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鼻祖子贡全传一起学习子贡的儒商之道.doc
《儒商鼻祖子贡全传一起学习子贡的儒商之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商鼻祖子贡全传一起学习子贡的儒商之道.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序 言生意,原指生机、生命力,后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的买卖行为。因为有了买卖,就有了生意,也就有了商人。时至今日,生意已经成为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一书中说:“在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西方还在主宰一切,他们制定了游戏规则。日本人就是遵从了这些规则而获得经济腾飞的。但现在,亚洲人(除日本人外)是按照他们自己的一套规矩办事,并同样稳操胜券。”近几十年,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所采用的经营方式,正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走向。这股力量,被外界描述为“儒商”。到底何谓“儒商”?很难一言以蔽之。不妨将这个词汇拆开来看!那么什么叫“儒”呢
2、说文解字上说:“儒,柔也,术士之称。”据汉书艺文志引其别录说,儒家者流,最早可能出于“司徒之官”,其工作职责是游文于“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以道为高。近代学者章太炎接着刘歆的研究往下说:“古之学者多出于王官。世卿用世之时,百姓当家,则务农商畜牧,无所谓学问也。其欲学者,不得不给事官I儒商鼻祖全传府为之胥徒所谓宦于大夫,犹今之学习行走尔。是故非士无学,非学无士,二者是一而非二也。”“儒”这一称谓的最早记载见于论语雍也。孔子在这里告诫他的学生子夏说:要当就当“君子儒”,千万不要当“小人儒”。由此可见,至少在孔子之前就已经
3、有了“儒”,而且已经分化成“君子儒”与“小人儒”两大阵营。而“商人”一词是由“商国之人”演变而来。商朝是距今三千六百多年前的奴隶制王朝,后被周武王所灭。西周初年,商代遗民既无特权又无土地,处境极其悲惨。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于物品交换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甚至还出现了集市。易系辞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说明,大约在商周时代就已经有了集市。然而,商朝贵族不屑于这样的“雕虫小技”,就将机会让给了商代遗民。于是,为了生计,这帮人就东奔西跑做起买卖来。久而久之,老百姓以为做生意的都是“商人”;凡是看到生意人都叫“商人”。从此,“商人”就成了生意人的
4、代名词。那么,“儒”与“商”是如何合为一体的呢?让我们将目光拉回到雅典城邦的古代奥运会时期。当欧洲人还沉浸在神话当中,用健美的身体向奥林匹斯诸神表达敬畏的时候,遥远的东方却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变革。旧的制度土崩瓦解,新的力量迅速上升。各个诸侯国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但当时信息并不准确、灵通,法制又不严密完备。因此,虽然商业行为已经存在,但如何规范商业行为,成为当时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春秋多义士”,“一诺重千金”。春秋战国时的“义士”最大特点是“重然诺,轻生死”,他们对“诚信”精神的执著追求到了令人惊奇、惊叹的程度。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这种价值观逐渐扩散到了商业领域。在机遇与风险并
