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一网通办2.0”政务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采购需求.docx
《XX市“一网通办2.0”政务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采购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一网通办2.0”政务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采购需求.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市“一网通办2.0政务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采购需求一、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立足于全省“一盘棋”的角度,以“省级统筹、地市赋能”为核心理念,XX市根据XX市推进“一网通办2.0”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试点工作方案(X数改办通(2023)6号)部署要求,开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2.0”建设试点工作,XX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作为省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分级部署的地市节点,可以直接使用省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国产版进行部署升级,快速满足省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关于“一网通办2.0”的建设规范要求,推动解决基层反映强烈的垂管系统对接难、办件数据利用率不高、“二次录入”等问题,为持续提升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积
2、累经验。同时,坚持以“网通办2.0”改革促进服务能力大提升、以服务理念引领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优化,以场景应用驱动服务供给创新,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拓展本地的创新业务,推动“一网通办”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全覆盖,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慧化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一)项目现状XX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包括统一申报系统、窗口一体化平台、公共审批平台、一件事综合服务系统、智能“秒批”在线服务系统、审批文书子系统等,同时对网上办事的效能情况进行监察。XX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基于省
3、应用支撑平台良好支撑了市、区(县)、镇(街)、村(居)部门19952项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业务运行,目前总办件量约110万件。(三)项目目标通过“一网通办2.0”建设,充分复用省级建设和对接成果内容,提升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支撑能力,纵向贯通省垂部门自建业务系统、横向联通市直部门自建业务系统,逐步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个入口”申办。围绕个人事项和企业经营全周期服务,通过PC端、移动端(X省事、X商通)、自助终端等办理渠道,拓展“一件事”主题服务、跨域通办、帮办代办、智能秒批、适老化/适残化、四免专项优化服务等,并推出基层高频证明服务事项场景应用;围绕政府
4、单位,完善效能监督,拓展电子文件预归档,全面提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打造XX政务服务“X光办”品牌,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智能化、个性化、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实现从“能用”向“易用”“好用”转变。二、建设内容(一)系统功能需求单序号建设内容内容要求1可信时间戳授权服务为系统提供时间戳服务。2政务服务大厅智慧管理平台升级1、触摸取号交互改造。2、智慧提醒改造。3“一件事”综合服务系统升级1、进行一件事系统PC端的升级,包括一件事主题服务专栏建设、导办模块升级、申办模块升级、受理模块升级、业务支撑模块升级。2、开发一件事进驻X商通的页面和功能。4公共审批平台升级对公共审批平
5、台进行升级,实现热线话务人员可以替来电群众预约线下大厅办理事务。5窗口一体化平台升级围绕涉企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拓展窗口-体化平台原有功能,实现窗口人员可以帮助企业代办业务,实现“企业来回跑”为“政府帮代办二6统一申办系统升级基于统一申办系统已建功能,拓展帮办代办服务专区,提供帮办代办的服务图文介绍、在线咨询、帮办代办申请、企业诉求提交等服务,让企业全面了解政府提供的帮办代办服务。7“X省事”平台事项进驻1 .按照“X省事”Ul规范、交互规范和对接规范,完成在线申办功能开发,包括申办权限校验、信息自检、填写信息、材料上传、材料快递、办件提交、办件详情和材料补正等,并集成至“X省事”小程序。2 .
