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随意确定或变更照护等级常见问题.docx
《养老机构随意确定或变更照护等级常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机构随意确定或变更照护等级常见问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养老机构随意确定或变更照护等级常见问题对养老机构来说,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是后续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重要前置性条件。个别养老机构出入院工作人员,不理解准确判定老年人照护等级对养老机构的重要性,随意确定或变更老年人照护等级。确定的照护等级偏低,会造成机构照护计划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不利于机构风险防控确定的照护等级偏高,既影响老年人自主活动,又会造成机构资源浪费,同时为老年人安排的入住区域和床位不合适,也会影响老年人的住养感受。案例一老人李某的女儿看重了某养老机构,认为适合母亲入住,想尽快入住。在陪同母亲办理入住时,其女儿出于省钱的目的,想让母亲照护等级定得低一点,向出入院工作人员介绍李某的情况
2、时,故意隐瞒、淡化老人的病情,简略告知其母亲独居,生活完全自理,不需要人陪护,偶尔记忆性差,思维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但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人员询问李某情况时,女儿代替李某陈述,工作人员只和李某进行了简单交流,没有详细询问,也没有对老人进行进一步专业评估,确定李某以轻度护理等级入院。然而,李某入住一段时间后,护理员发现该李某经常错拿同居室老人物品,引起争执,有时还投诉护理员不给她吃饭(院里已按时提供就餐)。养老院鉴于李某入住后存在认知障碍情况,多次进行居室调解,效果甚微。某天中午,李某在其他老人午休时独自在户外花园走动,致左股骨骨折。李某的家属认为院方未尽到看护责任,没有及时寻找老人,致使老人
3、摔倒骨折,应当承担责任。养老院认为作为轻度护理,老人在院内均可正常走动,院方对老人的意外摔倒没有责任。案例分析:在该案例中,院方没有认识到评估室规避风险的必要环节。没有严格执行入院评估制度,没有对入住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情绪行为、疾病情况等进行现场评估,只凭家属及老人主观讲述即确定照护等级,不符合评估工作真实、客观的要求。住院期间,当发现老人经常错拿他人物品从而引起与同居室老人争吵不休、投诉护理员不给其吃饭的情况发生”等认知行为出现异常时,没有从专业角度发现老人有认知障碍的可能,及时对老人开展持续评估,制定适合老人的分级照护服务计划,提供符合认知障碍的照护服务。在老人发生异常情况时
4、没有及时告知其家属并进行有效沟通,没有告知家属带老人至专科医院就诊,致使后续意外事件发生后双方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指导建议:1 .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入院评估制度,对老年人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照料护理等级。应当制定分级照护服务计划,并根据老年人的身心变化动态调整分级照护服务计划。老年人身心状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照料护理等级的,养老机构应当重新进行评估。养老机构确定或者变更老年人照料护理等级,应当经老年人或者其监护人(代理)人同意。2 .养老机构需在老人入院前开展入院体检,入院后每年应当体检一次。在院期间,若发现老人存在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等情况,养老机构首先要做好老人安全看护,立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老 机构 随意 确定 变更 照护 等级 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