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意见.docx
《关于全面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全面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 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 快旅游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将 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等精神,不断提升旅游业 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产业化水平,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 快将我市打造为旅游强市、京沪杭3小时高铁旅游圈重要节点城 市、淮海经济区内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 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
2、理念,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总 要求,以旅游强市五个一批”建设为抓手,按照“一体两翼”(“一 体”指把旅游项目建设作为现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两 翼”指协同推进旅游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工作思路,推进旅游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国民 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五大发 展美好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努力完成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标,编制实施“十四 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 经济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康养、度假复合型 转变,
3、旅游品牌由区域知名向国内知名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增 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 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的水平和层次显著提升,旅游产 业支撑力、综合带动力、市场竞争力、区域影响力显著增强,旅 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的贡献大幅度提高,基本 建成淮海经济区内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1- 2个国 家5A级旅游景区创评单位,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我市5A级 旅游景区实现“零突破”;到“十四五”末期,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 突破4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20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和 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持续优化旅游空间布局, 高水准建设丽山
4、县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灵璧县全国休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萧县省级文化旅游名县、泗县省级文化旅游 名县、埔桥区省级文化旅游名区,推动各县(区)特色发展、错 位互补、协调联动。二、主要任务在2020年-2022年期间,重点实施“精品打造、项目建设、 四级联建、两翼协同”等四大工程。(-)旅游强市“五个一批”精品打造工程。1 .目标任务。坚持品牌化、市场化目标,着眼打造国内品 质精品,对景区、线路、业态、商品、企业等5个领域各5家左 右的单位和项目进行提质升级。到2022年,建成一批旅游精品 景区、精品线路、新兴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2 .实施内容。精品景区: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
5、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省级研学旅行实践 基地、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重要品牌标准,重点推进5 个左右精品景区创牌、提质、扩容。精品线路:围绕符离大道、 宿灵泗快速通道、宿萧硕快速通道等交通轴线,按游览时长打造 各5条左右精品线路。打造楚风汉韵风情游、梨乡果海生态游、 文化遗产研学游、历史战争溯源游等二日游;埔桥诗意乡村之旅、 灵璧文化发现之旅、泗县运河风情之旅、萧县汉韵美食之旅、砺 山花海运动之旅等一日游。新兴业态:重点打造文化旅游、运河 旅游、农业旅游、科教旅游、森林旅游、研学旅行、运动探险、 康养休闲、商务会展
6、特色街区等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业态。特色 商品:深化培育5个左右特色文旅商品,包括埔桥符离集烧鸡、 灵璧磬石工艺品、泗县药物布鞋、萧县葡萄及加工产品、丽山酥 梨及加工产品等;创新设计5个左右文创旅游产品,包括埔桥剪 纸文创、灵璧钟)1画文创、泗县非遗文创、萧县书画文创、砺山 蓝印染花布文创等;遴选各县(区)地域特色鲜明的工艺品、纪 念品和获得地理标志、驰名商标等认证的农副土特产品。通过创 新创意设计、提质升级为“礼物”,满足现代市场需求、供应给到 宿游客。领军企业:重点培育5家左右实力强、品牌优的旅游行 业服务质量标杆企业,持续进行标准化提升、与国内外竞争规则 接轨,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全面展示
7、旅游新形象。3 .工作机制。制定市旅游强市三年行动计划( 2020 - 2022 ),围绕旅游精品景区创评、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推广、特 色文创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新兴业态引导培育、旅游领军企业服 务升级,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夯实工作责任、推进任务落实。 每年组织1期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班,重点关注旅游项 目招商建设、旅游品牌创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旅游新业态 等内容。各县(区)政府为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出台涉及旅游 市场营销、文旅项目建设等专项奖补政策;在省人民政府办公 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1917号)的基础上,继续对重点景区、精品线 路、新兴业
8、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等分类给予奖补。(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程。1 .目标任务。力争申报5个省级重点项目,支持10个市级、 20个县级旅游项目建设。到2022年,建成一批规模大、水平高、 效益好的旅游精品项目。2 .实施内容。旅游重点项目指旅游资源品位具有明显比较 优势、对周边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对旅游线路建设具有支撑作用、 对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和开发具有推动作用、对区域旅游具有辐射 带动功能的旅游精品景区项目、旅游六要素产品项目。积极推荐 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创建项目,跨区 域二日游以上旅游精品线路项目,旅游新业态集聚发展项目(含 乡村旅游集聚区、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示范基
9、地、旅游特色街区) 等纳入省级重点旅游项目,争取支持。3 .工作机制。推荐上报省级重点项目,遴选市、县旅游重 点项目,明确旅游重点项目的范围、入选原则和条件、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组织协调及保障措施等。组织专家,对省、市、县 级旅游重点项目逐级给予指导、支持和服务。按照省旅游重点项 目库管理要求,对我市相关项目实行申报制,滚动开发、动态管 理,对未按期实现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实行退出机制并予以通 报。(三)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1 .目标任务。根据旅游资源、产业发展现状、政府推进力 度和市场前景等,确定一批县、镇、村、点,整合各级各有关部 门的政策和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培育。到2022年,力争创建
10、2个 文化旅游名县、10个特色旅游名镇、20个特色旅游名村、50个 休闲旅游示范点,打造具有特色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2 .实施内容。各县(区)、乡镇、村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均可申报建设。按照省文化旅游名县(市、区)评定管理办法 (试行)省特色旅游名镇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省特色 旅游名村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省休闲旅游示范点评定管理 办法(试行)进行考评,确定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和示范点。 依据相关地方标准,在村、点创评安排上向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 贫村倾斜,助力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3 .工作机制。编写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用地政策解读、 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指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全面 促进 全域 旅游 发展 加快 建设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