6、完成与“X省事”用户中心对接工作。8“X商通”平台事项进驻1 .按照“X商通”In规范、交互规范和对接规范,完成在线申办功能开发,包括申办权限校验、信息自检、填写信息、材料上传、材料快递、办件提交、办件详情和材料补正等,并集成至“X商通”APP。2 .完成与“X商通”用户中心对接工作。9市直进驻事项个性化业务开发对于对接进驻的事项,需要根据申办过程需要,完成个性化业务的开发和外部接口的有效调用,确保进驻事项能够正常办理。10XX市跨域通办专区建设1、建设跨域通办专区。2、建设发布内容管理模块。11“X光码上办”服务建设基于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构建“X光码上办”服务,包括“码上”申办模块、“码上”
7、登记模块、“码上”送达模块,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扫“一个码”即可获取申请人办理事项的所有信息,最大限度地实现申请人在线上或线下办事时信息免填、材料免交。12证明事项电子管理模块建设建设证明事项电子管理模块,实现证明事项在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完成审批后直接出具证明结果。功能包括电子证明模板管理、电子证明生成、电子证明转pdf、电子签章、电子证明打印和下载等功能。13X光导办小助手依托省政务大模型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支撑能力,建设X光导办小助手,融合语音和文本两种形式,向群众提供咨询智能导办服务,向窗口收件人员/帮办人员提供辅助收件、咨询答复服务。14热线知识库升级根据前期与12345热线知识库调研、功能对比
8、需对热线知识库进行功能升级,满足X光导办小助手对知识库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知识应用、知识管理、知识运营、知识学习、智能知识、智能采编机系统管理。15系统对接1、XX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与“免证办”服务、XX省“跨省通办”支撑系统、与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发证中心、与X企签平台、12345热线话务系统、与热线知识库、与市“一网统管”平台对接;预留市内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包括但不限于XX市档案管理系统对接、市自然资源一体化应用平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市水务集团用水报装系统、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2、一件事综合服务系统与XX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XX省电子印章平台、XX市市场准入信息系
9、统对接。3、窗口一体化平台与X商通“免证办”系统、与数字空间对接。4、“X光码上办”对接(与X省事对接)、排队取号系统“X省事码”对接改造。(二)系统运营运维服务清单序号服务内容内容要求16国产版本实施部署基于省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国产版,整合XX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本地扩展的功能,并部署到XX政务云平台。17省级拟进驻事项赋能复用省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的对接成果,开展市使用省垂、国垂系统的拟51个高频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进驻调研工作和进驻实施配置工作。18市直系统事项进驻开展使用市直系统拟20个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进驻调研工作和实施配置联调工作,实现市直系统的办件数据对接交换,办件数据汇聚
10、19四免专项优化服务本次项目需要完成拟500项单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四免优化梳理服务、实现事项申请表单用数配置、事项电子印章配置、事项电子签名配置。20“一件事”专题服务完成拟50个“一件事”主题(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的业务梳理及业务申办实施及全市推广应用实施;完成拟10个一件事主题(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进驻X商通及其业务表单的实施配置工作。21跨域通办专题服务完成全市通办专题服务(拟定200个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完成达成跨域通办协议的14个地区的异地可办事项配置工作;完成两地通办(跨市)事项的实施配置以及测试联调,实现两地之间的跨区域通办;完成跨省通办事项的实施配置以及测试联
11、调,实现跨省通办事项能够正常办理。22“X省事”平台事项进驻专题服务从办理量排序前20%的已进驻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的自然人事项中拟选取100个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进驻“X省事”小程序。23“X商通”平台事项进驻专题服务从办理量排序前30%的已进驻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的法人事项中拟选取100个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进驻“X商通”app。24智能秒批专题服务本次项目拟定完成不超过30个智能,秒批”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的梳理和实施。25预归档专题服务完成拟不超过20个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电子材料预归档实施配置。26事项盖章(X企签)及企业电子印章服务实施配置通过开展X企签运营保障
12、服务,保障配置的X企签业务的稳定使用支撑,为办事群众和审批人员提供更加简便、好用的服务。27适老化、适残化适配服务拟完成PC端一体化预约系统和统一申办系统的适老化、适残化适配工作,帮助老年人、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28电子证明梳理实施服务完成拟13个证明事项(具体以客户确认为准)的事项梳理、事项实施工作并进行业务测试。29“X光码上办”事项配置服务对已进驻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的事项配置“码上办”,实现“码上”申办、“码上”登记、“码上”送达。30政务服务事项全域标准化支撑服务针对地市可进行二次统筹的149个自定义统筹要素梳理市最低统筹标准,包括需要二次统筹的要素,要素的统筹规则是否必统,统筹内容下
13、级是否可改等,对已形成市二次统筹配置表初稿进行检查、审核和调整,并与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确认发布,与省事项管理系统技术团队对接,跟踪市二次统筹配置表正确初始化到省事项管理系统并开通市级部门二次统筹权限。31办件数据运营及效能优化服务开展全市一网通办的办件过程数据运营工作,包括异常办件数据整改运营、超期办件数据通报、办件数据共享运营、办件数据运营月报等工作;提供基于业务数据和办件过程数据的领导者视图,支持PC端、X政易移动端、大屏三端接入和展示,支持市、区县、镇街三级大厅预约叫号统计;提供XX市政务服务大厅数据好差评报送运营服务及管理信息和运行数据汇聚及报送服务。32培训推广服务开展培训服务,让
14、各类政务服务工作人员掌握对应岗位的工作技能。33导办能力提升运营服务提供知识库运营服务,持续提升知识库提供的智能导办能力。34运行维护服务提供两年的定期巡检维护、日常维护、响应支持、故障处理、系统迭代发布、系统运行分析、重要时刻保障与应急预案服务。三、服务依据(一)政策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摘要: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应由省级统筹建设,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地市级以下政务服务平台。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支撑作用,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
15、和群众办事便利化2、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摘要: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系统集成,全面提升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水平,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序推进国务院部门垂直管理业务系统与地方数据平台、业务系统数据双向共享。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建立健全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推动数据精准高效共享,大力提升数据共享的实效性。3、XX省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实施方案(X府函(2022)269号)摘要: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省市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取得初步成效,跨层级、跨地域、跨系
