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
《云龙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龙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云龙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文本阶段成果云南省地图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5月目录第一章总则I第二章国土空间基础与形势6的一节现状与特征6君二节问题与风险8扉三节机遇与挑战IO第三章国土空间战略与目标12翁一节发展定位与城市性质12扉二节目标与战略13第四章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伊新格局16办一节严守国土安全施础16需二节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18W三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19第五章严格耕地保护,优化农业空间布局24扉一节实施新施数崎、匝“、生态“三位一体”保护24扉二节保障农业铲空间26第六箪牢筑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系统稳定28需
2、一节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28扉二书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29嘉三节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0第七章空间聚散有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34第一节优化城镇空间格同34第二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35第三节优化乡村空间布局38翳四节以“生态保护+文化引领+绿色健康”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的合发展40需五节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41第八章保护文化自然资速,塑造特色城乡风短44第一书强化历史文化保妒与利用44第二书塑造人文自然特色魅力空间.46Z三节瞿造富有地域特色城乡风貌47第九章完善肃大要素支探体系,建设安全媒色i效城乡49扉一节构建外联内通、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49第二节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设牖体系50第三节市
3、政般础设施54第四节构建安全韧性的综合防灾体系59第十章推进生态修复与国土综合整治67W一节生态修复67石二节国土综合施治71第十一章优化中心城区布局,建设山地健康宜居绿城74第一节优化空间布局与用地结构74第二节优化居住用地布局与完薛住房保障77M三书优化完善交通体系77扉四节提升公共服务设脩79第五节构建蓝绿交织游憩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80翡六节加强城市特色风貌管控,持续推动城市更新82第七节次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安全韧性86Y八节严格管控城市“四畿”91掂九节划定详细规划单元93第十二章完善区域协调格局94笫十三箪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96第一节强化传导,落实近期行动计划96W二节
4、近期行动计划与电点建设项目103第三节加强党的领导106一四节规划实施保隔政策与措施106哥五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109附表1!1附表1.规划指标表I1.1.附栽2.县域规划分区统计表112附表3.中心城区规划分区统计表112附表4.县域国土空间用途结构调整表114附表5.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规划表114附表6.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规划指标分解表116附表7.坝区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比例汇总表117附表&其他底线管控指标分解表117附表9.自然保护地一览表118附表10.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118附表I1.低镇体系规划表122附表12.村庄分类统计表122附表13.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123附表
5、14.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安排表151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西北部,东连洱源县、漾潟彝族自治县,南邻永平县、保山市,西交怒江像便族自治州泸水市,北接剑川县、怒江像傀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全县辖4镇7乡,总面积4370.47平方千米。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云龙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对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6、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I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州委九届三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全面落实上位规划要求,明确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战略定位、目标指标、空间格局、要素布局,为各级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要项目在云龙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奋力开创新时代云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五个聚焦
7、五个着力”为行动纲领,以落实州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两城一区、三个走在前为基本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推进各类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第二条编制目的规划是云龙县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为国家、云南省、大理州和云龙县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对其他规划涉及的开发保护活动提供指导和约束,是县域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
8、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第三条规划原则强化底线约束。树立底线思维,坚持耕地保护优先,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完善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等国土安全基础设施,提升公共安全,增强空间韧性。强化集约高效。坚持节约优先,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格局和用地结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协同发展,促进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强化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强化人地协调发展,塑造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让城市生活更舒适
9、更宜居,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强化系统治理。坚持“多规合”,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政策措施。建设并不断提升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第四条规划依据1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21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2 .相关文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通知(中办发(2019)42号)(4)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
10、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8号)(6)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和统一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基数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907号)(7)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耕地保护监督司关于加快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的函(自然资空间规划函(2021)121号)(8)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9)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云发(2020)7号)(10)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州(
11、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21年5月)(11)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征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调整完善内容意见建议的通知(云自然资便签(2023)460号)3 .相关规划(I)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2)大理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4 .国家、省、大理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文件第五条规划范围与层次规划范围分为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县域包括云龙县行政辖区的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约为4370.47平方千米。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北江两侧城镇集中建设区及周边需要规划管控的区域,东至和平村,西北至杏林村,总面积约为5.5平方千米。第
12、六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第七条规划效力规划中有卜.划线部分为规划强制性内容,卜.层级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得违背。第二章国土空间基础与形势第一节现状与特征第八条自然地理特征三州(市)结合部,大理州西大门。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东连洱源、漾洲县,南邻永平县和隆阳区,西靠泸水市,北接剑川、兰坪县。中心位置约在东经99。19,北纬25。5以东西最大横距9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09公里。县城距州府大理市143千米,距省会昆明市474千米。地势北高南低,
13、大理州西部重要生态屏障。由东到西有云岭、怒山两大主体山系及泄江、澜沧江、怒江三条主要河流。怒江、澜沧江、池江由北向南纵贯境内,受江水的强烈切割,山势磅礴,谷地幽深形成了高山峡谷相间的破碎复杂的地貌形态,古有“岩疆”之称。云龙属山区地形,从西到东依次呈南北向排列有崇山山脉、盘山山脉、清水朗山脉,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第九条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缓慢。2020年云龙县地区生产总值70.4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2777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3:39.7:37o全县户籍人口20.83万人,常住人口18.3万人,城镇人口5.5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8.04%(七普),低于大理州的42
14、88%和云南省的50.5%o第十条国土空间利用特征农用地优势明显。2020年全县国土总面积4370.47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4115.17平方千米,占比94.15%;建设用地67.22平方千米,占比1.54;自然保护用地52.35平方千米,占比1.2%;其他用地135.73,占比3.11%。林地基数大。农用地中,耕地344.16平方千米,占比8.36%;园地292.1平方千米,占比7.1%;林地3200.15平方千米,占比77.76%;草地244.29平方千米,占比5.94%;农业设施建设用地34.47平方千米,占比0.84%。村庄建设用地过半。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4.75平方千米,占比7.