5、存的春秋商界,为了趋利避险,在商业交往实践中形成了以“契约”和“诚信”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商业主II流文化。“契约”以互利共存为目的,以协商谈判为手段,以“诚信守诺”为基础。“契约”的实质是在对集体利益充分尊重的同时,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自觉的契约理念和诚信精神,一定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契约”是商业文化的行为准则,“诚信”则是商业文化的道德基础。人无信则不立;市无信则不兴;商无信则无誉。在这一过程中,以“诚信为本”的儒和“唯利是图”的商逐步融合,诞生了所谓的“儒商”。“儒”者,研习孔孟之道,讲究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商”汇通天下,利用手中资源创造无尽财富。或是知识分子下海,或是
6、商人上岸从文,或是岸上岸下两栖亦商亦文,交汇融通铸成“儒商”。有人因此将“儒商”描述成“具有人文情怀的商人”,不无道理!本书所要介绍的,是素有“儒商鼻祖”之称的子贡。公元前520年,一名男婴呱呱落地。他天资聪颖,从小就被视为神童;他三易其师,跟随万世师表孔子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他封过侯拜过相,也做过生意,成为商界领袖。在司马迁的笔下,他是学者、演说家、孔门高徒、商界领袖。他不是第一个“儒”,也不是第一个“商”,而是天下第一儒商子贡。子贡像III序言儒商鼻祖全传子贡姓端木,名赐,是孔子门下的话题人物。论语当中,提及子贡38处,毁誉参半。他既被孔子赞为“瑚琏之器”,又屡次遭
7、到老师的点名批评。与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相比,颜回闻一知十,而子贡闻一知二。但颜回空有满腹经纶,却落得家徒四壁,身无长物;而子贡则学以致用,大发其财,家赀万贯,成为当世数一数二的商界领袖。颜回空有鸿鹄之志,却苦无一用,英资早逝;子贡学有所限,却能活学活用,凭一己之力改变五国命运。如果把当时的情形比作当今世界足坛,颜回就是荷兰队,顶着“全攻全守”的美名,坐定了“千年老二”;而子贡则是西班牙队,闷声发财,一不小心成为“世界第一”。高处不胜寒,坐上了商界领袖的宝座,各种马屁精接踵而来。难能可贵的是,子贡在高处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人曾抛出“子贡贤于孔子”的论调。这时,子贡针锋相对:先生的学问就好比深
8、宅大院,高峻的山墙里面潜藏着锦绣河山,只是普通人无缘相见;我的能耐好比怡情小院,矮矮的篱笆围着浅浅的院落。话虽这样说,子贡仍然是幸运的。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贤,而子贡以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成为儒商鼻祖。本书要讲述的,正是子贡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IV目 录第一章 子贡家世.1 第一节 乱世春秋,危机中潜伏着机遇.2第二节 端木家的天才少年.7第二章 弥足珍贵的求学时光.17 第一节 子贡言学. 18第二节 子贡问政.24第三节 子贡品人. 29第四节 子贡论行. 36第三章 周游列国,14年的漂泊生活.41 第一节 窘迫的从政经历,漂泊生涯的开端.42第二节 在“兄弟之邦”的期待与徘徊.
9、 49第三节 漂泊,是命运的产物. 58第四节 漂泊中难得的学术时间. 66第五节 想家的念头. 73第四章 一个人导演的世界大战.81 第一节 子贡出马,初战告捷. 82第二节 游走在吴、越之间. 89第三节 史上最牛的连环计. 951儒商鼻祖全传第五章 子贡的经商生涯.103 第一节 孔子的首席赞助商. 104第二节 开跨国公司的“大哥大”.111第三节“战争之王”的奥秘. 118第四节 追忆孔子=“发死人财”?. 124第六章 子贡的商业智慧.13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子贡的生意经. 132子贡的七种成功特质. 140子贡时代的经营家. 148附录 子贡年表. 203后 记.205
