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QC活动程序及案例分析.doc
《创新型QC活动程序及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型QC活动程序及案例分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创新型”课题QC 小组活动程序及案例分析第一节创新型课题的概述一、创新型课题的定义创新型课题的定义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或服务,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创新型课题QC 小组活动,是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四家单位联合提出的。我国的创新型课题是在学习和总结日本开展课题达成型基础上形成的。二、为什么要开展“创新型”课题的QC小组活动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企业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经营环境,不仅要应对国内市场的
2、激烈竞争,更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或者挑战。企业要立足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加速开发新产品(包括新服务项目),新业务项目,创造更具魅力的质量、周到的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提高竞争力。开展“创新型”课题的QC 小组活动,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造就一个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的氛围与环境,以促进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三、创新型课题 QC小组活动的推进过程1999-2002年期间,在学习引进的基础上,中国质量协会等四家单位提出了创新型课题QC 活动的新要求,组织了学习、培训和宣传,选择 QC 小组活动基础比较好的省市和企业试点开展。 2000
3、 年,中国质量协会 QC 工作委员会颁发了在全国试行开展创新型 QC 小组活动的文件。2002年 3 月-2006年 2 月期间,在试行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研讨会,推出创新型课题QC小组的成果案例,分析活动开展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完善办法。 2002 年 3 月,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委员会出台了推进创新型 QC小组活动文件,正式提出了开展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的意见,组织专家制定了评分标准,大力推进创新型课题QC 小组的活动,组织创新型课题QC小组成果评审和表彰活动,使得创新型课题QC 小组活动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这期间,在全国工程建设 QC成果交流会
4、上,也出现了许多创新型课题的QC小组成果。2006年 2 月,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委员会在总结近几年我国创新型课题QC 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又发出“开展创新型课题 QC小组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的文件,这份文件对创新型QC小组活动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明确定义,规范程序,用案例形式详细剖析了每一个程序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列出了正确与错误的具体应用案例。这份文件对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我国的创新型课题QC 小组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四、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活动的主要区别1、 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包括“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四种课题类型)课题QC小组活动,在内容和程序上存
5、在着不同。两者的主要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立意不同。“创新型”课题立足于研制原来没有的产品、项目、软件、方法以及材料等;而“问题解决型”课题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或提高。因此,如果选题在立意上以创新为主题,突破常规、追新求变,开发研制新产品、新的施工方法以及新的软件等,应选择“创新型”;如果课题确立在提高或降低现有水平的,达到规定要求或水平的,以及控制现场施工生产、工程质量方面的,则应选择“问题解决型”。( 2)过程不同。“创新型”课题由于是对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开展的活动,没有历史数据参考,也就没有现状可查,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广泛提出各种方案,对方案展开分析,通过测试、试验、对比分析
