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docx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 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 称能力标准)。、总则(一) 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二) 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 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 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 I? 应用信息技术优
2、化 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II.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 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基本内容维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 式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1 .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 的作 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 化课堂 教学的意识。2
3、 . 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 功 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3 . 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 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4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 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子教 育资源 的工具与方法。5 .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6 .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 特 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 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7 .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1 . 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 要 求,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 术变 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2 .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 技 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育教 学的 支持作用。3
4、 .探索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 源。4 .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 现 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拓展 学生 的学习空间。5 .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 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6 .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 特 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 方 法,确定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 综合 能力的契合点。7 .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化教学过程8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 术资源。9 .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 教育资源。10 .确保相关设备与技术资源在课 堂教学环境中正常使用。11 .预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 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12
5、利用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 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组织13 .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接触技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管习注意力。理14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观察和收 集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行为进学习活动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与技8.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为学 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 学 习体验。数字9.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促进 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与 创 造。10 .确保学生便捷、安全地访问网络 和利用资源。出 11.预见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能遇到的 问题,制订应对方案。12 .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习方式, 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 应用 能力 标准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