10、参考资料.2072第一子贡家世儒商鼻祖全传第一节 乱世春秋,危机中潜伏着机遇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脚下,都有一方蕴藏着机遇与挑战的沃土。瞅准机遇、把握良机,则成功指日可待。反之,只能看着机会从自己的指尖溜走,终其一生碌碌无为。同理,回顾子贡的一生,也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说起。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驾鹤而去,周王朝又一次陷入风雨飘摇的动荡局面。景王在世时,太子寿短命夭折,之后储君位置始终悬而未决。身为一代帝王,景王连这点决断都没有?非也。帝王自有帝王的烦恼。皇恩浩荡,但宝座只有一个。景王的悲剧就在于儿子太多,反倒不知道该让谁进驻东宫。景王打心眼里喜欢儿子姬朝,横看竖
11、看觉得这是一块当帝王的好材料。但有一样,姬朝是庶出,他前面还有好几位哥哥。换句话说,在强调立嫡立长的宗法社会,姬朝登上帝王的概率微乎其微。所谓一叶障目,景王只看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快乐成长,却忘记将生前身后事做个了结,储君问题就这样耽搁了下来。在世袭制度下,储君问题那可是大问题。搞不好,会像火山喷发一样,动摇王朝的根基。现如今先王已死,各方蠢蠢欲动,一场恶斗在所难免。最先传出消息的是姬朝这边。朝野风传,先王将死之时,曾委托大夫孟宾辅佐王子姬朝上位。消息一出,另一股政治势力坐不住了。2向来与孟宾不合的刘卷联合朝中重臣单旗推举姬猛继任新王。一将功成万骨枯!刘卷一不做二不休,向敌手举起了屠刀:孟宾,就拿
12、你的血祭旗吧。作为当事人的另一方,姬朝也不是好惹的。父王曾经的许诺还在耳边环绕,这帮土鳖就来跟我抢王位,看我不灭了你。姬朝带领一支由失势官吏、百工和士兵组成的军队杀将过来,跟支持姬猛的军队打成一团。刘卷战败出逃,单旗护主,死守王宫保卫姬猛。僵持不下的时候,姬朝的党徒趁夜潜入王宫活捉了姬猛。鲜红的火光中,单旗落荒而逃。除恶务尽。姬朝一声令下:追,杀!旗下官兵循着敌人的足迹一路追杀。看起来姬朝胜券在握,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姬朝杀得兴起,却见前路掀起滚滚烟尘,走近了才发现来者是敌非友。原来,晋国国君得知主上有难,紧急派遣大夫籍谈、荀跞带兵前来救驾。不早不晚,双方正好打了个照面。这一下,形势急转之下
13、姬朝离王座只差半步之遥,结果迈出去的腿被人一棍打了回来。反而是姬猛,摸了一把烂牌,眼看要输个精光了,突然时来运转,大杀四方。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姬朝被打回了乱臣贼子的原形,姬猛则重新登上了帝王宝座。只可惜姬猛命薄,平白受这么一场惊吓,没过几天就病死了,庙号周悼王。昏天暗地厮杀了一场,却没有真正的赢家。晋国以护国功臣的姿态拥立周敬王继承大统,成为这场战争的得利者。说到这里,各位别忘了姬朝还活着呢。没错!他不仅活着,还在积极准备反扑。新王登基的第二年,姬朝带着一支大军气势汹汹地杀过来。昔日的“乱臣贼子”,如今有备而来。姬朝率军连战连捷。他一路杀进王城,兴奋地嗷嗷直叫:我姬朝又回来啦!敬王兵败,只有
14、龟缩在王城东边的狄泉。姬朝战胜,却没有“宜第一章子贡家世3儒商鼻祖全传将剩勇追穷寇”。两人你瞪我,我瞪你,形成了对峙局面。没多久,姬朝就被周世卿尹氏拥立为王。敬王居城东,称东王;姬朝居城西,称西王。天空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却出现了两个周王,蔚为壮观。这种“二王并立”的荒唐局面持续了一段时间,晋国坐不住了。周敬王三年,晋国卿大夫赵鞅召集各路诸侯商议国事,最终对外宣称:敢叫板王室正统,就灭了你。一支以晋国官兵为主的护国军迅速成立,并在次年杀入王城,将姬朝和他的支持者团团围住。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本支持姬朝的周世卿倒戈,挥起大刀向昔日的主子砍去。大势已去,姬朝一声长叹,带着亲信逃奔楚国,一去不复返。至此
15、大周朝终于暂时归于平静。前述种种丑闻,让一位老夫子扼腕叹息,捶胸顿足。他不是别人,正是被奉为万世师表的儒学先师孔子。他一生精研义理,主张以周礼治理乱世,却苦无用武之地。看着天朝上演的这一幕幕闹剧,孔子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同样让孔子揪心的,还有与鲁国比邻的卫国。作为周王室的嫡系部队,卫国从诞生的那一年起,就肩负着匡正乱世的使命,却不幸成为“扶不起来的阿斗”。如今当政的卫灵王,更不幸成为了反面典型。说起卫灵王,也是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这里稍作介绍。卫灵王是卫国第28任国君。他老爹襄公偶然临幸了一位姬妾,姬妾意外怀孕,而怀孕就意味着王室血脉的延续。就在这时,地位不高的姬妾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
