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 写 本编制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时间:2010年11月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1工程基本情况简述长江水库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官花河上游,五桂山北麓,东经11325,北纬2229,水库集雨面积36.4km2。长江水库始建于1958年,原建库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中山县环城(包括现在的南区、东区、北区)、张家边、南朗3个公社的灌溉和下游地区的防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区快速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灌溉面积相应逐年减少,长江水库已改变为以防洪、供水为主,灌溉、发电为辅的综合效益工
2、程。 防洪效益方面:保护了中山市东区、火炬开发区、南朗及横门部分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京珠高速公路、逸仙公路、沿江公路、中山发电二厂等重要基础设施亦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供水效益方面:咸潮期每天向中心城区(长江水厂一期、二期)供原水22万m3/d,作为中山市中心城区的战略水库,占到总供水量22%以上,为市区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近几年,中山市受咸潮侵袭日益严峻,全禄、大丰等主力水厂供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中山市部分地区出现了低压供水甚至停水的局面,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长江水库作为中山市最大的淡水储备水源,在每年抗击咸潮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长江
3、水库自1958年开工建设至今,已运行50年,从未进行过清淤,水库库容日益缩小。为了进一步提高长江水库应对强咸潮的能力,确保中山市的供水安全,必须通过清淤扩容的方式来增加长江水库的兴利库容。为此,中山市水利局以(中水200682号)文向中山市政府请示对长江水库实施清淤扩容工程,并于2006年10月8日得到司徒伟湛副市长的同意批示。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位于中山市长江水库内,工程总投资约500万元,水库库床清淤淤泥砂工程规模为500万m3,拟采用小型射流吸船利用真空原理吸附库中水体底部的淤积物,经船内相关设备筛分,固体淤积物经传送带至运转船送至库边码头,在岸边堆放,再由运输车运送至堆填区堆填处
4、理。工程清淤范围严格控制在距离大坝1000m以外的库区,施工工期暂定4年半,分区域进行清淤。工程施工仅在非咸潮期间(一般为4月9月)进行,咸潮影响期间暂停清淤,以确保长江水厂抗咸期间的供水要求。2006年12月15日由中山市长江水库工程管理处(建设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施工单位)启动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并于2007年5月正式开始施工,后因施工对周边单位及群众的正常用水产生影响而安装净水设备、施工船舶检验问题等造成施工时断时续,并在2008年12月,为配合全国生态城市评估工作,再次暂停施工至今。长江水库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2工程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环境
5、长江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由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在所设置的4个地表水监测点中,各监测点水质均能满足类水质标准要求,说明长江水库水环境质量较好。(2)大气环境现状施工现场附近没有废气排放污染源,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3)声环境长江水库周围无工业噪声污染源,主要是自然环境噪声、生活噪声,根据对长江水库及怡景度假酒店监测结果,声环境质量现状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4)底泥环境长江水库属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其底泥标准参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执行。
6、根据实际监测结果分析,长江水库的4个监测点处的指标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要求。(5)生态长江水库属于五桂山生态保护区范围,根据植被调查结果,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可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其天然植被有常绿阔叶林、沟谷季雨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草坡等类型。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内动物种类也较为丰富,共有脊椎动物53种,其中还有小鸦鹃、鹰、隼、蟒蛇、虎纹蛙、穿山甲、三线闭壳龟以及猕猴、水獭、小灵猫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的扩张及各种人为与自然原因,导致五桂山生物资源急剧减少,而且它们所栖息的生境也在不断地恶化。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原生植被
7、及天然林保存较少,大部分为人工林,大型兽类几乎绝迹。本次环评对长江水库的水生生态进行了现场调查,根据各采样站的藻类污染指数,所有采样点的藻类污染指数均小于15, 表明该调查水体处于轻污染水平;而根据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该调查区所有区域均处于清洁水域的水平;根据底栖动物的调查反映调查区的水体为清洁类型,综合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及指示种及优势种的分析结果,可以判断本调查水域水体整体水质属于清洁水域类型。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概要(1)施工期作用因素和影响源中山市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工程的施工过程将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最主要阶段,可能会产生局部性和暂时性的环境影响。施工场地主要是施工营造区、临时堆场等。本
8、项目施工人数和施工机械较多,对施工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集中在施工期,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49月,历时约4年半。影响源主要有清淤作业引起的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机械废气、施工机械噪声、船舶垃圾及可能存在的溢油风险事故。(2)运行期作用因素和影响源本项目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运行期无明显作用因素和影响源。4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结论4.1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1施工期清淤工程废水污染源主要为输送到临时堆场的清淤物排放的排水,按泥浆浓度10%计,排水量计算为50万m3,由于水库的具体条件限制,不可能有大型疏浚船进库,只能采用小型吸泵式吸泥船清淤,每天
9、清淤量不超过1万m3,则每天余水量不到0.1万m3,余水经沉淀后利用不排入长江水库,加之清淤物在临时堆场会及时运走,因此底泥排水不会造成水库污染。清淤作业时由于绞吸搅动可引起局部水域污染底泥的再悬浮于扩散,根据同类项目的实际情况类比可知,以绞吸船绞刀为中心15m范围内的水域SS浓度明显增高,而在15m范围以外的区域水环境影响不明显,至50m范围外基本完全恢复。施工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必须收集后交由岸上处理,连同施工现场的生活污水运输至水库外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它废污水排放量相对较少,其它施工废水污染物主要为SS。由于在施工期废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不直接排入长江水库,总体对长江水库的水环
10、境影响较小。4.1.2运行期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后,在枯水期即抗咸供水期间出库流量增加,但增加的出库水量主要是作为供水直接进入输水管线,在平水期、丰水期保持不变。水库扩容后,由于库容的加大和水深的增加,使得流速进一步变缓。长江水库清淤扩容后,不会对流域水温产生大的影响。区域污染源较少,排入库区的富营养化物质很少,对水库的富营养化贡献较小。扩容后枯水期水量增加,正常情况下库区水质可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库区营养状态属中营养,正常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不会对下游水厂取水水质造成影响。4.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项目对陆生植物的影响是以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和一定数量的植被损耗,水生生物受影响,以及带来短
11、时期的水土流失为基本特征。据工程生态影响分析表明,本区域内绝大部分的植物覆被面积和之别类型没有发生变换,生境的异质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且改变的植被类型多为以灌丛林和人工林为主,这些类型在本区域内是较常见的植被类型,因此,工程对区域的生态功能不会造成大的改变,对植被类型分布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施工期间绞吸船的绞刀会使局部库底物质发生扰动,导致施工点附近水域的水生生物数量近期会有所下降,但由于水生生物本身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水库水生生物的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影响属暂时性、可逆性影响,因此工程施工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对因施工造成的水生生物量的减少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对损失的生物量进行补充。4.3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山市 长江 水库 清淤 扩容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