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oc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黑 龙 江 大 学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学 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年 级:2005级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 名:陈 卫学 号:20050662指导教师:熊 涓2010 年 3 月 22 日II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远远小于所吸引的外资,“走出去”大大滞后于“引进来”。这正是由于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时间还比较短,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对于一个仍处在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并不多,所以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因此,透彻地分
2、析对外投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尤其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其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和迅速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进出口AbstractSince we introduced the reform and the open policy, Not only in 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but also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b
3、een rapid development. But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scale of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ed, Going out a significant lag in the bringing in. This is as a result of foreign invest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still relatively short time, and have not many international
4、 experience which worthy of learning, so there will b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refore,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of foreign investment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ill tak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5、 the health of 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rapid development.Key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ort and export目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摘要IAbstractII前言1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2(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2(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2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一)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就业的影响3(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5(三)对外直接
6、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5(四)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6(五)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7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7(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偏小7(二)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与流出不平衡,导致贸易摩擦8(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8(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单一9(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体系不健全10(六)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缺乏竞争力11四、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12(一)尽快建立和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12(二)加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12(三)建立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13(四)建立一定的对外投资风险基金13结论14参考
7、文献1516致谢16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已经累计吸引外资9545.65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530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7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位置,贸易顺差2954.59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15300亿美元,全球第一。然而,截止至2007年,我国累计对外投资仅有1179.1亿美元,其规模远远小于所吸引的外资,“走出去”大大滞后于“引进来”。这正是由于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时间还比较短,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对于一个仍处在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值得借鉴的国际
8、经验并不多,所以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因此,透彻地分析对外投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尤其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其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和迅速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中国加入WTO以来,在国家制定的“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2002年的不足10亿美元,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迅速增加到了2007年的26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5.3%。截至2007年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1179.1亿美元,对外直接投
9、资存量连续增长。2007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48.4亿美元,金融类16.7亿美元。 1990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 (单位:亿美元)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总额91040432020212627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总额1910692728.555122.7211.6265.1注:1990至200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摘自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2至2007年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1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亚洲和拉丁美洲,且集中于避
10、税地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两年的数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非常广泛,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到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173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分布虽然广泛,但是呈现明显的集中倾向,亚洲和拉美地区国家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流向目的地。早在2003年以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就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的80%,其中中国香港地区占总存量的74%。拉丁美洲地区存量46.2亿美元,占14%。2004年以后亚洲地区投资存量下降,拉美地区比重上升,但亚洲仍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大的地区。2006年对拉美地区投资比重为18.5%,对亚洲地区投资比重
11、下降到62.6%,合计扔超过80%。另外,在具体投资地点上,多数企业都选择了传统避税地,比如2007年我国企业在开曼群岛、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传统避税地投资占当年流量的80%左右。2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2007年商务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所占投资比重较大,而制造业的比重仅有8%。2007年,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40.6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15.3%,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和黑色金属采矿业;商务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56.1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21.2%。而从投资主体所属行业来看,制造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鞋
12、帽制造业,纺织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其次为批发零售业,占14.3%;再为建筑业,为6.1%。3对外投资的方式以兼并、收购为主早期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投资办厂,将原材料基地或制造基地由国内转向国外是最主要的投资方式。近年来出现了跨国并购、参股、换股、BOT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因此,2005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占到当年流量的一半;2007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占23.8%,为63亿美元。从境外企业的设立方式情况看,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占境外企业数量的95%,联营公司仅占5%。4国
