Y:229218.529)Z : (x:105904.169,Y:229
15、382.569)Q : (x:105903.782,Y:229382.454)7.主要工序施工方法码头.港池施工工艺流程:沉桩基槽开挖(挖泥、炸礁、清渣) 夹桩基床抛石 灌注桩 基床夯实旋喷桩基床整平棱体抛石、倒滤层沉箱预制沉箱安装现浇锚锭梁箱间倒滤井基床倒滤层拉杆箱内回填砂后方回填砂盖板安装振冲砂现浇胸墙现浇后轨道梁路面结构层附属设施安装竣工验收7.1 挖泥7.1.1工程概况青岛港老港区七码头改造工程,挖泥仅成品油泊位基槽挖泥,其特点是土质较硬难挖、施工区域船只进出港干扰大,对工期影响很大。本工程挖泥工程量:基槽挖泥工程量共约3万m3。本项目计划采用的设备主要有1艘8m3抓斗式挖泥船配备相应
16、的泥驳。7.1.2 工程特点分析根据设计及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现场条件分析,影响本项目施工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风、雾和施工干扰。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施工时为确保安全施工,按如下情况安排:大于6级风不进行作业;大于2级雾不进行作业。根据以上情况,结合现场施工的干扰情况,确定施工船舶的工况如下:抓斗式挖泥船为6级工况,时间利用率为45%。7.1.3 施工总体布置按照业主对节点工期的要求,2006年9月15日完成全部沉箱安装,工期相当紧张,根据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以及业主的施工要求等综合考虑,总体施工安排如下:基槽挖泥分段施工,按每100m为一段控制。具体施工计划安排见“五、施工进度计划表”。基槽开
17、挖施工从成品油泊位东端开始,自东往西逐段进行。7.1.4 主要施工工艺方法7.1.4.1 工艺流程8m3抓斗式挖泥船采用扇形前移横挖法施工,其工艺流程如下:测量立前沿、后沿标挖泥船GPS定位挖泥船挖泥装泥驳泥驳出运泥驳抛泥7.1.4.2 生产指标确定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现场条件、土质情况、泥土处理要求(抛泥运距)以及施工船舶的生产性能,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综合考虑,确定生产指标如下:船舶类型时间利用率日工时(h/天)月产量(万m3/月)8m3抓斗船45%10.8207.1.4.3 主要施工方法 基槽、港池挖泥施工前,应事先做好挖泥船GPS设定工作,把基槽挖泥的范围坐标按5米一个断面输入电脑成图,以便
18、挖泥船定位用。基槽挖泥采用8m3抓斗式挖泥船配500/700m3泥驳进行。基槽开挖方式采用分层开挖,每层挖泥厚度为2.0m左右。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要求施工,勤对标、勤测水深,特别是挖至最底层或挖至边线时,要精确控制开挖范围,将超宽控制在最小值。基槽底部挖至强风化岩层。基槽挖泥施工从成品油泊位东端端开始,分段、分层开挖,按每100米左右长度划分为一个施工段。为了防止基槽回淤,基槽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基床抛石施工。7.1.5 质量控制标准基槽挖泥按设计要求以标高和岩性双控,基槽开挖底宽不小于设计底宽,边坡不陡于设计要求。基槽挖泥验收:挖泥验收会同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质监站一起
19、进行,按设计要求采取双控,即检测断面尺寸、核定土质。7.2 炸礁及清渣7.2.1概况本工程位于青岛市青岛港老港区七号码头西侧,八号码头南侧。爆破范围北侧杂货泊位536.540.45m。设计要求炸岩底标高为-16.7m。岩面标高按挖泥后,扫海图标高计算。爆破方量为 4000050000m3。本工程计划2006年5月1日开工,2006年12月31日竣工。7.2.2爆破参数确定7.2.2.1爆破参数依据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J28690)并结合以往在周围海域多年的施工经验,爆破参数如下:基槽:1、孔距:a=3.00m;2、排距:b=2.50m;3、孔径:D=115mm;4、药径:d=90 m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码头 施工组织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