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头枕冲击....docx
《汽车座椅头枕冲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座椅头枕冲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作者:陈慧超学号:085265系:机械工程专业:车辆工程题目:汽车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设计指导者:武一民教授评阅者:2012年06月01日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汽车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设计摘要:汽车座椅头枕是汽车上与人体接触最密切的部件,汽车座椅不但要乘坐舒适,还应能承受人体重量,同时还应能经受车辆诸如起步、加速、制动等重复动作和碰撞事故的冲击,汽车座椅头枕是汽车上重要的被动平安系统之一。每年的汽车乘员伤亡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有成员与座椅的二次碰撞或车辆固定件失效一起的。因此,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对汽车座椅头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
2、主要介绍汽车座椅和根据国标、行业标准及试验方法研制汽车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关键词:汽车座椅汽车座椅试验试验设备研制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CarSeatandHeadreStInIPaCtTeStDeSignOftheDeViCeAbstract:Carseatandheadrestisapartcarwithhumanbodycontactmostclosely,Carseatnotonlywanttotakethecomfortable,shouldalsobeabletowithstandthehumanbodyweight,alsoshouldbeabletowithstandveh
3、iclessuchasthebeginning,accelerate,brakerepetitivemovementsandtheimpactofthecrash,carseatheadrestisimportantinthecarofthepassivesafetysystem.Thecrewaccidentseachyearthatalargeproportionofthemembersandtheseatisasecondarycollisionorvehiclefixedafailurecause.Therefore,thenationandindustrytodevelopaseri
4、esoftechnicalstandardandtestmethodsofcarseatheadrestrequirementsmoreandmorestrictly.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thecarseatsaccordingtothenationalstandard,theindustrystandardandtestmethods,todevelopcarseatandheadrestimpacttestdevice.Keywords:carseats,tryoutofcarseats,developmentofexperimentEquipment目录1
5、绪论11. 1设计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的意义11. 2汽车座椅头枕国、内外开展状况21.3本次设计主要任务32汽车座椅头枕的国家标准42. 1汽车座椅行业标准42.2汽车头枕行业标准82. 3对汽车座椅头枕的结构和分类103国家规定汽车座椅头枕相关试验133. 1汽车座椅动态舒适性试验方法134. 2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44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结构分析和设计164. 1总体尺寸确实定174. 2摆锤总成的设计184. 3绕绳机构总成设计194. 4CAXA图纸设计215. 5使用说明26结论与展望27参考文献28致谢291绪论1.1 设计座椅头枕冲击试验装置的意义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
6、具,它的实际已经日趋完善。从它的诞生起,加速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是现代交通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现代化的今天,汽车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社会的需求也给汽车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座椅头枕作为汽车重要组成局部,其行业标准非常严格。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部件最重要的组成局部,也是与驾乘者联系最为密切的部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根据J.D.P。Wer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汽车座椅设计和车辆外形设计已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的2个主要因素,而消费者选择汽车座椅的要求依次为平安性、舒性、轻便。一个性能优良的驾驶座椅除了为驾驶人员提供一个与