13、有企业对外投资占主体,但地方和民营企业投资比重正在迅速增加从投资主体数量来看,2007年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仍占主体,其比重为19.7%;私营企业为11%。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就业的影响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投资属于防御性投资。比如中国在澳大利亚开铁矿是为了开发国内的生产资源,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抢占市场份额等,这些投资往往能增加国外附属企业对国内资本设备、中间产品或辅助产品的需求,从而可以刺激国内的就业。而且这种国际生产转移活动所造成的劳动力成本的调整,有助于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方面那些可以对外直接投资
14、的产业或部门的工资有下降的趋势,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动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从而为国内原来那些因劳动力成本高昂而面临萎缩的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将对国内工资率的调整有影响。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扩大,海外生产将更多地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而如果国内生产仍然将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从而既可以吸引和消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国内就业上的调整成本可以通过转移和新增一部分劳动力就业的方式得到弥补,又可以使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均衡。因此可以大体上判断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是有促进效应的。事实上,沿海一部分与国际市场较接近的企业已率先“走出去”
15、其生产已遍布全球大部分区域。这些企业的管理职能都集中在中国总部,为国内创造了许多非生产性的就业机会,如吸纳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从事科研开发活动,聘用了大量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市场策划和营销人员,大量的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的管理人员等。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其子公司的国际经营业务会导致对中国法律、管理和工程咨询、国际金融等方面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服务于这些领域的中介机构人员就业。据估计,沿海很大一批类似的中介机构在近年来的兴旺发达与这些“走出去”的企业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创造或维持一部分母国就业,提高国内就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能水平,从而有助于国内就业结构
16、的优化。在就业区位上,中国就业人员在海外的配置并不均等,国内就业人员供给是过剩的,而国外就业人员的供给相对不足。因此适当的发展服务业以及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新增国内部分产业人员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就业结构而转移一部分产业人员的需求,从而有助于缓解部分劳动就业的不均衡现象,改善国内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因此,总的来说,根据目前中国发展对外投资的特点和国内的宏观经济现状,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是利大于弊的。(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外投资使现有生产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生产能力过剩、现有生产能力不能
17、充分发挥作用,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如不能及时调整,既会使我国现有资产存量的收益下降,导致呆、坏账的产生,使许多企业处境困难,又会影响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应该看到,这些过剩生产能力中有一部分技术和产品能够适应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这些生产能力,对外投资是继续使这些资产发挥作用、促进国内结构调整,减轻国内企业困境的重要途径。二是对外投资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内部升级是结构调整的另一个方面。面对全球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我国要尽快形成一批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成本和质量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高
18、技术产业,保持和增强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然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开发投入,许多生产项目需要大量投资。我国国内市场虽然容量大,但相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国内需求不足,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到国外寻求市场,对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三是对外投资能使世界名牌产品和全球著名企业形成和发展,进而促进产业间的结构调整。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要想从利用别国的著名品牌发展我们的产业,转变为培养我国自身的世界著名品牌,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组合,形成一批著名跨国公司,创立和发展我们的世界级品牌产品,这关系到我国的长期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以何种
19、姿态出现在新世纪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三)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购并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技术企业合资设立新技术开发公司,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先进设备,可以直接吸收许多在国内难以获得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建立在信息资源集中地的国外分支机构,还可以将从当地获得的大量技术市场信息及时、准确、直接地传递到国内公司总部,有助于国内企业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国际市场行情,从而优化国内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我国经济今后持续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动技术进步的能
20、力,取决于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能否迅速成长,例如为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光机电一体化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发展这些产业需要先进的技术、技能和管理方法。中国以往较多的采取引进方式获取技术,但引进的技术没有知识产权,有时还不完全适合国内市场和产业的需要。在国内自主开发,又存在缺乏科技资源特别是技术开发人才问题。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科技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或高技术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中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步伐,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相对而言,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的生产型企业
21、必须不断提技术水平和技术的适应性,以便能够在与东道国当地企业和其他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具有绝对取胜优势。(四)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出口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开办的生产性合营企业,一般由中方提供设备、物资、技术作为投资,从而扩大了成套设备和物资的出口,出口机器设备占总投资额一半左右;二是在国外合资开办制造和加工、装配生产企业,可以带动国产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劳务的出口;三是某些合资企业,中方以技术入股,以带动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和软件技术的出口;四是在海外投资办厂,能够迅速、准确地了解国际市场行情,及时反馈信息到国内,以减少出口盲目
22、性,及时输出国外市场适销产品;五是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之际,在海外投资办企业,可以有效地抵制外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带动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避开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所设置的配额、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或者利用所在国的出口配额,扩大中国的出口贸易。(五)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本国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弱,加之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实践经验少,在投资项目的选择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经营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利润再投资的能力。同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缺少信誉卓著的大型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的能
23、力有限,使得对外直接投资初始阶段的一次性资本投入更多地依赖国内资本。这同时也意味着,对中国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初始阶段的资本流出可能会给资本项目产生较大的负效应。当然,中国来讲,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负面效应并不显著,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如根据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资料,截止到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仅为1179.1亿美元。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以无形资产和实物资产流出的方式实现的这一现实,净货币资本的流出将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量。二是与对外直接投资相比,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较大。如根据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资料,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吸引外资累计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对外 直接投资 问题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