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争议诉讼遭遇法律障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及法律救济路子被消灭.docx
《人事争议诉讼遭遇法律障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及法律救济路子被消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事争议诉讼遭遇法律障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及法律救济路子被消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事争议诉讼遭遇“法律障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及法律救济路子被“消灭” 人事争议诉讼遭遇“法律障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及法律救济路子被“消灭” 析北京海滨区人民法院第一例人事争议诉讼案民事裁定之违法性 四川精济律师事务所 何宁湘律师 【案情】 14年前解除公职14年后对簿公堂 法院受理多年前人事纠纷案 ( http:/.cn 2004年01月31日12:04 北京日报 北京法院网同时转载 ) 本报讯(通讯员李东民)昨天,海淀区法院受理了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后的第二起人事争议纠纷案件。此时距原告从1990年底被解除公职,到2004年初案件提起诉讼
2、并被受理,已经经历了近14年的时间。 原告称,其于1982年分配到北京某大学,担任图书馆西文图书的采编工作。1988年8月,经被告批准,自费出国学习。1991年12月回国后,被告以暂无工作岗位可供安排为由,未给安排工作,也未给任何待遇,原告多次申请未果。2003年10月,被告告知原告,其公职已于1990年3月17日被解除。2003年11月3日,原告收到了被告寄发的失业人员告知书,得知自己的人事档案已寄送海淀区某街道劳动科,且未上任何保险。原告在2003年11月24日,向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仲裁。12月19日,该仲裁委员会向原告下发了不予受理案件的通知书。 原
3、告一纸诉状诉至海淀区法院,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被告北京某大学作出的解除其公职的决定。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 注:据本案原告称:本案系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的另一起因原告刘某(系某著名学府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不服人事争议仲裁起诉案之前立案。 该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庭审理后一直未作出判决或裁定。当事人用电话就已超过审限问题询问承办法官,法庭未作任何解释却将该案由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改为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然后法院通知证据交换,连同简易程序中的两次证据交换,该案共进行了三次证据交换,后该案再次超过审限,法庭对此未作解释。 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法庭依据职权前往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调查收集证据
4、 2004年8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2004)海民初字第3078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注:原告)起诉。 【民事裁定书】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2004)海民初字第3078号 原告:,年月日出生,汉族,原北京理工大学干部,住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号。 委托代理人:,北京科兴双旺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被告:北京理工大学,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法定代表人:匡镜明,校长。 委托代理人:孙树理,北京市远东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赵文祥,男,北京理工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住北京理王大学1 34单元1402号。 原告与被告北京理工大学人事争议一案,本院依法进行了审理,
5、现已审理终结。 诉称,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理工大学,从事图书馆西文图书的采编工作。1988年8月经北京理工大学批准后,我自费出国学习。1991年12月我回国后即回到北京理工大学要求安排工作。但北京理工大学告知我学校现暂无岗位可供安排。在多次找北京理王大学协商未果的情况下, 我只能长期在外兼职,在此期间北京理工大学未给我任何工资待遇,也未给我明确答复。2003年10月,我得知北京理工大学已于1990年3月17日解除了我的公职,但北京理工大学在与我的多次交涉中,从未提及此事,亦未向我送达过任何解除公职的文件。2003年11月3日我收到了北京理王大学寄发的失业人员告知书,北京理工大学将
6、我的档案转到了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社会保险均未缴纳。2003年11月24日我向中央国家行 政机关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同年12月19日仲裁委向我下发了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现我起诉要求: 一、北京理工大学从北下关街道取回我的人事档案,并给我安排工作; 二、北京理工大学补发我自1991年10月30日至今的工资和其他相应的福利待遇; 三、确认北京理王大学对我作出的不保留公职之决定不生效。 本院认为,北京理工大学对作出的不再保留公职之决定形成于1990年3月17日,因对该决定不服于2003年11月24日申诉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但该仲裁委员会对
7、此人事争议并未作出实体处理,仅以不属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的受案范围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在此种情况下,将此争议诉至人民法院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关于“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之规定,故此人民法院对此案缺乏受理依据,之起诉应予驳回。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三十九条,裁定如下: 驳回之起诉。 案件受理费五十元,由负担,已交纳。 如不服本
8、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五十元,上诉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如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审判长李盛荣 人民陪审员高郑 人民陪审员宗家财 二OO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评析】 一、该民事裁定书所导致的法律后果 1、原告长达一年多的人事争议仲裁以及一审诉讼中,仍在程序问题原地不动,任何实体问题没有涉及。 2、原告在人事仲裁申诉中,因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导致原告申诉不成;原告的起诉又被北京海淀区法院的民事裁定书驳回,其结
9、果仲裁也好、法院也好均将原告对人事争议不服的申诉路子完全堵截。 3、而今当事人从理论上讲,看似还有上诉、申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三条路可走。但实际上,上诉的成功可能几乎等于零,对于申诉路子前途未知,对于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目前检察院一般是对法院生效实体判决抗诉,而对于驳回起诉的民事裁定的抗诉难度非常大。 4、前面三个结果是个案而言,而对于整个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当事人而言,如果人事仲裁委员会在没有任何法律监督程序、机构的现状下,如果全部作出“不予受理”,而人民法院又以“仲裁未作出实体裁决”不予受理,这就不是一、两个人事争议当事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大问题。 二、该民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事 争议 诉讼 遭遇 法律 障碍 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 申诉 救济 路子 消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