6、数据验算等方法确定最佳方案;而“问题解决型”则必须对现状数据(信息)进行收集调查,并加以分析清楚,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为原因分析提供结果。因此,两种课题类型小组在设定目标、原因分析(或方案选择分析评价)、决策依据等方面都是不同的。(3)结果不同。“创新型”课题活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肯定是从无到有,即由活动前不存在的事件、产品或方法,经过活动后,它们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或增加经营业绩的增值点。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创新型”课题QC 小组活动的结果,可能还不是很完美,还不一定能达到形成标准的程度,但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满足当前或未来工作需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问题解决型”课题则
7、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提高或降低,是在逐步达到更加完美的结果。由此看出,它们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4)选用的统计方法有所不同。“创新型”课题运用更多的是以非数据分析工具为主,如头脑风暴法、亲和图、系统图、 PDPC法、正交试验设计法等;而“问题解决型”则是以数据分析工具为主,非数据分析工具为辅,如排列图、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等。显示出两种类型在开展活动时,选用的统计方法有所不同,这是由课题类型所决定的。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 QC 小组是解决不同问题的两种不同活动思维与活动形式,课题本身决定小组课题类型。小组应注意上述四个方面的不同点,以及课题类型的特点、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课题,开展活动
8、而不是盲目追求“创新型”课题 QC 小组。2、判定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原则就是看是否存在现状,也就是说,一件事做过还是没有做过。对以前做过的事,通过活动使现状得以改变,改进提高或者降低减少,达到活动目标的即为“问题解决型”课题;对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开展创新活动,通过活动使得产品、施工方法、业务领域等有了新的突破,达到预定目标的即为“创新型”课题。选定哪种类型的课题关键在于立意。立意在创新研制、突破常规、追“新”求“变”的,如新的施工工艺(技术)研发、软件的开发等,就是“创新型”;立意在提高现有水平、努力达到规定要求的,如提高合格率、降低不良品等,就是“问题解决型”。表 4-1 说明“
9、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活动思路、方法的不同。“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区别表 4-1项目问题解决型创新型立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提高从未有过的事情现状要把现状调查分析清楚无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台完全是新的要求阶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症结分析原没有原因分析;为达目标,广泛因,找出主要原因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决策的依评价、比较、选择(有数据时,用数据说话据也要用数据分析)以数据分析工具为主,非数据应用工具以非数据分析工具为主分析工具为辅第二节创新型课题的活动程序及要求一、创新型课题 QC小组的活动程序1创新型课题QC小组的活动程序与问题解决型QC 小组活动程序不
10、同,它的组成如下:( 1)P 计划阶段:选择课题、设定目标、提出各种方案、确定最佳方案、制定对策。( 2)D执行阶段:按照对策表实施。( 3)C检查阶段:确认效果。( 4)A 总结阶段:标准化、总结和今后打算。2. “创新型”课题 QC小组的活动程序(见图 4-1 )。图 4-1 “创新型”课题 QC小组的活动程序图二、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程序的具体要求1、选择课题创新型课题的选题必须体现创新的要求,课题要明确反映出创新、研制开发的内容。这一步对于“创新型”课题来说是很重要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课题必须落在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服务项目、新业务、新施工方法、技术创新等方面,而不是指标水
11、平的提高与降低方面。如“新型电梯井筒模的研制”、“海水中钢筋混凝土墩柱养护新方法的研发”、“施工电梯进料口防护门锁的研制”、 超长超大地下室防水毯施工技术创新”等课题,都体现了创新、研究、开发新的施工方法、技术等方面内容。( 2) 为了突破现有产品(服务)、业务、方法的局限,实现创新,就必须发动 QC 小组全体成员,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如电梯井筒模的研制、海水中钢筋混凝土墩柱养护方法的研究、地下室防水毯施工技术研究等主题。用亲和图对大家提出的各种想法和意见加以整理,从不同角度形成一些可供选择的课题。在此,应特别注意不要受现状和已有经验
