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艾条灸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条灸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艾条灸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灸,烧灼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艾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月俞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适应症灸法的适应范围较广,总的来说适应于寒证、虚证,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更为适宜。如腹泻、久痢、呕吐、腹痛、贫血、痹证等皆可用灸。禁忌症1、凡实证、热证、阴虚内热者禁2、传染病一般不宜用灸法。3、高热、急性炎症(肠痈、急腹症)、大饥大饱、醉酒、大惊、精神病禁灸。4、面部、眼周、心脏、大血管、黏膜等处及孕妇的腹部和腰舐部不宜施灸。艾灸分类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距离腌穴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
2、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可以治疗常见虚寒性慢性疾病如胃痛。2、雀啄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与施灸部位不固定距离,如同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也可均匀的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一般灸5分钟左石。多用于治疗常见急性病、小儿和晕厥急救。3、回旋灸:用点燃的艾条在皮肤上往复盘旋灸。用于面积较大的肢体麻木,皮肤病。注意事项1、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若灸后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覆盖消毒敷料并保持干燥,防止感染。3、施灸后局部皮肤应
3、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搓抓。4、艾条灸后应彻底熄灭,以防复燃发生火灾。灸时余灰应用弯盘接取,防止烫伤患者皮肤或烧毁衣物。5、施灸的顺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阳部,后灸下部、阴部。但在特殊情况下宜可酌情而施灸。如治疗脱肛,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常见病症选穴颈肩痛:肩鹘:肩峰端下缘,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外展平举,肩前凹陷中。肩髅:肩部,肩鹘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腰腿痛:腰阳关: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两骼峭高点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胃脱痛:中脱: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神阙:仰卧位,在腹中部,脐中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灸法 中医 护理 技术 操作 流程 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