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Word版.doc
《介入手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入手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Word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介入手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在综合导管室里,不管是经血管内操作还是非血管操作都有它的共性,好多并发症的出现并非仅在心内科或外周的介入手术中,也并非局限在经血管或非血管介入手术中,有它的共性也就是常见性,这里仅将常见的并发症做一阐述。 一、血管夹层(一)血管夹层:在影像上的表现(1)注入对比剂时仅见内膜下的小的透明双轨,对比剂无残留,属于轻度夹层。(2)双轨增大,无或仅有轻度对比剂残留,属小夹层对血流几乎无影响。(3)成分离的帽状,持续对比剂残留。(4)螺旋形充盈缺损。(5)持续性充盈缺损。(6)血流完全中断,属重度加层(二)血管夹层形成的原因夹层是指血管扩张部位造影可见的管腔内充盈缺损、管
2、腔外造影剂滞留或内膜片,是导致血管急性闭塞的主要原因。(1)穿刺成功后植入导丝有阻力是导致穿刺点夹层的的关键。(2)推送导管时,导丝不在导管的尖端先行,导管会损伤动脉内膜。(3)操作粗暴盲目推送导管。推荐精选(4)血管钙化较重,球囊导管没能逐级扩张,植入直径较大的支架。(三)夹层的处理(1)根据夹层出现的病种、位置采取不同的方法:下肢夹层的出现一般不需特殊的处理,可以用球囊扩展,必要时置入支架。(2)冠状动脉夹层的出现,对于轻度的夹层甚至是螺旋型的夹层出现也可以尽快置入大小直径相等的支架。(3)对于重度血流完全中断的夹层需紧急处理。二、栓塞性并发症(一)血管内介入治疗与血栓的关系(1)导管室大
3、部分手术在血管里操作;(2)导管在动脉里滞留易形成纤维蛋白包而出现栓塞;(3)术前抗凝血药物使用不到位;(4)导管材料在血管里操作致斑块脱落;(5)患者高凝状态、卧床、肢体制动、加压包扎、静脉曲张等。(二)血栓形成的表现1肺栓塞临床表现肺栓塞临床表现胸闷憋气、胸痛,卒死。心电图:v1-v4 T波改变或ST段异常;导联S深、出现Q波联合T波倒置等。推荐精选2下肢血栓的临床表现下肢血栓的临床表现体温底下肢体感觉迟钝、肿胀、肤色变深、足背动脉触及不到搏动等。3脑血管血栓塞形成的表现脑血栓血栓塞形成的表现轻度时可出现不断地打哈欠,酸塞到比较大的血管时出现功能障碍、意识障碍。4冠状动脉出现血栓时冠状动脉
4、出现血栓时,血流变慢甚至无血流或无复流。(三)血栓形成的处理1脑血栓急性血栓形成的处理尽快地经导管注入尿激酶,根据患者的情况视尿激酶的应用计量;对较小较硬的斑块可使用微导丝将其顶到血管的远端,将并发证降到最低。2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处理可采用抽吸导管将12.5毫克的替罗非班稀释到10毫升,抽吸1ml(1.25mg)给操作者,让其再稀释至10ml,通过导管直接注入冠状动脉。再将剩余的11.25mg稀释到50ml的空针中,用微量输液泵以2ml/h的速度给患者注入。3其他部位为血栓形成的处理除了用尿激酶溶栓外,还可以置入溶栓导管将溶栓药带回病房处理,需按时复查溶栓的效果。三、术中休克的病因与处理推荐精
5、选休克是一种急性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各科严重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介入手术中因诸多原因并发的危险信号。其共同的特征是有效循环量不足,组织和细胞的血液灌注虽经代偿仍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液灌不良,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瘀滞、脏器功能障碍和细胞的代谢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因此,休克的发病规律一般是从代偿性低血压(组织灌注减少)发展到微循环衰竭,最后导致细胞损伤和细胞死亡。多由于失血、脱水、创伤、感染、心功能不全,及过敏等原因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低血压,收缩压降至11970Pa以下,脉压小于2660Pa,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肢体发绀,浅表静脉萎陷,脉搏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介入 手术 常见 并发症 处理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