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正弦和余弦一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正弦和余弦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正弦和余弦一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正弦和余弦(一)教学设计用实验上数学课的新尝试一、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三、教具、学具三角
2、尺 彩笔四、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如图,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
3、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
4、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数学 九年级 下册 正弦 余弦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