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_、一刖三第一章“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回顾6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6二、“十三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13三、“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机遇.15第二章“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思路19一、指导思想19二、基本原则19三、规划期限19四、总体目标20五、具体指标20第三章“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22一、强化空间管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22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3三、防控重点领域污染风险,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3四、强化温室气体管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36五、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37第四章重点工程37第五章保障
2、措施42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42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设42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环境执法力度43四、健全机构,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建设43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资机制.44六、强化科技支撑,推动项目实施44七、定期跟踪,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45八、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45刖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市加快打造“产业之城、生态之城、品质之城”,建好建强新时代桂东南副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期间,要全面总结十三五期
3、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经验及教训,科学分析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国家、自治区及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制定符合市实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市人民意志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保优、治污、强基础、防风险”为主线,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保护“岑山溪水工第一章“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回顾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一)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升环境质量“十三五”以来
4、我市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水污染防治计划行动工作方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全市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一是多举措并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加强建筑工地、道路等无组织扬尘污染控制,开展石材加工和砖瓦行业专项整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2020年市城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有效天数366天,优良天数366天,空气优良率100%。PMl0、PM2.5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实现双达标。环境空气PMlO浓度日均值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8%;PM2.5浓度日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58%。二氧化硫浓度日均值为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
5、浓度日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日均值为1.7毫克/立方米,臭氧8小时浓度日均值为9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向优。二是推进污染整治,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积极申报水污染防治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推进污染整治。推进污水处理厂及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完成污染减排目标。加强黄华河地表水水质治理,黄华河地表水水质考核断面水质全年达到11I类标准。全力推进义昌江出境断面水质氨氮超标整治工作,义昌江出境断面水质由V类提升为W类。全力推进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HI类水质标准100%。开展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和“千吨万人县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
6、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完成率100%。2020年第四季度,我市13个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11I类水质标准100%。三是治理受污染土壤,保卫净土。对诚谏镇470亩农田开展污染调查评估,编制污染农田治理方案,实施治理与安全利用,该项目作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出台了市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对44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开展调查,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指导督促明华农贸市场开发有限公司对龙腾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地块完成了初步及详细调查。根据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商务厅安全监管局公安消防总队关于印发全区加快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作
7、方案的通知等相关要求,完成全市44个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作。(二)环境监测助力攻坚,环境监管力度提升开展环境质量、污染源等各类常规监测工作,建成义昌江和黄华河出境交接断面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推进监测执法,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完善“双随机”抽查制度,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并将有关检查情况在政府网站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实施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倒逼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有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证辖区环境安全,实现年度突发环境事件“零”发生。(三)严格项目准入,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从源
8、头控制好污染源。增强服务意识,推行环保预审制度,简化环保审批手续。与先进地区对标,大力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提高效率,限时办结,从群众需要角度提供更多的便民措施及服务载体,让群众真正好办事。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提前完成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任务,成为市第一个率先完成排污许可登记率100%,发证率100%的县(市)。环评审批同时告知企业应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强化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建成镇级垃圾处理中心及人口较集中村村级垃圾处理中心,提升垃圾转运体系,形成“村收集一镇转运一市处理”转运处置体系。截至2020年底,建成3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
9、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成立农整项目维修运营办公室,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管理、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对12个镇32个行政村划定了33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成立市生态市创建领导小组,生态创建有序推进,结合新阶段我市农村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组织、协调、指导各镇开展生态创建工作,荣获“自治区级生态县”称号。(五)解决重大环境安全隐患,防范环境风险市内5家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和15家镇卫生院的医疗废物均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置,集中处理率100%。21家放射源单位的排查工作正常进行,档案形成一厂一册。对城区内的7个堆场进行逐一排查,不达标的堆场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
10、企业完成整改;抽查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抽查考核合格率100%。为了消除风险隐患,保障环境安全,完成了大业镇板么村危险废物转移处置工作。修订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市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推进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六)认真查处群众信访投诉,持续落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多渠道受理群众举报,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作用,群众信访主要集中在生态破坏及废水、臭气、粉尘、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认真查处群众信访投诉,受理率100%,通过回访、现场执法等多种方式处理办结信访投诉问题,办结率100%o按时序推进中央
