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有点警惕性.doc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有点警惕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有点警惕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三_年级教学设计姓名 学校 色块主题(框题)有点警惕性教材分析有点警惕性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第9课的第一个框题。这一单元对应的是课标 “我的健康成长”中第6条的内容。以“体会生命宝贵”、“学会自护自救”“警惕人际交往安全”构成单元的逻辑主线,三课都聚焦儿童健康成长中的安全问题,但每课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三课主题逐层深入。这一框题所在的第9课“心中的110”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因心智不够成熟、好奇心重、自主活动空间逐步扩大、安全知识匮乏可能带来的人际交往中的安全问题为核心,设计了以防盗、防骗、防拐、防性侵为主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2、教育学生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要保持警惕性,引导他们初步形成人际交往安全意识。 “有点警惕性”这一框题所呈现的范例内容主要是侧重对学生家庭日常生活中的防盗、防骗安全意识培养。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好奇心又重,他们的自主活动空间逐步扩大,独自在家的情况比较普遍,可能接触到的陌生人机会大大增大,而他们的安全知识又相对匮乏,对陌生人的警惕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能充分地认清社会的复杂性,与陌生人交往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欠缺,亟需了解并掌握独自在家警惕性的自我保护常识。活动目标1、通过再现儿童独自在家时潜藏的人际交往中的危险情景,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引导他们初步认识社会的
3、复杂性。2、在交流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习几种独自在家时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通过课本故事交流,引导学生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学会冷静、智慧地关心他人的安全。重难点提高独自在家时的警惕性,学会运用生活智慧保护自己。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调查班级学生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的情况2、相关视频制作成课件。活动过程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规划反思与评析导入一、直接导入,解读课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9课心中的“110”。 110是什么?我们知道,110是不能随便拨打的,什么情况下要拨打110报警呢?我们课题中的“110”指的是什么呢?2、随着我们年龄
4、的增长,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很多的陌生人,虽然我们相信大多数的陌生人都是好人,但我们也不得不提防,有些陌生人会对我们不怀好意,甚至危及我们的安全,特别是我们独自一人在家的时候,遇到陌生人来敲门,心里一定要有对,警惕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板书课题:有点警惕性)交流回答交流回答开门见山,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明确本课学习目标3从单元主题到课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明确安全知识学习对保障自己平安成长的重要性,明确本课学习的目的。板画的门非常形象地让孩子明确了本课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一:陌生的敲门人1、大家看这个统计图,这是我对咱们班同学“有没有独自一人在家过”情况的调
5、查结果,谁来读一读?(出示统计图)2、师:通过调查,我们知道我们班有13名同学独自一人在家时,遇到过陌生人来敲门,我请他们来说说,当时是谁来敲门,来干嘛来了?。(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贴)3、师:大家看,这些来敲门的陌生人还真是各种各样,哪些陌生人是我们可能见过的呢?我们根据同学判断的他们来敲门的目的,把这些人分分类吧。(根据学生发言,移动相应板贴卡片)4、同学们,当我们独自一人在家,面对这些不同类别的陌生人来敲门,我们的警惕性一样吗?要不要给他们开门?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有警惕性的表现?了解并读出统计结果交流回答交流回答通过了解班级同学独自在家遇陌生人敲门的经历,感知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初步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教案 有点 警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