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1节.docx
《第4章 第1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第1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 .知道世界主要环境问题。2 .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3 .掌握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全球气候变暖阅读教材P8LP82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 .表现过去的Ioo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 0.30.6。2 .主要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3 .影响(1)直接后果: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2)间接后果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正误判断:(1)大
2、面积砍伐热带雨林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2)近现代,全球的平均气温持续上升。()(3)全球气候变暖,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提示】(I)J 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可使CCh浓度升高,加速全球气 候变暖的趋势。(2) 近现代,全球的平均气温波动上升。(3)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教材整理2臭氧层的破坏阅读教材P82-P83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 .臭氧层的主要作用: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2 .现状: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3 .危害: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影响人类健康、农作物和海洋 生物的生长繁殖。
3、正误判断:(1)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 物所致。()(2)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破坏。()(3)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提示】(I)X 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氟氯麻化 合物所致。(2) 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3) 保护臭氧层的主栗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氟氯烧化合物的 排放。教材整理3大气污染与酸雨阅读教材P83P85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4 .大气污染5 .酸雨(1)定义:PH值小于5此的降水。(2)成因: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 硫
4、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地面即为酸雨。(4)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正误判断:(1)大气污染可能演化成酸雨。()(2)随意丢弃废旧电池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有机物污染。()(3)我国的酸雨主要属于硝酸型酸雨。()【提示】(I)J 酸雨是人们燃烧矿物燃料排放SCh和Ne)X形成的,属于 大气污染。(2) 旧电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易导致土壤污染。(3)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 解惑:疑问3: 解惑:合作探究攻重难探究点1全球气候变暖合作探讨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1.5万条
5、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 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 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 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 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探讨1:材料中造成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全球气候变暖。探讨2:材料中冰川快速融化造成的后果有哪些?【提示】 一方面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还可能 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探讨3:为此,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上述现象发生?【提示】 减少矿物燃料
6、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利用新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核心点击1 .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2 .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体验评价1. 2019年4月二氧化碳浓度为410.31 ppm,是8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达 到了我们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水平。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 、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Ch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 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
7、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解析】 第(1)题,图中的C02曲线与各地的气温曲线一同走高,显然不 是负相关或者是反比的关系,据此排除C、D选项。如果是正比关系,二者应该 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升高,图中没有显示出这种关系,因此只能是正相关关系, 据此排除A项,确定B项正确。第(2)题,海拔、海陆位置、纬度因素都是影响 不同地区气温的因素,因此影响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因素并不是只有C02 浓度。因此,B、C、D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I)B (2)A探究点2臭氧层的破坏合作探讨近
8、年来,科学家根据卫星资料发现,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 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臭氧洞”。探讨1:南极臭氧空洞是怎么回事?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是什么?【提示】 “南极臭氧空洞”指的是在南极上空出现了全球臭氧最低值。它 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0月)最明显,持续一个月左右。氟氯煌化合物是臭氧空 洞形成的“罪魁祸首”。探讨2:臭氧层的破坏会带来什么危害?【提示】其危害主要是大量紫外线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海 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探讨3: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提示】 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开展全球协作,共同保护臭氧层。 在生活中,
9、使用无氟冰箱,空调采用环保制冷剂,不用发胶、摩丝等消耗臭氧层 的物质,并向自己周围的人宣传保护臭氧层的重栗性等。核心点击1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2 .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的措施(1)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 统。(2)参与国际合作。体验评价2.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据此回答(1)(2) 题。【导学号:27290061】(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B.
10、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D.北美大陆上空【解析】 第(1)题,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命起到保护作用。 第题,臭氧层的空洞主要出现在南北极附近和青藏高原上空,南极上空最为 严重。【答案】(I)B (2)C探究点3大气污染与酸雨合作探讨探讨1:从图中可看出,酸雨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提示】 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探讨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上述地区为什么酸雨严重?【提示】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硫氧化物等与大气中的水蒸汽结合成亚硫 酸、硫酸并随雨雪降落到地表便形成酸雨。酸雨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栗有大量酸 性气体,二要有充足的降水。上述三个地区可从这两个条件入手分析。探讨3: 20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第1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