7、人体生理特点相适应的舒适而稳定的坐姿、良好的野位置、具备一定的操纵空间和平安空间外,最重要是减轻传给驾驶人员身体的振动和冲击,满足振动舒适性评价标准。头枕是为了提高汽车乘坐人员乘坐舒适性和平安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头枕的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受到冲撞时,具有防止反弹的作用,以保护驾乘人员的头、颈椎部位不受损伤。早期,汽车的研究主要是为汽车的动力性,经济型,制动性等。随着时代的开展,各行各业的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开展,人们很快解决了上述主要性能之后,把各项技术和精力转移到汽车各方面。如: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平安靠性等等一些细微的地方上来,而影响这些因素的一个重要部件
8、就是汽车座椅。汽车座椅是汽车中将乘员,驾驶员和车身联系在一起的部件。它的功能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位置。正因它对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平安性及操作方便性有很大影响,每年的汽车乘员伤亡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乘员与座椅的二次碰撞引起的,基于以上因素,汽车座椅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次试验设备检验汽车座椅头枕性能,保证座椅头枕的合格性,车辆平安方面有重要意义。1.2 汽车座椅头枕国、内外开展状况汽车座椅不仅代表着很重要的汽车价值,而且还包含了浓重的感情色彩,那就是对乘客负责的态度。基于这些原因,一款新型汽车在开发初期就会提出对座椅设计的要求。汽车座椅设计从
9、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赋予产品新的功能,提高座椅的品质,给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平安和愉悦的驾乘体验。目前,高品质的汽车座椅已经成为汽车设计人员乃至整车个性化设计风格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同时也是保障汽车平安性能的一局部。平安、舒适、美观的汽车座椅往往会成为一款汽车的一大亮点和卖点所以,随着国内外汽车工业的高速开展,对汽车座椅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地加大对汽车座椅的研发力度.在座椅的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领域下工夫顺应汽车技术“绿色”和平安的开展潮流.轻量化、模块化,以及更注重平安性、环保型、舒适性,将会成为未来汽车座椅设计的开展趋势。1轻量化要求鉴于
10、汽车节能及降低汽车重量这一开展趋势,座椅的减重也被斌予重大意义。目前,已经有局部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厂家运用了各种高强度钢材及铝合金等材料代替原有材料,满足了座椅强度的要求,同时又能降低座椅重量。2模块化将各种标准化部件组合成独特的模块,形成不同的平台化结构。进行产品开发时,可以从一整套灵活机动的组合构件中有选择地组成座椅系统,不仅能减少投资,同时还能节省研发时间和本钱。3平安性为了增强座椅的平安性,各种新技术也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座椅系统中,例如自适应主动头枕、带有被带或者平安带的靠背支撑系统,保护头部、躯体臀的平安气囊等。4舒适性座椅的舒适性不仅要让驾乘人员坐在座椅上时感到舒服,还应综合考虑驾乘
11、人员的各种感官知觉(比方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心里感觉和功能性感觉(是否符合人体工程)等,这将在未来的座椅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动座椅、腰托和按摩系统、座椅加热的通风装里、双密度的坐垫泡沫等技术的普及也将大大提升座椅的舒适性。5环保性目前,在座椅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更注重采用“绿色”和可再生环保材料,例如采用可再生的原材料生产发泡产品等。另外,轻量化的产品设计.即采用更少的材料也是提高产品环保性13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查阅相关的汽车座椅及头枕设计方法试验方法及国家标准,了解汽车座椅结构及实验装置。熟悉CAXA、UG等计算分析软件,撰写前期报告。根据标准,计算分析实验装置,设计装置结构,绘制装置
12、相关图纸。本次参照汽车座椅头枕国家标准的冲击要求,设计一套座椅冲击试验装置,本次毕业设计要求首先对实验装置进行计算分析,设计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绘制装置的CX图纸。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认真深入回忆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毕业设计设计汽车制造、汽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过不断思考不断计算,学会设计过程中的探索,培养自己独立设计,查询书籍,计算数据的能力。2.汽车座椅头枕的国家标准2.1汽车座椅行业标准2.1.1一般要求(1)座椅总成应符合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2)座椅外表不得有任何可能危及乘员平安的粗糙面或尖棱,应符GB-11552-1999的要求(3)
13、所有面套应符合其对应图样的缝制及外观要求(4)座椅外表应无污染、破损、开裂等缺陷以及客户不能接受的褶皱(5)座椅H点的测量啊按GB/T115637995.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5mm。躯干角度误差3。假人的型号采用SAEJ826-2002的规定。(6)安装扭矩应满足设计图样要求。(7)座椅安装位置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验具检验。(8)座椅处于任何给定的位置,滑道手柄应能够复位。滑道调节后应能够锁定座椅。2.1.2性能要求(1)面料性能要求座椅面套的面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满足客户要求(2)非金属材料的排放性能试验座椅非金属材料的排放性能试验应满足以下条件:)可凝结水试验按照SAEJ175