16、一个头上顶着光圈的慈眉善目的老人说:我乃康叔老人家也。你肚子里的儿子血脉高贵,是卫国宗室的合格接班人。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元”。还有一件更好玩的事儿。据左传记载,卫国权臣孔成子也梦见康叔对他说:“立元为太子,我让你的后人圉与史苟一起辅佐姬4元。”另一位重史朝也做了同样的梦。打个比方,一只猫遇上千里之外的另一只猫。两个小家伙一打照面,发现大家的看家本领都是抓老鼠。之后会发生什么,不用我再赘述了吧。围绕卫国储君问题,产生了如此多的流言。这是偶然,还是别有预谋?史书上没有说,我们也不好妄自揣度。不过,三个梦却将这三位关键人物拉到了同一战壕。枕边风加上朝中大臣的言之凿凿,为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赢得王
17、座争夺战增添了强有力的砝码。果然,等到孩子生下来,襄公一看孩子生得虎头虎脑,十分惹人喜爱,自然喜不自胜。他嘿嘿一乐:天意啊天意!就按老祖宗的意思,取名叫“元”。反正正房夫人膝下无子,就立他做太子吧。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卫灵公。秉承了先祖的优良基因,卫灵公果然生得不同凡响,做出许多惊人之举。其中之一,就是搞同性恋这个事儿,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是需要勇气的。卫灵公不在乎,我喜欢,你们爱咋咋地吧。卫灵公宠幸的男人,叫做弥子瑕。在历史上,两人一度卿卿我我,好得不可开交,传下许多“佳话”。其中之一是说,弥子瑕的老娘病重,惊动了温柔乡里的孝子。弥子瑕闻讯花容失色:这该如何是好?不行,无论如何也要侍奉在母亲
18、大人床边,不然怎么对得起爹娘的养育之恩。可是,那年月不比现在,千里万里打个“飞的”就过去了。像诗经里说的“道阻且长”,还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纵然归心似箭也没有办法。想来想去,弥子瑕突然想起:国君哥哥不是有一辆高级马车吗?何不借来一用。说干就干,弥子瑕仗着主子宠幸,没打招呼就驾着车回家探亲去了。未经允许,私用国君的座驾,按照当时的法律是要斩断双腿的。但规矩也是人来执行的。卫灵公这样说:我的子瑕弟弟真是个孝子啊,为了母亲甘愿冒这样的风险,实在令人钦佩。寡人把宝车借给他,我乐意!第一章子贡家世5儒商鼻祖全传还有一件事儿。某次,弥子瑕陪卫灵公外出游园。走着走着,弥子瑕顺手抓下一颗桃子,咬一口鲜美多汁,
19、回味悠长。他一扬手把桃子递到卫灵公面前:国君哥哥,这桃子好吃,你尝尝!好大的胆子!哪能让国君吃别人吃剩下的东西。换做一般人,早就被拉出去砍头了,但卫灵公不以为然。他从爱侣手中接过桃子,三口两口吞了下去,一边吃一边说:子暇弟弟真是体贴啊!他是怕桃子不熟,先替我尝尝是否酸涩,确认好吃了再给我。这真是关心主上的表现啊!当然,花无百日红。弥子瑕也有失势的一天。这是后话,暂且不表。这个卫灵公虽然荒淫,却是个“有道”之君。这个道,指的是用人之道。卫灵公虽然荒诞不羁,却有知人善任的本事。他先后提拔了仲叔圉、祝鮀、王孙贾三位能人,将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孔子曾说:卫灵公虽然不好,但他知人善任。他用优秀的外交家仲
20、叔圉治宾客,办外交;用著名理论家、政论家祝鮀治宗庙,管理教育、文化、内政;还用军事战略家王孙贾主持国防、军事建设。他用这样的人才管理国家,怎么会亡国呢?关于卫灵公用人,还有一个小故事。卫国大夫史鱼将死之时,拜托家人转告卫灵公:我死后不得下葬。我这一辈子,说完就完了,临了也没给国君举荐个能人。我知道蘧伯玉是个能人,可惜没来得及保举给主上,死不瞑目啊。这话传到卫灵公耳朵里,他的好奇心也被激起来了。到底是什么人,能让堂堂一国大夫死不瞑目?又过了一段时间,卫灵公在家中休息,听见外面响起车马声。他一声低喝:来人,去看看是谁在外面啊?属下查看后禀报:回禀主上,是蘧伯玉在外向大王行礼。他每次路过皇宫,都要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商 鼻祖 子贡全传 一起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