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11月党务论谈文稿汇编(22篇).docx
《2023年911月党务论谈文稿汇编(2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911月党务论谈文稿汇编(22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3年9.11月党务论谈文稿汇编(22篇)目录1 .支部书记好党课有“里”也有“外32 .“点”击解锁主题党日活动“变”字密码63 .“活力全开”让党课教育“加热升温”94 .“接地气”让党课教育充满“三味”125 .“三个导向”让党员教育“吸粉、破圈、出彩”156 .“三个精选”让党课直击党员“味蕾”187 .“三合一”让党员教育“促成效”218 .“三气x三招三课增强党课影响力249 .“三式党课”让党员教育“入情入境更入心”2710 .“双向发力”提升拓展党员教育“三度”3011 .“抑扬顿挫”探寻党员教育“学习法”3312 .党课教育要“言”之有“度”3613 .党课要选在实处上讲
2、到心坎上3914 .党员教育管理的“穿针引线法”4215 .流动党员管理要踏在“点”上4516 .配“专”属套餐让党课更“对味儿”4817 .让党课“活”起来“火”起来5118 .让流动党员成为行走的“红色力量”5319 .让流动党员感受基层党组织“三春晖”5520 .细悟党课宣讲的“大小”之“道”5721 .用好“连环招”破解党员教育“三不”难题6022 .做实“选讲用”让党课教育“效”出强大63支部书记好党课有“里”也有“外党课是教育、引导以及塑造党员的重要方式。一堂好的党课能够启迪思想、升华灵魂,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其实党课也有“里”与“外”,不同人的党课“里”“外”也有差异。专家学者的党
3、课深邃于“里”,系统于“外”;榜样模范的党课真实于“里”,感动于“外”而支部书记的党课又有怎样的“里”“外”关系呢?支部书记的党课要有旁征博引之“里”和先行先学之“外讲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夯实党员的信仰基础,使之不断提升爱党热情、护党决心、兴党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唯有打开眼界,才能在大格局上影响、团结党员。因此党课的知识量要足、视野要宽,用来做论据的事例要多维度。这些旁征博引的论据要在备课时反复“咀嚼”思考,要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要懂得原理的上游下游。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支部书记要在备课阶段突出率先垂范的作用,先行先学、悟清吃透,第一时间把
4、自己关于党课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这样就能扫清一切围绕党课的“盲区”,用丰富论据牢牢支撑起论点,在授课时就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支部书记的党课要有真情实感之“里”和初心奉献之“外党课要想效果好,除了理论扎实,更要有真情实感。在逻辑和感情上双重发力,才能引起听课者共鸣。因此支部书记要结合身边党员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党课结构、语言风格。同时更要寻根究源,把党课中的真情实感延伸到现实里的为民事业。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课的发端与落脚也应紧紧围绕人民至上理念。讲课前可以有意识地带领党员开展服务群众活动,为讲课做铺垫、埋伏笔。在集中学习时,再用语言与这种初心奉献相呼应,就能给听课者”
5、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感觉。课后再鼓励和带动党员以理论为指导,以服务为载体,丰富和夯实知识,就能在情感上收获认同,并以此提升铭初心、讲奉献的意识能力。支部书记的党课要有字斟句酌之“里”和科学实践之“外党课是严谨严肃的,必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谨慎不仅要依靠书本上的先验经验,也要靠支部书记自身实践。我们党向来重视实事求是,重视科学实践。因此要通过语言对实践及理论进行精准定义和描述,就要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最终实现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授课者既需懂得凝练语言思想,更要用实践方式表达出来。以严谨的态度对“内”聚焦于撰稿,对“外”发散于日常。构建严谨的工作和治学氛围,以带头
6、实践、科学实践为路径,帮助党员涵养好知、求知、乐知的习惯。支部书记也能在此过程中提升讲稿质量、综合能力,实现以党课为基点,收获授课者与听课人同时受益的双赢效果。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支部书记不但要理清党课的“内”与“外”辩证关系,更要明晰党课与党建的“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只有把党课天然视作党的建设生态的有机组成,才可实现承上启下、转接顺畅。“点”击解锁主题党日活动“变”字密码主题党日活动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要想主题党日活动的展开真正收获实效,得在提高质量上出新招、下真功,以“三点发力”为抓手,巧用“三
7、变式”探寻主题党日“最优解”,推动主题党日活动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盯准“广泛参与”关键点,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提高主题党日活动“参与度”。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仅靠支部班子发力,没有党员的广泛参与,主题党日活动就得不到保障。因此,要鼓励基层创新、支持首创,探索更多的活动形式,发挥基层智慧,充分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让主题党日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自己的节日”。要针对流动党员,采取“线上、线下“双会场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线上主题教育,以“网上课堂”“视频讨论”“微信推送学习资料”等切合实际的主题党日形式,线上深入开展学习党史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教育等活动,把主题党日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8、铭初心,强党性,让外出党员“流动不流岗”,确保每一位党员都参与其中,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找准“因人施教”着力点,变“高大上”为“接地气”,提高主题党日活动“感染力二主题党日活动要下足“因人施教、因人施策”功夫,要根据党员“口味”并结合党员个体需求、阅历、接受水平等因素综合施策,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大上、阔气派,在聚焦党员爱听、爱记、爱学的当面上因人施教、因地施策,将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报告里的新概念、新提法、新要求转化为一听就懂的家常话,将有血有肉的身边事和耳熟能详的大道理结合起来,使党员能吃到“热气膊膊”的精神大餐。要把理论学习内容从“高大上”转化“接地气”的乡音俚语,用编闲传、