15、07%;村庄建设用地44.54平方千米,占比66.26%:区域基础设施用地13.39平方千米,占比19.92%;其他建设用地4.54平方千米,占比6.75%。第十一条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比大,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约2691.1平方千米,占县域总面积的61.5%;生态保护重要区而积约1578.9平方千米,占县城总面积的36.1%o农业适宜空间小,农业生产受地形坡度约束较大。农业生产适宜区面积541.2平方千米,占县城总面积的12.4%,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以及西南、东北部。全县耕地最大承载规模为535.32平方千米。城镇适宜空间较小。城镇建设适
16、宜区面积24.2平方千米,占县域总面积的0.6%,主要集中在漕涧镇和功果桥镇,连片程度较好。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承载上限为24.17平方千米,城镇人口承载规模上限为25.44万人。第二节问题与风险第十二条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生态空间敏感脆弱。林草面积减少,生态空间转变为农也空间数量较多,毁林开荒普遍。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点多面广、破坏性强,生态空间脆弱。农业空间质量不高。耕地水源不足、坡度大,优质耕地少且空间分布不均,非粮化严重。村庄建设用地利用较粗放,宅基地数量多、布局散。城镇空间发展滞后。受地形限制,人地矛盾突出,城镇空间品质
17、尚不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资源约束矛盾凸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分布不均。第十三条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1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县域城乡空间有序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特色农业基础上的加工业发展良好,农旅融合格局初步形成:县域道路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和建设工程有序落实。县城空间格局逐步完善,组团型的结构基本形成。人口发展不及预期,城区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县域人口总量提升缓慢,县城人口总量低于规划预期值:县城西北部杏林组团和东南部和平组团发展动力不足;路网不尽完善;绿地与开敞空间分布不均衡。2 .土地利
18、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粮食安全有保障,土地整治有成效。社会经济稳中向好,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耕地保护目标完成较好,种植业发展快速,土地整治超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建设用地管控、基本农田保护存在问题。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压力大,大量耕地流转为园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建设用地和耕地的矛盾H益突出,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较差,土地用途区及建设用地管制区管制力度不强。第十四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灾害和风险评估生态安全风险:生态空间脆弱,与城镇、农业空间发展矛盾突出。城镇开发和农业发展侵占生态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发展、农业开发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威胁。环境承我能力不强,土地资源利用仍较为
19、粗放,能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分布不均,受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威胁。粮食安全风险:基本农田保护压力大,耕地质量与产出需加提升。耕地总量达标,人均耕地较为充足,粮食产量逐年稳步提升。但存在耕地质量不高、稻谷产量偏低、耕地资源搭荒浪费、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基本农田非粮化等问题。水安全风险:生产生活用水效率低,饮用水安全有隐患。农业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居民节水意识差,生活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供水能力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乡村地区饮用水源地保护不够,水质污染风险高,供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及水质监测设施,净水工艺标准偏低,缺乏有效的管护措施。自然灾
20、害风险:灾害类型繁杂、防灾减灾水平低。自然灾害存在种类多、发生频繁、点多面广的特点,对城镇建设、农业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等产生安全隐患。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尚未构成现代化自然灾害防治体系,难以全方位抵御各类灾害侵袭。国土安全风险:城镇建设与农业发展受土地资源限制,极易突破安全底线。建设用地利用率低下、布局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明显,受限于生态保护、地形起伏等原因,全县可供开发的城镇建设用地和农业发展用地极为有限,土地资源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三节机遇与挑战第十五条发展机遇多重战略机遇持续叠加,云龙迎来跨越发展新契机。“一带一路”、孟中印缅、中缅经济走廊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新时代西部大开
21、发、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云龙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和外部动力。枳极融入国家大战略,加快协同发展进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区域合作,奠定滇西城镇群县域中心城市地位。绿色推动新时代转型步伐,生态云龙迎来新机遇。云龙生态资源丰富,自然基底禀赋独特,加快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宝贵资本,以绿色发展彰显生态优势,大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积极构建完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努力建成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绿色高地。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生态功能提升等方面,为滇西地区提供先行范例,将生态保护、人文历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加速“含绿量”向“含
22、金量”转变,云龙将迎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机遇。第十六条主要挑战发展与保护矛盾加剧。云龙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时期,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推进,但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约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水等重要资源的刚性需求,使得生态系统质量和水、大气、土壤环境改善难度加大。产业转型要求加剧。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现有产业园区出现蔓延增长、低效利用、粗放管理等问题。经济总量和城镇化水平偏低,县城首位度有待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云龙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区域竞争剧烈。云龙县区位优势不够明显、发展能级偏小、中
23、心城区辐射能力较弱,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不够突出。亟需提升开放水平,打破行政壁垒,健全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基础设施薄弱。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存在交通基础薄弱、水利工程设施缺乏、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云龙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三章国土空间战略与目标第一节发展定位与城市性质第十七条发展定位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优化夯实生态空间,深化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协调优化农业和城镇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优化布局生物多样性友好村庄,鼓励乡村地区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经营活动,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乡村振兴。云南省绿色能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龙县 国土 空间 总体规划 20212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