16、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提升电子证照应用效率。提升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电子证照应用支撑能力,优化电子证照签发和共享业务流程。各地要扩大证照应用范围,提升证照应用效率,鼓励探索合约认证、信息加密、认证追踪等应用,支撑政务服务“四免”和“零跑动”。强化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平台保隙能力。提升省电子印章平台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各级政府部门电子印章全面覆盖。推动各类电子文件加盖电子印章,确保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提升省电子签名平台“X信签”应用保障能力,在行政执法文书签名等业务场景中推广电子签名
17、应用。各地要积极探索企业电子印章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在办事过程中优先使用电子印章。4、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函(2022)290号)摘要:规范网上办事指南。省级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XX政务服务网使用体验,完善网上办事引导功能、简化办事操作,升级智能搜索引擎,加强专区建设,强化省级平台对地市基层政务服务的赋能作用。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会同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围绕企业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持续梳理推出一批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清单。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
18、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的要求,重点对生育、教育、就业创业、医保、社保、开办企业、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等领域高频事项实现“一网办、一次办”。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系统平台优势,积极探索省市主题集成共建模式。推广“免证办”服务。省级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要加快对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跨省互通互认机制,实现电子证照全国互通互认。进一步提升全省电子证照服务支撑能力,建立办理材料、业务表单等业务数据与电子证照、共享数据的关联关系,加强可信电子证照管理和应用平台建设,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证照库,提高电子证照在线调用成功率,提升用证体验,不断扩大证照应用领域。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
19、就近办”。各地、各部门要推动教育、社保、医保、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加强与园区、商场、楼宇、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的合作,通过不同的接入方式拓展政务服务渠道。全面部署“X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推动不少于100项高频服务上线,提升在线导办帮办、智能客服等方面的应用服务能力。在港澳地区设立“跨境通办”服务专区,完善跨境政务服务相关领域法制建设,推动更多高频服务“跨境通办北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除涉及国家秘密等情形外,各地、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应
20、当全部纳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行。各地、各部门要推进本地本部门“一件事一次办”主题集成服务事项清单中的服务逐步向移动端拓展,企业和群众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一件事一次办”涉及的全部或部分事项。依托X省事码、手机亮证等公共支撑能力,探索“扫码亮证”“一证通办”“无感通办”等应用场景创新,推动涉企政务服务系统与“X商通”平台全面对接融合,加强X商码“免证办”“一码通办”、消息推送等公共支撑能力应用。提升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省级政务服务数据管理部门要推动建设个人数字空间,不断丰富权威数据类别,为个人办事提供授权用数、存证溯源服务;建设法人数字空间,通过分级授权方式,为企业办事提供可
21、信数据,赋能企业数据诉求;加强个人和法人数字空间应用推广,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站),下同、“X系列”政务服务平台,探索在社保、医保、户籍等高频政务办事场景中的应用。实施惠民利企政策5G推送“一键享”,全面拓展“免申即享”范围,推出政务服务地图、“一码办事”、智能审批等创新应用模式。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各地要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适老化、适残化改造,推动政务服务中心无障碍设施建设,面向长者及残障人士提供绿色通道、帮办代办等专项服务。5、XX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开展“一网通办2.0”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X政数(2023)16号)摘要:发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对各级部门业务
22、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支撑能力,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2.0”建设样板,为持续提升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积累经验。打造线上线下智能快办服务。试点单位持续优化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依托省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在线支付、统一物流、电子档案、数据共享等支撑能力,减少企业群众材料提交、表单填报,实现更多事项线上线下智能快办。推出高效“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试点地市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的主题式办事服务,通过事项关联、表单整合和流程再造,打通业务系统、强化数据共享,推动不少于10个“一件事”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
23、体验感和获得感。提升“跨域通办”服务效能。试点单位依托省级业务统筹和系统支撑,提升跨区域业务协同水平,围绕提升“跨域通办”事项标准化水平、提高线下代收代办效率等深化“跨域通办”服务,便利企业群众跨区域办事。创新更多政务服务应用场景。鼓励试点单位立足自身需要,以便民利企为目标,大力推进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数据创新,基于省统一申办平台输出更多创新应用场景,助力全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二)标准规范1. GB/T21064-2007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2. GB/T21061-2007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3. GB/Z24294.1-2018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网通 2.0 政务 服务 能力 提升 项目 采购 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