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卫生保健的知识.doc
《关于幼儿卫生保健的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幼儿卫生保健的知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幼儿的健康与保育名解类:1、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2、 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世界,它是影响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3、 机体自身因素:是指机体的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4、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文化、传统风俗、规范等影响,特别是受家庭影响而形成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模式和生活意识。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5、 卫生保健措施:主要是指社会为保护人们的健康、防治疾病所提供的相关的预防服务、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和康健服务。6、 身体健康: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都是健全、良好的,
2、并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7、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互协调、发展较充分,并能与客观环境相统一和适应。8、 保育:是指成人为幼儿的生存与发展提必需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它包括对幼儿的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个方面。9、 身体保育:是指对幼儿身体及其机能的保护、照顾与促进。它既包括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保护和照顾,使其不受伤害,能正常发育,同时也包括采取各种保健手段与措施,以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和完善。10、 心理保育:是指对幼儿心理及其能力的保护与增进。它既包括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使其不受伤害,能正常发育,同
3、时也包括对幼儿心理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以增强幼儿的心理能力。填空、简答类1、 保健学家通常将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分为:环境因素、机体自身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卫生保健设施因素四类。2、 身体健康的幼儿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2)机体对内、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3、 心理健康的幼儿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1)智力发展正常(2)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3)个性特征良好(4)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6)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4、 幼儿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好幼儿日常生活的
4、保育工作、做好教育过程中的保育工作、做好卫生保健的工作、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积极锻炼幼儿身体、做好特殊幼儿的保育工作。5、 幼儿保育工作的实施:(一)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二)保育工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三)保育工作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与配合。6、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生活卫生教育、安全教育、体育锻炼、心理卫生教育。7、 幼儿健康教育的任务(一)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基本知识(二)帮助幼儿逐步树立起对健康的正确态度(三)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和习惯。8、 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1)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2)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章
5、 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名解类1、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指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再从全身回到心脏的过程,该系统包括血液、心脏和血管。淋巴循环是指全身淋巴液进入血管、参加血液循环的过程,淋巴系统包括淋巴液、淋巴管和淋巴结。2、 呼吸:人体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填空、简答类1、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2、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结构可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是神经元营养和代谢的中心,并能整合信息。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3、 反
6、射是人体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发出的反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两种。无条件反射是指先天具备的、不学而会的反射活动,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4、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四部分。5、 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1)脑发育非常迅速。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7岁左右已基本接近成人。(2)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到八岁左右,儿童大脑皮层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3)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发育不平衡(4)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6、 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1)保证合理的营养(2)保证空气新鲜(3)保证充足的
7、睡眠(4)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5)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6)安排丰富的活动及适当的体育锻炼。7、 眼球是感受光线刺激的视觉器官。眼球是由眼球壁和眼球内折光物质组成。眼球周围的附属结构除眼肌外,还包括眼睑、结膜、泪腺、睫毛、眉等。8、 幼儿的眼睛特点:(1)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6岁左右转为正视(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9、 眼的卫生保健:(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3)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字体益大,字迹、图案应清晰。教具大小要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4)定期给幼儿测查视力(5)教育幼儿不
8、要用手揉眼睛,毛巾、手绢要专用,以预防沙眼、结膜炎(6)预防眼外伤(7)照顾视力差的幼儿,减轻他们的用眼负担,合理安排他们的座位,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并让他们经常望远。10、 耳是听觉和平衡器官,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三块听小骨和咽鼓管开口。内耳包括耳蜗、半规管和前庭。11、 幼儿耳的特点:(1)外耳道比较狭窄,外耳道壁尚未完全骨化(2)咽鼓管相对比较短、平直、管径较粗。当鼻腔有感染时,病菌易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12、 幼儿耳的卫生保健:(1)不要用锐利工具给幼儿掏耳朵(2)预防中耳炎(3)减少环境中的噪音。13、 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骨连接构成。人体
9、有206块骨。骨的基本构造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主要是钙、磷化合物,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有骨胶原等蛋白质,使骨有韧性和弹性。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肌肉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和蛋白质等物质。骨连接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连接、半直接连接、关节。14、 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一)骨骼(1)小儿骨中有机物较成人多,骨的弹性大,可塑性强,且骨骼中软骨较多(2)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3)婴幼儿颅骨骨化尚未完成,有些骨的连接处仅以一层结缔组织膜相连,称囟门(4)出生时腕骨都是软骨,以后逐渐出现骨化中心,到10岁左右,8块腕骨的骨化中心才出齐,13-16岁才
10、完全骨化(5)随着动作的发展,逐渐形成脊柱的生理性弯曲(6)骨盆是由髋骨与脊柱下部的骶骨和尾骨围成的骨性腔。(二)肌肉(1)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储存的糖原较少,因此肌肉柔嫩,收缩力较差,力量小,易疲劳。但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恢复较快(2)婴幼儿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三)关节特点。幼儿的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的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在较强外力作用下,容易脱臼。(四)足弓特点。婴幼儿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细弱,
11、若长时间站立、行走,足底负重过多,易引起足弓塌陷,特别是肥胖儿更易发生扁平足。15、 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1)教育幼儿保持正确姿势(2)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3)衣服要宽松适度(4)供给充足的营养。16、 血液存在于心脏和血管中,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心脏位于胸腔内,形状像个桃子,心脏内部有四个腔,上面两个叫心房,下面两个叫心室。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包括淋巴液、淋巴管、淋巴结、扁桃体等。17、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一)血液。幼儿的血液总量相对比成人多,约占体重的8%-10%。但幼儿的造血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幼儿 卫生保健 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