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意见范文.docx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意见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意见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意见范文为落实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现就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强化“五项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家校协同、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二、工作目标主要是做到“五个加强五个确保”:一是加强学
2、生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规范要求,确保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二是加强学生作息时间管理,确保学生睡眠充足;三是加强学生手机进校园管控,确保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四是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确保问题读物不进入校园;五是加强体质管理,确保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三、主要任务(一)加强作业管理1.强化作业统筹。各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休息睡眠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
3、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普通高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2.注重作业设计。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3.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学校统一征订的教辅资料为主,其他课后的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学业安排
4、布置,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4.严肃作业批改。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要求学生对错误作业及时订正,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答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二)加强睡眠管理1.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
5、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2.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3.合理安排就寝时间。各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
6、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4.加强睡眠监测督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做好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
7、加强手机管理1.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2.细化管理措施。学校要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要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便捷家长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3.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加强 中小学生 管理工作 意见 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