9、讲故事、拉家常的方式贴近党员开展主题党日,让党的声音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让党员听得懂、记得下、有所获,通过多措并举激发党员想学、愿学、爱学之心。把准“为民服务”落脚点,变“重说讲”为“真落实”,提高主题党日活动“实效性”。很多主题党日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抽象概念化东西较多,一些深邃深奥的理论知识,党员听不懂可能也不想听。因此,要把主题党日融入到日常的为民服务当中,以服务人民的“热心”推动主题党日开展,用实际行动嬴得群众的好评。要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将“重说讲”变为“求落实”,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城乡帮困、安全生产、卫生清扫等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走出办公室、迈出家门、深入农村和小
10、区,讲理论、促文明,化积怨、聚人气,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可以切身感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有效蜡强主题党日的实效性。“活力全开”让党课教育“加热升温”党课作为党内组织生活、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思想教育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党组织开展党课不同程度出现,党课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与工作脱节等情况。面对困境,基层党组织应“活力全开”,在进一步丰富党课内容、创新党课形式上下功夫,精准匹配打造各类党课,使党课教育“加热升日”J皿O在“党课内容”上出“实招”,让党课教育有“色”有“味党课枯
11、燥乏味常因党课没有明确的施教目的、方向和设想取得的效果,为完成上党课而上党课,课程内容也单一,达不到教育效果。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课教育时,应突出生动有趣,按需授课、分类讲课,可以用通俗的语言,以小案例诠释大道理。村、社区、机关、两新企业等领域可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直播间等阵地资源开设“流动党课”“田园党课”“车间党课”,组建由支部书记带头讲、身边榜样示范讲、普通干部争先讲的师资队伍;通过互动式、交流式的面对面,引导党员联系自身经历分享感悟、交流思想、集中研讨,提升党课活力、提高“教师”活力,把党的理论知识贯穿其中,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让党员学有所获
12、学有所得。在“党课形式”上出“奇招”,让党课教育有“感”有“景随着时代的变化,常规的会议室党课满足不了党员的需求,也很难使党课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新时期的党课教育应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激发兴趣、贴近生活、走进内心、触动灵魂。基层党组织在党课设置上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拒绝“填鸭式”教育。将党课由“线下”搬到“线上”,由“固定场所”搬到“动态场景”,将沉浸式教育体验、VR教育体验、红色影片展播、红色直播等形式融入其中,增强党课教育画面感、立体感、直观感;更要引导党员干部“到农村、进企业、走农户”,开展“沉浸党课”学习,激起干事创业的热情;到红色教育基地“观现场、悟思想”,追寻红色记忆,让党员身
13、临其境沉浸其中接受思想洗礼,在触动内心深处的同时,更加自觉珍惜当下,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在“党课实效”上出“绝招”,让党课教育有“思”有“为理论指导实践,党课教育和中心工作密切相连,为中心工作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基层党组织要以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为导向,将党课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党员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灵活开设多种多样的“实践党课”,让党员在党课中传承精神,在实践中锤炼党性。通过运用“党课+志愿服务”“党课+基层治理”“党课+产业发展”等模式,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展特长,推动党课教育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让党课走出课堂、走近群众、走进生活,把党的理论知识变为实际行动回应“民之所盼
14、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效,在纾民困、解民忧上做出实绩,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日常工作之中,真正让党课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的“补给站”、工作的“助推器”。“接地气”让党课教育充满“三味”党课作为党内组织生活、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支撑”。党课讲得好,关键是要让听课者喜闻乐见、入脑入心,达到见行见效的效果,这就需要“手不释卷、挽起裤管、搭起袖子”,真正让党课教育充满“书香味”“泥土味”“汗水味“手不释卷”品读真理墨香,让党课教育充满“深学细悟”的“书香味党课是武装思想、凝聚共识的有力武器,而理论知识是构造党课的“肌体细胞”。党课要有“党味”,有
15、手不释卷”的“书香味”,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课教育的首要任务,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筑牢党性基础,将大理论细化为小选题,用贴心话讲清大道理,不断增强“手不释卷”的自觉。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品读“信仰的味道”“真理的墨香“,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素质,铸好信念之魂、炼出意志之钢,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推动党课教育真正成为淬炼党性的火炉,走进党员灵魂深处。“挽起裤管”走向田间地头,让党课教育充满“深入基层”的“泥土味”。农村党员时间不固定、参加
16、组织生活难度大、集中教育管理难,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党课教育模式,探索打造“田间课堂”,把党课搬到田间地头,聚拢当地从事农耕农业的党员,变枯燥的会场培训为生动的田野实操。坚持“党员群众想听什么,党课就讲什么“,组建师资队伍、技术人才、行家里手下沉到一线,聘请一批“土”专家,采取巡回演讲、流动课堂、情景模拟等途径,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在田间地头为党员讲课,打造家门口的教育阵地,开展“互动式”“沉浸式”学习,真正让党课既通天线,又接地气,既富含教育营养,又符合党员口味,让党课教育更接地气、更吸人气。“橹起袖子”深入发展前沿,让党课教育充满“真抓实干”的“汗水味”。讲好党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党员干部干实
17、事、解难题、惠民生的能力水平。因此,党课教育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引领、组织推动和组织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要把党课融入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紧密结合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以学促干、以干促学,深入一线践初心、担使命,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多从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痛点等“真”问题入手,确保党课讲到“点子上”,回应“真”需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党课教育沾着泥土、带着露珠,“上通天线”“下接地气”,让党课真正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强化作风、增长才干的重要“法宝”。“三个导向”让党员教育“吸粉、破圈、出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