11、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群众举报问题60件,除重复信访25件外,实际反映问题35件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32批149件群众举报问题,其中重复投诉96件,实际办理53件,共反映环境问题73个,已完成73个问题整改,完成率为100%。2019年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19件群众举报问题,已完成19个问题整改,完成率为100%。(七)做好环保宣传,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一是组织市群乐艺术团、牛娘剧团陆续到全市14个镇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法规宣传巡回演出活动,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理念传递到
12、基层,倡导广大群众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二是积极参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政务公开日活动、安委会安全宣传等各单位组织的全市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环保工作,自发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利用电视、网站、报刊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专栏1市环境保护和生杰建设“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2013年实际值2020年目标值指标属性2020年实际值完成情况总量控制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1.06达到上级要求约束性0.858完成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0.2485约束性0.0227517完成3氨氮排放总量(万吨)0.11约束性0.0
13、966完成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吨)0.0846约束性0.0830677完成境量污防指示环质和染治的5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约束性94.4完成6主要内河水质状况-HI类指导性11IIV类未完成,黄华河水质HI类,义昌江水质IV类7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约束性100完成8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批复率()-100指导性100完成9可吸入颗粒物(PMio)浓度(g11?)-达到上级要求约束性44完成10空气质量优良率()-85指导性100完成11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5指导性95完成1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指导性100完成13工业用水重复利
14、用率()-80指导性无数据-14规模化畜牧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粪污综合利用率(%)-80指导性90完成专栏1市环境保护和生杰建设“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类别序号指标2013年实际值2020年目标值指标属性2020年实际值完成情况15噪声功能区监测值达标率-100昼间98.45%、夜间81.25%未完成,1类、2类功能区昼夜均达标,3类功能区昼夜均有超标,4类功能区夜间有超标生态保护指标16森林覆盖率()72.86%73约束性77.76完成17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10411195约束性1610完成18自治区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万公顷)4.3624指导性68.4071(公益林)完成19林地保有
15、量(万公顷)20.36指导性20.66完成20自然保护区确界面积和保护小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6.0指导性9.5完成21自然湿地保护率()10015指导性15完成22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亿元)-157指导性无数据-监管能力23市(区)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达标率()-75指导性无数据-24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80指导性无数据-注: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采用21项因子评价,并依据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计算。2采用COD和氨氮两项因子进行评价,并依据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计算。3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4总量控制指标方面,目前国家和自治区未公布
16、十三五减排考核指标和重点领域、主要任务,暂定延续十二五污染减排4项考核指标。12二、“十三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大气污染防治防控仍存在管理短板一是城市扬尘污染管控问题依然突出。建筑工地道路施工仍然存在管理粗放,未完全落实“9个百分百”措施,监管乏力。二是“三车”污染问题普遍。渣土运输车、砂石等建筑材料散装运输车、预拌混凝土运输车等撒漏问题时常发生,对城市扬尘污染存在较大的影响。三是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屡有发生。部分镇重视不够,尚未真正落实“定点、定时、定人、定责”管控,秸秆禁烧工作宣传不够、氛围不浓,群众对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认识还不足。秸秆综合利用出路不多,“只堵不疏”难以持
17、久。(二)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一是污染防治资金缺口较大。已建成的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3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运行管理、各镇垃圾处理中心的运行等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都不同程度存在资金缺口。二是义昌江出境断面氨氮指标不稳定,需持续推进整治,缺乏长效机制。三是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仍不完善。城镇、园区快速发展,配套排污管网不完善;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乡镇污水处理未全面覆盖。(三)噪声扰民难以根除噪声功能区监测值未100%达标,3类功能区昼间、夜间均有超标现象,4a类功能区夜间超标,且时有噪声扰民投诉,夜间尤为明显,多部门多次开展噪声联合整治行动,但效果不佳,噪声扰民难以根除。(四)环境监管的效能和
18、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一是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存在短板。环保队伍人员、编制不足,专业人才不足、专业技能不强。乡镇环保人员多为兼职,缺乏处理环保问题的业务知识和经验,难以履行日常监管职责。二是缺少环境监测业务专用设备。市环境监测站承担全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环境污染投诉监测等业务工作,但无监测专用车辆,监测仪器设备较少,部分因子无法监测,难以满足环境应急监测和环境执法监测工作要求。(五)环保投诉多,整改难度大我市仍有一部分石材加工企业尚未进入集中园区,这些石材加工企业沿公路分布,沿线较长,规模小,防污设施落后,废渣乱堆、废水乱排现象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各石材开发区的石材废
19、渣堆放场已满,还没有新的堆放场所,乱排石浆、乱堆石渣现象时有发生;石材加工扬尘污染严重、噪声较大,因此导致的环保投诉增多。因石材行业是我市主导产业,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部分信访案件整改难度大。随着畜禽养殖场的增加,养殖场污染问题投诉日益增多,处理难度也日益增长。(六)资源开采利用后遗留较多环境问题我市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开采利用的同时也遗留了较多环境问题,如:历史遗留的花岗岩矿山存在闭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严重滞后,粗放开采问题突出,随意倾倒弃土弃石、洗砂废泥等现象普遍,矿区及周边晴天尘土漫天,雨天泥水横流;稀土矿盗采形成多处污染源,稀土开采后遗留环境污染,后续污染防治措施不到
20、位,造成周边水体氨氮超标严重;花岗岩矿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石浆渣,存在随意堆放或堆放不规范现象,存在溃坝风险;资源开采利用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风险防控力度不足。三、“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机遇(一)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十三五”期间,我市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生态环境状况距国家、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生态环境压力依然较大。“十四五”期间,我市依然处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爬坡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重而道远。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不断增长,区域大气、水环境承载力日
21、益趋紧,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压力也将持续加大。工业发展、机动车尾气等都将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带来较大压力,污染土壤治理与恢复、矿山治理任重道远,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黑臭水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工作还有待强化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能满足新时期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经济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合作共治的格局尚未健全。(二)新时期新要求新机遇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4项改革措施,推动
2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落实、绿色发展的持续探索所带来的政策红利、环境红利等将逐步释放。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会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
23、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自治区、市及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市坚持“工业强市”理念,着力推动特色化、集聚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重大历史机遇期,是环境保护工作大有可为的关键期。(三)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进入“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进一步提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