14、6-1994的试验方法,其界定值为:G3mg;B)气味测试按照SAEJI351-1993测试方法,其界定值为:气味评分小于或等于3.5燃烧特性烧特性和试验方法按GB8410o(4)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按GB14167(5)正面碰撞要求正面碰撞要求通过汽车向前的碰撞试验,对配置假人的座椅状况进行验证分析,要求在减速时,假人不允许冲撞其他物体。座椅零件及止动和调节装置不准碎裂或拉断,允许弯曲。靠背松开装置仍需保持功能完好。(6)后部碰撞要求后部碰撞要求通过汽车向后的碰撞试验,对配置假人的座椅状况进行验证分析,在碰撞时,靠背可弯曲,但不允许冲撞其他物体。座椅零件不允许碎裂或拉断
15、座椅和地板之间的固定装置不允许扯断,座椅止动装置不允许松开,切保持其功能完好。靠背松开装置仍需保持完好。(7)侧面气囊系统及其附属的座椅面套实验要求侧面气囊系统及其附属的座椅面套试验要求保证座椅靠背的侧向气囊总成的质量和性能,对安装有侧向气囊的座椅靠背总成进行爆破试验。试验后,侧向气囊靠背总成或靠反面套仅允许在规定位置上爆开,不允许零件松动,气囊经受住充气过程考研,保证充分时间要求。(8)静态刚性试验静态刚性试验验证前座椅骨架的刚度,前座椅骨架在500N的作用下,弹性变形应不大于预定值。(9)颠簸和蠕动试验颠簸和蠕动试验验证座椅的骨架、泡沫和面套的疲劳寿命,在100次min的频率下,进行坐垫
16、IOoOoO次、靠背50000次的振动试验,试验后的样品应无异常情况出现,座椅骨架无裂缝,泡沫无变形,面料和衬垫无破损、H点最大变动在额定范围内。(10)模拟人体进出座椅试验模拟人体进出座椅试验对带面套的座椅进行面料耐磨性试验,模拟人体进出15Ooo次的座椅试验,试验后的座椅面套不应出现断裂、结团、不应脱散和漏底,不允许出现磨损,缝线不允许断裂(三)前坐垫向下强度试验前排座椅坐垫向下强度试验是对座椅的坐垫进行的强度试验,验证坐垫骨架、座椅操作机构的强度,试验后的座椅骨架和坐垫骨架的固定支架应无破裂,高度调节机构和滑道所止机构无破裂,滑道锁止机构不失效,并可以翻开。(12)纵向调节疲劳试验纵向调
17、节疲劳试验后,滑道的操纵和解锁都应该是轻松灵活;功能正常,座椅可以均匀地进行调节。(13)靠背骨架总成强度试验靠背骨架总成强度试验应在座椅靠背到达最大负载时(靠背骨架变形时承受的最大负荷),靠背骨架和调角器应无损伤。(14)靠背骨架总成刚度试验靠背骨架总成刚度试验将座椅骨架总成固定在试验夹具上,放到试验台上并调节至设计位置。在靠背顶部中心处,垂直于靠背向后施加试验力,在15s内递增100ONo卸载后测得的塑性变形应不超过IOmm0(15)靠背骨架总成耐久性试验靠背骨架总成耐久性试验将座椅骨架总成,固定在试验台上。在靠背顶部中心处施加一个水平向前方向0300N的循环载荷,次数为10000次,频率
18、为30次min在IOoOO次循环载荷后,前座椅骨架总成不允许出现裂缝。(16)靠背骨架总成间隙试验靠背骨架总成间隙试验是测量座椅靠背在持续加载前后的变化,要求座椅靠背在持续加载前后应是主观无间隙的。在加载力到达25N时,座椅靠背的间隙不超过3.5mm.当加载力到达147N时,加载点最大间隙不应超过15mm.(17)靠背调节疲劳试验靠背调节疲劳试验要求座椅靠背在8000次循环试验后,靠背调节应轻便灵活、均匀、试验前后间隙满足标准要求。(18)座椅扶手强度和刚度试验座椅扶手强度和刚度试验要求座椅扶手固定在刚性夹具上,在离座椅扶手前端25mm处可加载一个222N的侧向载荷时,座椅扶手的最大变形不大于
19、25mm,塑性变形不超过6mm(19)扶手循环试验扶手循环试验要求将座椅靠背和夹具固定在试验台上,座椅扶手的闭合位置为起点,把扶手从闭合位置翻开到工作位置,再把扶手从工作位置关闭到闭合位置,循环3OOO次。扶手在3000次循环试验后必须保持原有功能要求,无钱链机构缺陷,面套不应出现断裂、脱散和漏底。(19) 头枕功能试验头枕功能试验上下调节操作力应小于140N,倾斜调节操作力矩应为3N小6Nm(20) 头枕循环试验头枕循环试验要求将座椅靠背和夹具固定在试验台上,座椅头枕的最低位置为起始点,把头枕从最低位置移动到最高位置,再把头枕从最高位置移动到最低位置,循环2000次。头枕试验后必须能保持在可
20、调位置。(21) 靠背调节功能试验靠背调节功能试验测试靠背调节的操作力a)手柄式调角器在位于距手柄前段30mm处,用一个垂直于手柄的19.6N68.0N的操作力来翻开调角器b)旋转式调角器在位于手轮旋转中心处加载一个力矩,靠背向上运动力矩不大于2.8Nm,靠背向下运动力矩不大于2.4Nm(22) 座椅总成纵向调节功能座椅总成纵向调节功能试验测试座椅纵向调节的操作力。在座椅坐垫上H点位置向下加载60kg的载荷,用测力计测量手柄翻开的操作力,此开启操作力应小于68N0用测力计测量座椅纵向调节的力,此力应小于166N。(23) 座椅动态舒适性坐椅应具有良好的震动性能和舒适性,座椅动态舒适性的试验方法
21、按QC/T55-19932.2头枕的行业标准一般要求1.基准点“H点”代表人体的三维H点装置的躯干相对于大腿的理论转轴与座椅纵向垂直平面的交点2 .基准线GBl1551-2003中附录图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3 .头线通过头部之心和颈部与胸部交点的直线。当头部处于自然状态时,头线应与基准线重合4 .折叠座椅偶尔使用,而平时折叠起来的辅助座椅5 .调节装置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该装置有如下功能纵向位移垂直位移角位移6 .座椅移位折叠装置为便于成员的出入,使座椅或其一局部旋转和移动的装置。座椅或其一局部旋转和移动中无固定中间位置7 .2.2技术要求:1 .头枕不应
22、给车内成员带来额外的危险。尤其不允许在任何位置上出现可能增加成员伤害程度的危险凸起物或棱边。位于以下规定的碰撞区域内的头枕局部应通过本标准中规定的能量吸收性试验(1)碰撞区应位于距离座椅对称面左右各70mm的两纵向垂直平面间的区域。(2)碰撞区应位于从H点沿基准点向上635mm处且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区域(3)以上规定区域的能量吸收性试验不适用于最后排座椅头枕2 .位于上述两纵向垂直平面以上区域的头枕的前、后外表应加衬垫,以防止骨架与乘员头部直接接触。在这些区域中能被直径为165mm头型接触的外表曲率半径应不小于5mmo位于上述区域的内的部件,假设满足表准规定的吸能性试验,那么认为满足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座椅 冲击
