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汇编2024年“杨根思连”先进事迹的专题研讨发言.docx
《7篇汇编2024年“杨根思连”先进事迹的专题研讨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汇编2024年“杨根思连”先进事迹的专题研讨发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篇汇编2024年“杨根思连”先进事迹的专题研讨发言交流研讨材料筋一,共七筋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战士的心灵,那就是杨根思。杨根思,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英雄的连长,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军人,他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宝贵财富。今天,让我们走进杨根思连,了解这个英雄连队的传奇与传承。杨根思,1922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1944年加入新四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立战功,被誉为“战斗英雄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中,杨根思带领一个连队坚守阵地,英勇抗击美军陆战第一师的进攻。在
2、战斗中,杨根思英勇牺牲,年仅28岁。为了纪念这位英雄,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将杨根思生前所在的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这个荣誉,是时杨根思英勇事迹的肯定,也是对连队官兵的激励。从此,杨根思连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面旗帜,成为了英雄的代名词。杨根思连的官兵们,始终牢记着连队的荣誉和历史使命,他们以杨根思为榜样,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刻苦训练,积极备战。在和平时期,他们参加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如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军事斗争准备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战斗状态,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杨根思连的官兵们,不仅继承了杨
3、根思的精神,还将其发扬光大。他们在训练中追求卓越,在任务中勇往直前,在困难面前百折不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杨根思连的荣誉和责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杨根思连的传奇与传承,不仅仅是一段英雄事迹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是对荣誉和责任的坚守,是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敢面对。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杨根思连的魂,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杨根思连将继续发扬杨根思精神,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向杨根思连致敬,向所有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的英雄们
4、致敬!研讨交流发Ir材篇二杨根思,原名杨茂生,1904年生,江苏省镇江市句容白兔镇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著名的“白崇禧反共内战”中,杨根思出生入死,屡建奇功。1947年7月,杨根思所在部队在山东战场上歼敌近千人。1948年2月21日,他所在部队在山东蒙阴县三官庙地区与敌人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激烈。这时,一颗子弹打进了杨根思的左眼,他用左手抓住枪管、右手扣动扳机,与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在人民解放军中广为流传。他成为人民军队的一面旗帜和中华民族的一座丰碑。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在艰苦的环境中始
5、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像杨根思那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全部精力和智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用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转化为自觉行动。学习杨根思“视死如生”的英雄气概。杨根思在部队多次负伤,最后光荣牺牲时只有28岁。在牺牲前,他用仅剩的子弹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用手打开了炸药包,英勇地与敌人同归于尽。他是为党、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他是我们党和军队中光荣而又年轻的一员。杨根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虽然杨根思的生命定格在28岁,已经离开我们70余载,但杨根思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大无畏精
6、神,时刻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杨根思的英魂永存,从杨根思身上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初心如磐、什么是责任如山、什么是坚强意志。杨根思的伟大精神流传70余载,我们将在杨根思精神光芒的指引下,迈着铿锵的步伐,不断跨越新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用生命诠释“三个不相信”精神。学习杨根思“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杨根思在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我这辈子都交给党了。”虽然短短几个字,杨根思却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根植于了骨髓。杨根思的战斗意志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随时鼓励着杨根思和杨根思的战友勇往直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杨根思为镜,无论胜利与困难、顺境与逆境,时刻都要保持理
7、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忠贞不渝,才能真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青山埋忠骨,碧血染长英!”杨根思的英魂将永存。我们将在杨根思的感召下,继承杨根思的遗志,传承杨根思的红色基因,鹰续杨根思的红色血脉,以忠心护初心、以生命赴使命,在新时代的征途中永远璀璨发光!专题研讨交流材料Ir三杨根思作为新中国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喊出的“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宣言,依然振聋发喷,凝聚着精神伟力。民族复兴,人人有责。党员干部更应当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不惧艰难,无畏困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让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人民群众才能更加相信党和政府,才会更加信任党员干部。
8、直面任务,坚定“这辈子都交给党的政治信仰。新时代党员干部想有新作为,就必须敢于挑起重担,负重前行;勇于迎接挑战、破解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政治信仰。面对逆境沉得住气,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对发展道路上形形色色的阻力,党员干部须始终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时刻保持清醒,做一名“心中有党”的党员。面对难题使得上劲,常补“精神之钙”,多吸“理论之氧”,做到老办法能用、新办法会用、硬办法敢用,以“一辈子跟党走”的信仰,练就抓铁有痕的“臂力”,夯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的基础。直面困难,昂扬“争当最美奋斗者”的实干激情。奋斗的时代,5+2白加黑”是基层工作的常态。工作
9、日益繁重,懈怠却是丝毫不能有的,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崇尚苦干实干。在思想上有热度,面对难度和挑战,满怀事业之心消除畏难情绪,以昂扬斗志时刻保持蓄势待发的预热状态。在行动上有力度,身处百舸争流的大环境,每名党员都应保持“奋楫者”的姿态,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落实中有准度,光有激情依然不够,还要在落实中追求质量,将奋斗的“好钢”用在落实的“刀刃上,以高效率,化解高难度。直面敌人,建强“人在阵地在“的担当意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进行伟大斗争,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会经历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喊出“我是党员
10、我先上”的口号,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敌人”不仅有安全生产的压力、环境污染的堵点,更有来自乡村振兴方面的诸多挑战,面对诸多“强敌”,党员干部当以“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心态,拿出十二分的干劲,迎难而上,坚守为国为民的“主阵地牢记“功成不必在我”的初心,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将全局的胜利放在首位,甘当人梯,不计较个人利益;甘为绿叶,不吝惜为他人做铺垫,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接着一茬抓,保持事业高效、有序进步。研讨材料、心得体会篇四1950年Il月29日,杨根思率连奉命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他和战友们打退敌人在大量飞机、大炮支援下8次连续猛烈的进攻后,在转移好伤员、阵地上仅
11、剩他一人的情况下,毅然抱起炸药包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用生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学习杨根思“我这一辈子都交给党了”的坚定信念。杨根思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最后让班长加上了一句,“我这一辈子都交给党了”。共产党人只有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无论胜利与困难、顺境和逆境都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忠贞不渝,真正做到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瑰,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共产党人只有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汇编 2024 杨根思连 先进事迹 专题研讨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