18、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基层党员在学习教育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在形式上“有颜有料”,让党员教育“吸粉”“破圈”“出彩”。坚持“需求导向”,讲好“定制课堂”让课程内容“能吸粉聚焦党员群体特征、工作领域,精准制定科学、实用课程。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突出培训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大局,构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专业技术等课程体系;坚持按需立项,广泛开展基层问需调研活动,深入一线收集基层诉求,准确掌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党员学习需求,按需开发和制作精品
19、课件;围绕机关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干部,形成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分层分类培训体制,围绕班次设置、专题方向、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内容,梳理意见建议,把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作为培训的主要阵地,采取一班一主题、一期一内容方式培训I,提高党员干部培训的精准性、针对性。坚持“创新导向”,搭建“本土舞台”让教育活动“可破圈聚焦本地风土人情、党员兴趣爱好,通过民俗活动,离教于乐抓好教育。根据党员培训计划,拓宽党员日常学习渠道和途径。“线上”充分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及时向党员干部推送党中央决策部署、党员教育片
20、等各具特色的理论知识,让党员随时学、常态学、跟进学,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要。“线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组建由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离退休党员组成的红色宣讲队,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功能,开展“送学上门”,以“拉家常”的方式讲党课,在讲好党课、常讲党课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坚持“实用导向”,实行“练兵计划”让党员干部“干出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党员教育培训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紧扣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亮身份、认岗位、做表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参与乡村振兴、政策宣传、信访维稳、志愿服务等工
21、作,在实践中检验党员教育培训成效。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前往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烈士故居等参观学习,集中观看红色革命电影,现场聆听革命故事、重温红色历史,强化党性实践,切实提升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托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聚焦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开展专业化全覆盖轮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个精选”让党课直击党员“味蕾”党课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加强党性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党课的质量高低、有效与否,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全面提升党课教育质量,要坚持规范“菜单”、精准“配料”、多元“上菜”,激活党课教育
22、三味二精选“原料”,让党课“党味”直击党员“味蕾”。党课是武装思想、凝聚共识的有力武器,而理论知识是构造党课的“肌体细胞工党课要有“党味”,有“手不释卷”的“书香味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筑牢党性基础,将大理论细化为小选题,用贴心话讲清大道理,不断增强“手不释卷”的自觉。有“走街串巷”的烟火气,能抓住关键点,围绕工作重点,听取基层声音,组建师资队伍、技术人才、行家里手下沉到一线,采取巡回演讲、流动课堂、情景模拟等途径,开展“互动式”“沉浸式”学习,真正让党课既通天线又接地气,既富含教育营养又符合党员口味,让
23、学习成为党员政治思想的“充电站”、理论知识的“补给站”、红色基因的“传递站”。精选“配料”,让党课“鲜味”直击党员“味蕾”。党课教育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投其所好”,坚持分层分类培训,注重因人施言、因材施教;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创新载体方法,让有意义的党课变得“有意思”,灵活采取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造“传统课堂”、拓展“红色课堂”、用活“田间课堂”。结合“主题党日”“政治生日”等时机,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经典等情景党课,置身其内、置责其中,在“润物细无声”中长知识、受教育、增信心。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把课堂搬到党
24、性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和革命遗址,在身边人身边事的榜样力量下,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让基层党组织普遍“动起来”、党组织书记常态“讲起来”、广大党员经常“学起来”。精选“手法”,让党课“韵味”直击党员“味蕾”。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以往党课教育多是“照本宣科”“闭关说教”,党员学而“无感”、收效甚微。在价值观念多元、传播手段多样的当下,党课既要守稳方向、守住立场,也要因势而变、与时俱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让党员喜闻乐见、愿听爱学。创新把党课讲到“火塘边”“田地间”“边境上”,以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为前提,多用“土语”、多讲“群众话”,与党员干部一起分享感受、畅谈变化、共话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911 党务 文稿 汇编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