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水平能力测试试题.docx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水平能力测试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老师水平实力测试题一、填空题1 .全面实施素养教化要突出抓好四个方 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主动积推动课程改 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 度;四是建设高素养的老师队伍。2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学问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3 .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化 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 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4 .要变更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 过于留意书本学问的弊端,就必需加强课程内 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5 .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 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 以变更。一“幼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2、留意培育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7 .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 业成果,而且要发觉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 能,帮助学生相识自我,建立自信。8 .教化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 中教化具有阶级性。9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老 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10 .新课程老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饯 授者转变为促进者。11 .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1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化目的和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的改革。13 .留意是心理活动对于确定事
3、物的指向 和集中,它是学生驾驭学问的必要条件。14 .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 程,是相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15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阅历的概括和总 结,体现了教化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 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 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性O17 .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化部明令禁止 的,是一种非法行为。18 .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 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心理素养。19 .申请认定老师资格者的一般话水平测 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20 .参与接着教化是中小学老师的权利和 义务。21 .老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 作成果
4、为主,做到客观、公正、精确。22 .所谓老师德性,是指老师在教化教学 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 精神品质。23 .施行义务教化的学校在教化教学和其 它活动中,应当推广运用全国通用的一般话。2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化目的是增加 未成年人法制观念。25 .教化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 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化经费为辅的体 制。 26.义务教化法规定,国家、社会、 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 教化的权利。27 .实施教化行政惩罚的机关,除法律、 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的教化行政部门。28 .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 各种仪器设备平安状况
5、应当每月检查一次。29 .参与老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 考试成果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与老师资格 考试。30 .中学、小学校内四周200米范围内不 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1 .学校应敬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化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32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化制度。 2006年6月组日第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其次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共有八章六十三 条。八 33.教化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化规律和学 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对全体学生,教书育人, 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化 教学活动中,留意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实力、创 新实力和实践实力,
6、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4 .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 化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 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思 想道德教化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 和行为习惯。35 .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 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化行政部门制定,并依据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 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化教学 基本须要。36 .义务教化是国家必需予以保障的公造 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 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37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 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 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
7、同等接受义务教 化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化的义务。38 .义务教化必需贯彻国家的教化方针, 实施素养教化,提高教化质量,使适龄儿童、 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 培育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39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 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 式谋取利益。40 .国家对义务教化的学生免收学费、杂 费。41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 义务教化的未成年人辍学。42 .老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 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 化事业。老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老师资格。43 .各级人民政府
8、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 儿童、少年免费供应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 费。44 .国家建立义务教化经费保障机制,保 证义务教化制度实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将义务教化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教职工 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 均公用经费标准等,与时足额拨付义务教化经 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平安,确保教 职工工资依据规定发放。45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化老师职务制 度。老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 职务。46 .依法实施义务教化的学校应当依据规 定标准完成教化教学任务,保证教化教学质 量。 47.义务教化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
9、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48 .人民政府教化督导机构对义务教化工 作执行法律法规状况、教化教学质量以与义务 教化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 会公布。49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平安制度和应急 机制,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加强管理,与时 消退隐患,预防发生事故。5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 舍平安进行检查;对须要修理、改造的,与时 予以修理、改造。二、单项选择题L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o (C)以学生发展为本培育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培育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 B. C. D.2 .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 述方式的(C)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
10、作C.感受,参与,养成D.说明,完成,背 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 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绽开。(D)A.教材的更新 B.老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4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o (D)A.学问,技能和方法B.情感,看法和价 值观C.学问,技能和情感D.学问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和价值观5 .首倡“老师作为探讨者”的学者是。 (A)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 .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 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D.加涅7 .以培育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 定向 示范 参与性练习
11、 自主性练 习一一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A.讲解一一接受式B.示范一一仿照式C.探究发觉式D.情境一一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老 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A.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A.支配阶段一问题阶段一探讨阶段一说 明阶段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一支配阶段一探讨阶段一说 明阶段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一支配阶段一探讨阶段一反 思阶段一说明阶段D.支配阶段一问题阶段一说明阶段一探 讨阶段一反思阶段10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A .地方课程B .校本课程C .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oA .备课B .上课C .批改作业D .考试11 .20世纪90年头初,美国闻名的卡内 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打算学习:国家的指 令的报告。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 在其次位的是(A)A.学校须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须要社 会的支持C.学校须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须要政 府的支持13 .教化的中心和灵魂在o (B)A.学生 B.学校 C.老师 D.校长14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 .学生B .教材C .老师D .校长15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 系必需包括(C)A.学科学习目标 B. 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16 .
