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x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018/04/04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摘要:文章分析青海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解决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中药材产业发展布局、发展方向和重点,为科学规划建设青海省中药材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设性建议。关键词:中药材,产业;趋势1中药材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大力引导下,通过招商引资的宣传,在社会上引起了开发中藏药药材资源的热潮,青海省境内的中藏药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利用地道药材资源开展的开发活动,从中藏药品延伸到功能保健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工产品等众多领域。截至2014年底,种植面积1.17万h
2、m2,主要种植区域大通、湟源、湟中、互助、乐都等县(区),品种以大黄、当归、秦艽、黄芪等为主。全省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55家,其中40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了新版(2010版)药品GMP认证,医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亿元。拥有“金诃”、“三江源”、“晶珠”、“三普”、“极草”等中国驰名商标,药品生产的剂型主要有丸剂、散剂、口服液、胶囊剂、冲剂、片剂等,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松石丸、新型藏药乙肝健、藏茵陈片、复方蒂达胶囊、肝泰舒、塞隆风湿胶囊等中藏药产品400余种,深受市场欢迎。2存在问题从总体上看,青海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缺乏对中药材资源的有效保护,良种繁育种植基地建设滞后
3、科技支撑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度弱、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这是青海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中药材资源保护体系尚未有效建立,野生资源流失严重。受青藏高原极端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药材生长发育周期较短,资源繁殖系数较低,仅仅依靠野生资源,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随着中藏药资源需求日益增长,许多中藏药材资源的匮乏问题已十分突出。目前,青海省境内已经有198个品种被列为国家和青海省的重点保护品种。一些地道中藏药材资源储量和分布急剧下降,例如,藏茵陈资源的实际收购量不足实际所需原料供给量的50%。暗紫贝母、桃儿七、羌活、甘松等药材品种已经成为濒危保护药材
4、品种。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资源的迅速枯竭,成为濒危甚至濒临灭绝物种持续增加,目前已被国家和地方政府列为濒危中藏药材的品种达20余种。二是中药材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未能充分利用。省内农业区,适宜栽种许多优质中药材品种,但由于受药农“低、小、散”传统种植方式方法和土地流转等制约,这种优势资源条件至今尚未充分利用,目前,除枸杞、沙棘等个别品种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外,其他中药材栽培品种较少,且产量低,未能形成商品竞争力,规模效益不大。三是产业化程度不高。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为普遍,产地精深加工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品牌建设和保护力度小,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检验检测体系和全过程追溯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材 产业 发展 现状 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