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民族大团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学习查找、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分析地图、文字资料,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学习如何运用材料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通过设计和完善表格,学习利用表格归纳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
2、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关于民族关系的史实吗?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2 .学生讨论3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史目录节选,总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施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2课:民族大团结。【新课
3、讲授】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2 .教师提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一项什么基本政治制度?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教师提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它是怎样确立下来的?提示: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4 .教师提问: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讨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提示: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2 民族 大团结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