1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 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 .实行三级课 程管理制度D.变更课程内容“繁、难、偏、 旧”和过于留意书本学问的现状17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化课程体 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一年级起先设 置,每周平均 课时。(A)A.必修3 3 B.必修1 1 C.选修3 3 D.选修3 418 .学科中的探讨性学习与探讨性学习课 程的终极目的是(B)A.形成探讨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 学生的特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归纳和整合D.留意探 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19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化评价的根本目 的是(A)A.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和课
14、程的发展B. 形成新的教化评价制度C .淡化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化观念和课程理念20 .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 课程是(A)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21 .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 的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 .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 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 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 学主动性D.能够促进学生特性的健康和多 样化发展22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留意与时恰当地反映 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C)为学生供应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强调 与现实
15、生活的联系强调学问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基础教化课程改革 的基本思想A. B. C. D.23 .老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化家” 的主要条件是(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仔 细备课,仔细上课C .常常撰写教化教学论文D ,以探讨者 的眼光谛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 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24 .“正确的学生观”就是(B)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果B.让每 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D.让每一 个学生都文理全能25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依据学生实际 存在的爱好、爱好和差异,o (A)A.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B.按 优、中、
16、差分班教学C.完全由学生自己确定 自己如何学习D.培育单科独进的尖子生26 .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 (D)A.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实力B.以评价 促进考试成果提高C.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D.以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7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育学生正确的 看法,即使学生(B)A.敬重老师、同学B.正确对待学问、学习、他人和社会C.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D.养成好的学 习习惯28 .新课程强调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就 是要求(D)A.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B.从小就 进行科学探讨C .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D .敬重、理 解、酷爱科学29 .社会本位教化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A.涂尔干B
17、卢梭C.赞科夫D.福禄 倍尔30 .以老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 地向学生传授学问、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 化方法是(B)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31 .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化形式来说, 家庭教化的特点是(B)A.起先最早持续最短B.起先最早持续 最长C.起先较晚持续最长D.起先较晚持续 较短32 .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是指(D)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 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老师中心、 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老师中心、课堂中心、33 .在学校教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34 .美育的干脆
18、功能是(C)A .育德B .促智C .育美D .健体35 . 一个国家教化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 决于(C)A.文化传统B.受教化者的需求C.生产 力水平D.教化的规模36 .引起并确定教化发展变更的最根本、 最内在的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 度D .科技水平37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o (B)A .商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汉D.隋唐38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 论”的代表人物是(C)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39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特性的品德的 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口
19、40.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化特征的是(C)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41.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o (C)A. 17世纪末 B. 18世纪末 C. 19世纪 末 D. 20世纪末42 .在教化起源问题上,认为教化的产生 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 源说D.劳动起源说43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育学生的自主 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D.形成学生的品德44 .与一般身体熬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 有(D)A.随意性 B.消遣性 C.自觉性 D. 系统性45 .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o (D)A.幼儿期 B.儿童期 C.
20、少年期 D. 青年期46 .老师是教化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在教化过程中起(C)A.强制作用 B.协助作用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47:法国闻名教化家卢梭的教化著作是 (C)A.教化漫话 B.大教学论C.爱弥尔D.一般教化学48 .英国近代学校教化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 中间型学制49 .“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老师严峻超 编,不情愿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 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B.老师法50 .老师之间要“虚心谨慎,敬重同志, 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老师在学生中 的威信。关切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
21、 校风:这是师德教化的。(A)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51 .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建设在老师对待 教化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化事业B.忠于职守, 为人师表,主动进取52 .聘任或任命老师担当职务应当有确定 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53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于 起 起先施行。(B)A. 1995 年 9 月 10 日 B. 1994 年 1 月 1 日5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法自一起 起先实施。(B)A. 1990 年 9 月 1 日 B. 1995 年 9 月 1 日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是 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
22、民共和国第三十八号 令公布的。(B)A.国务院令B.主席令56 .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 宪法和法律,酷爱教化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 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老师资 格考试合格,有教化教学实力,经认定合格的, 可以取得老师资格。(A)A.老师资格B.老师竞聘上岗57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的根本 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 设和思想政治教化的迫切要求。(A)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58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酷爱教化事业,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老师法规定的 学历或者经国家老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化教 学实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老师资 格。(
23、A)A .中国公民B .世界公民5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 法施行时间为(A)oA. 2006. 9. 1B. 2007. 1. 1C. 2007. 9. 160 .县级人民政府教化行政部门应当均衡 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气,组织校长、 老师的培训和流淌,加强对的建设。(B)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C.农村学校61 .义务教化法对义务教化阶段学校 收费的规定是(B)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62 .义务教化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 教化的社会组织,应当经批准。(C)A.地市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教化行政部门63 .对违反学校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水平 能力 测试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