12、的束缚,否则会影响创新。( 3) 对整理形成的几个可供选择的课题,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然后经过比较,选出小组成员共同认可的活动课题。如小组成员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可供选择的课题供大家分析、评价、选择,一般可以从可实施性、经济性、有效性、对其他工作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选择合适的作为课题。2、设定目标设定目标要求尽可能地量化,以便于检查课题活动的成效。有的课题是可以直接定量地确定目标。如“海水中钢筋混凝土墩柱养护新方法的研发”活动成果设定的目标为:墩柱加固混凝土强度 45MPa,就是一个量化的指标。对于有的定性的目标,需要通过转化为间接定量的方式设定目标。对设定的目标
13、要有分析。如针对施工效率的创新课题,原设定的目标为:“改善施工效率”,是定性的,也是比较笼统;我们可以将其改为:实现劳动生产率 XX 万元 / 人或者施工产值 XX 万元 / 月,变为定量的目标,便于对比检查。例 1:“双向张弦桁架施工方法研究创新”创新型课题的目标设定和分析。课题目标:满足工期要求,确保钢屋架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允许偏差-支座安装就位误差 30MM,整体垂直度、平面弯曲25MM。目标分析:本 QC 小组成员现场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能够提出预控措施,并获得过北京市优秀 QC小组称号。该钢屋架施工得到了钢结构协会的大力支持,派出知名专家予以解决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利于目标值的实现
14、项目部在北京工业大学制作 1:10 模型,进行仿真模拟试验,为最终优化方案提供有力保障。3.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这一步是“创新型”课题活动关键的一步,关系到提出方案的广泛性,最佳的创新方案能否提出和确定。这一步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是过去所没有做过的。因此,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必须让 QC小组全体成员用创造性思维,借助“头脑风暴法”,互相启发,深入思考,把可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途径(方案)都广泛、充分地提出来。在提出方案的过程中,不要受常规思维、经验的束缚,不要拘泥于该(方案)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力上是否做到以及资源是否充分等,只要是可
15、能达到预定目标,实现创新的途径(方案)均可提出来。( 2) 在大家提出的各种方案或者想法的基础上,可以运用亲和图等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去掉重复的,把一些虽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方案的创意(或闪光点)归并在相应的方案中,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方案。不要去掉任何一个看似“离谱”的创意(或闪光点)。( 3) 经过整理形成若干个方案之后, QC 小组全体成员要对这些方案逐个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注意:不能用重要度评价、打分法、举手表决等主观判断为主的方法来确定最佳方案。可以对预选的方案进一步分析论证,特别是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专家论证以及必要的模拟试验、样板试验,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这个过程要体现用数据和事实说
16、话,选出最佳的方案。例 2“海水中钢筋混凝土墩柱养护新方法的研发”的薄膜与修整的桩身连接方案模拟实验。方案一:用水泥密封方案分析试验情况:用微膨胀防水水泥做成直径 20Cm、长 40Cm柱体,柱体表面抹光,薄膜包裹后用水泥封口(图 4-2 ),竖向接缝用专用粘结胶水密封,水泥硬化后,往薄膜内灌水,观察渗水情况。特点:有渗水现象,密封性较差。结论:不选。方案二:硅胶带 +铁丝方案分析。试验情况:在柱体与薄膜之间放置硅胶带,硅胶带的接口用胶水粘接,薄膜用胶水粘贴在硅胶带上,并用铁丝箍紧(图 4-3 )。待胶水干后,往薄膜内灌水,观察渗水情况。特点:密封良好,无渗漏水现象。结论:选用。例 3:“钢地
17、砖的铺贴施工新方法”,提出了四种铺贴方案,湿贴法、干贴法、干湿结合贴法、制作成整块砖等,小组采用了方案比较分析,用客观数据为依据,确定最佳方案(表 4-2 )。案例三的分析结论:小组认为,从技术可行性、操作难易度、经济合理性以及对其他工序的影响四方面分析,在提出的四个方案的综合比较中,方案三更具有优势,为此,他们选定了方案三为最佳方案。( 4) 对确定的方案再分解、分析,列入对策表。如案例三的分析,确定了方案三为可行方案,在制定对策前,必须将方案三进行分解,列出实施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将他们列入对策表中。例 4:“双向张弦桁架施工方法研究创新”课题的各种方案的比对分析(表 4-3 )。“钢地砖的
18、铺贴施工新方法”最佳方案分析评价表表 4-2对其他工序项目技术特点经济和理性工期结论的影响1.粘贴层的整体性好;2.因粘接层钢地砖铺贴费用:由于工期较厚,要确保材料( 38400+14080)能实现紧,对后序表面平整度施+目标,但施15 m2/(d. 人 ) 10的装饰及设工难度大,工人工( 60000) =112480工难度较人/d=150 m 2/d备管道安装方案一人操作水平要大,操作要元。5000 m2影响比较大湿贴法求高;注:人工 12 元 /m2,按求高,工期3.由于采用2(业主设备5000 m2 计算,材料费为150m/d=34d长,成本进场安装时砂浆粘接层,水泥砂浆中水泥 i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QC 活动 程序 案例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